第四章:个人的成长

在人类历史早期阶段,族群规模很小。每个个体对于族群都极为重要,面对生存个人的成长方向主要是维持个人以及后代的生存为目标。而后来随着族群的规模逐渐扩大,族群间的对抗逐渐成为个体生存的关键,而个体的成长方向变成维持个体与集体的生存。

在单个或者少数个体组成的集体中,单个的个体如果出现意外很可能导致这小集体整体面临生存的困境。在与其他族群联系很少的环境中,家庭的重要生产人员的损失,如果没有其他成员来顶替,这个家庭可能因此崩溃。所以面临这种问题个体的生存变得极为重要,所以保护自己的生存成为集体可以生存的关键。

在大规模的族群中生存,个体的工作方向常常是往专业化方面发展。这样每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提高集体的生产能力,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规则来分配到个人。所以个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分工合作,在正常情况下即便有些个体因为种种原因,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有其他人来顶替,保证生产分配关系可以维持下去。但是如果受到其他族群的攻击的时候,造成某一类或者几类的工作岗位上面的人员损失,由于某些工作岗位上人员众多,或者完全失去某些岗位人员,这样导致整个集体的生产分配关系的崩溃。某些关键性生存物资的缺少导致所有人无法生存。那么个体只有去维护自己所在的集体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物资的供应。所以个人的成长方向必须是保护自己和集体才能生存下去。

虽然看起来这两种方向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基石完全是一样的,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向往。

能够直接导致个体死亡的种种情况身体会对此有直接的反应。如缺少食物时的饥饿感、口渴感,缺少氧气的闷感,身体受到损伤的痛感,对不合适温度反应的冷暖感。当触发了这些问题就会产生惩罚性的感觉,使人感到难受。当满足这些需求后会触发奖励性的感觉,然人感觉到愉悦感。而这些感觉触发的时候造成的难受会驱使个体去避免这些问题。而这些感觉满足的时候造成的愉悦感会驱使个体去保持这些行为和状态。如何避免这些问题这需要了解环境并且做出正确的行为来避免这些损害这身的情况。

在了解环境方面我们有眼、耳、鼻、口、皮肤通过光线、声音、气味、味道、触感来对物质进行感知,然后这些信息通过大脑来分析。大脑通过分析来决定人的行为。如果这些行为触发了惩罚性感觉,大脑会对此做出连接并存储,在以后避免这些行为。如果触发了奖励性的感觉,大脑依然会对此做出连接并存储,以便之后继续触发。如果这件事既没有触发惩罚,也没有触发奖励,大脑会少做连接存储甚至不做连接存储。在长时间没有因为外界刺激触发的时候惩罚或者奖励的时候自身就会触发惩罚性感觉:无聊感。无聊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的越来越难以忍受,驱使人去探索新鲜的事物。而这些感觉除了可以直接了解环境,还可以通过其他人来获取其他人所经历过的经验,在没有相关经历就可以对相关的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避免惩罚或者获得奖励。

通过这样奖励惩罚的系统,大脑就可以建立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并且存储下来。这个过程从最开始用哭泣来获得父母的注意,从而解除饥饿和不适感。而这里开始大脑就开始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处理,编制出能对环境做出正确反应的连接。而这个过程就是意识创建潜意识的过程,而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身体的大部分反应一般交给潜意识来做,潜意识是对不同事物刺激做出的预制反应,所以反应更迅速,而且不会对意识有太多影响。而意识主要是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信息做出处理,继续编制这些潜意识。而这个被编织出的潜意识就像是被一根根线编织出的布,如果过程中被编入错误的信息、或者太多的信息缺乏整理时,可能会导致系统性的错误。比如在弗洛伊德的研究病例中就一个不能喝水的病人,病人看到了狗舔被子,然后把水和杯子连接在一起。认为水是不干净,不能喝的。而这个过程可能只是在瞬间完成,以至于大脑都没有存储完整的信息。再后来喝水的时候潜意识发挥作用阻止喝水的行为。而解决的方法就是补全信息,让潜意识重新判断水是否干净。而潜意识太过繁多,而又缺乏条理的话也会导致严重的错误。而这种错误通常就是在潜意识上面叠加新的潜意识,导致最后的大方向出现错误。最初为了满足饥饿感在难受的时候哭泣得到父母的关爱,而把父母的关爱和维持生存连接在一起。而身心受到伤害的时候通常会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开始把受到伤害和更多的关爱连接在一起。而这个过程一般是很漫长的时间,太长的时间可能导致建立潜意识最初的信息遗失。 而最终可能造成通过损害自身来获得奖励性的感受,如果这个阶段不能进行正确干预可能会导致人的自残,自杀。潜意识在失去系统性的管理的时候,再加上时间太短或者太长造成的信息缺失,然后再任其自由发展会导致意识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而去伤害自己,为了得到而失去。这些行为每一个单独的过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每次都没有底线的建立新的潜意识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对此应该明确最初的道,时刻修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整个思维最原始的价值是维护身体的生存,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的获取信息,对环境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然后再通过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的新信息经行不断的修正,以生存为目的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