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港口:生產逆勢上揚 全年計劃投資210億元以上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積極保障交通運輸,所屬各港口從春節以來一直正常運營,實現船舶靠離、貨物裝卸、單證辦理“三個零待時”,確保了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截至3月24日,累計接卸進口防疫物資1584標準箱、出口防疫物資28標準箱,累計鐵路發運48標準箱。

  ——減免費用,服務客戶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山東省港口集團先後兩次發佈告知書,為廣大客戶公開減免庫場使用費、延長免費堆存期,全力服務客戶復工復產。截至3月24日,累計為超過200家客戶免除近3300萬元的超期庫場使用費。

  同時,在上海、天津等港口冷凍箱壓港嚴重的情況下,主動引導船公司將無法卸船的冷櫃轉移到青島港暫存,助力化解周邊港口冷箱壓港危機。

  ——強化集疏運組織,港口生產實現了逆勢上揚

  山東港口加強與鐵路部門的合作,強化鐵路疏運組織,以鐵路疏港確保港口生產,緩解了港存壓力;同時積極爭取主管部門支持,最大程度降低疫情管制對公路集疏運的影響,推動港口生產實現了逆勢上揚。今年1-2月份,山東港口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其中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4.7%,集裝箱量同比增長1.8%。

  據悉,山東省港口集團全年計劃投資210億元以上,加快建設原油、集裝箱、液化品碼頭等一批重點項目,不斷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為生產經營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發揮自貿區優勢,實現保稅原油混兌調和等業務新突破

  山東自貿試驗區掛牌,填平了山東港口與南北主要港口的政策窪地。山東港口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充分利用政策賦能,放大政策優勢,成功實現保稅原油混兌調和等業務新突破,完成國內首票保稅原油混兌調和業務。

  在青島片區,山東港口用好自貿區的中轉集拼、國際分撥等新政策,形成國際中轉增量新支撐,打造集裝箱東北亞國際中轉中心。2019年,青島港外貿中轉箱同比增長51%。山東港口還抓住機遇促進便利口岸監管,提速大通關效率。在去年的“中國十大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評測結果”中,青島位列第二。

  在濟南片區,山東港口註冊成立陸海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立足“陸海內外聯動”,打造海向、陸向全鏈條服務的綜合物流體系,推進海上、陸上物流樞紐聯動發展。

  在煙臺片區,山東港口主動融入和服務中韓(煙臺)產業園區建設,研究建設中轉集拼基地,推進片區、港區聯動,服務中韓貿易。依託一體化優勢,集聚海向航線、陸向班列等物流要素,加快山東與韓國進出口商品的高效流動,威海港前期完成了中韓LNG貿易首罐作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