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腾飞: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彰显株洲担当

株洲日报记者 陈正明

推动产业复苏,16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是龙头。3月25日至26日,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链长毛腾飞深入产业链部分企业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机制。他强调,要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做到项目建设有力度、企业服务有温度、力量整合有强度、担当责任有硬度,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彰显株洲担当。

副市长何朝晖,株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建光参加活动。

在中车电动、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车辆公司,毛腾飞进车间、看产品、问发展,了解疫情对企业经营影响及市场开拓、产业配套情况。企业负责人希望政府帮助开拓市场,协调解决风电大件运输难等问题。“帮企业跑市场、搞协调是温暖企业的重要发力点。”毛腾飞叮嘱相关部门主动对接,精心服务,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来到田心高科园,毛腾飞考察了中锐智能、中车天力锻业公司,询问企业生产经营、产业配套、未来发展计划情况。得知中锐智能正在推进新的生产线建设,毛腾飞要求相关单位做好服务保障,加快项目进度,确保早日投产达效。他嘱咐当地负责同志,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城。

“召集大家来,是想和大家一起商议,如何创新产业链的推进机制,以便更高效地帮助大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26日,毛腾飞和产业链企业负责人座谈,开门见山要大家直接说问题、提建议。“以世界眼光、全球思维、国际标准,加快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建议继续优化田心片区产业发展环境,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多地关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等13家企业负责人纷纷发言。市发改委等7个相关部门及石峰区汇报了有关情况,对做好下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毛腾飞边听边记,不时就一些具体问题与大家交流探讨。

“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株洲有深厚基础和显著优势。”毛腾飞指出,要保持定力,持续用力,积极抢抓国省政策机遇,落实好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规划,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关键在项目。”毛腾飞指出,抓项目建设要有力度,坚持向上争,积极争取国省技术创新项目、产业发展项目和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平台项目在我市落户;往外引,吸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户株洲;往外扩,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市场开拓中产生新项目;向内联,加强市域产业协同,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在相互配套协作中产生新项目。为企业服务要有温度,对企业反映的意见,相关部门要认真归纳梳理,列出清单,逐一研究,明确责任人,以产业链思维及时、系统帮助解决好问题,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温暖企业行动的温度。

毛腾飞强调,整合力量要有强度,以“链长制”来整合力量,健全组织架构,做实“链长办”,推动产业链发展;靠行业协会来整合力量,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形成政企协同、双线作战的良好格局;靠党建引领来整合力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加强上下游企业联动;靠创新工作机制来整合力量,坚持一月一调度、一月一分析,及时了解产业链发展、解决面临的难题。担当责任要有硬度,各相关县市区、市直部门要强举措抓落实,各相关企业和企业家要加快自身发展壮大,带动链上企业发展,形成工作合力,以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新成效体现强担当、新作为。

毛腾飞: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彰显株洲担当

毛腾飞: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彰显株洲担当

(株洲火车头广场 网友:写给梦想的信 摄)

建设发展好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是株洲发挥好比较优势,利用好资源禀赋,发展自身经济的需要,也是株洲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为湖南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彰显的株洲担当,更是株洲为担负“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国家使命应当付出的努力。为此,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强调,要强化产业链思维,建设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城,共同努力,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

作为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株洲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大力发展三大动力产业,其最大的“龙头”、最强的支柱就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如今,株洲轨道交通产业产值已超千亿,是全球轨道交通产业产出最大的城市,具有全球相对最完备的轨道交通产业链,这是株洲难得的优势。

目前来看,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还存在短板,特别是在突发情况下显现不可持续与断链的情形。疫情发生以后,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最突出、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供应链问题。如上游产业一些领域受制于人,所需要的特种钢材、铝材等原材料受疫情影响供应渠道不畅;中游产业有待提升,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零配件“隐形冠军”企业较少;下游现代服务业还需补充完善。从长远来看,这些不利因素,将制约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以产业链思维,补齐做强产业链条,才能为打造中国动力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以产业链思维打造世界级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首先抓项目建设要有力度,既要往上争,抓住政策机遇争项目;又要往外引,引进一批配套企业;还要往外扩,加强市场开拓;更要向内联,扶持本地配套企业,不断抓好精准招商,在强链、补链、延链上持续发力。其次,服务企业要有温度。要优先解决企业最希望解决的土地、人才、政策、项目审批、市场开拓等问题,加快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增强企业信心。再次,担当责任要有硬度。要以“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火车头精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答好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发展这张答卷。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就能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开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