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政:堅守一線,擺渡“戰疫”的希望

2020年初,新春鐘聲還未敲響,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意蔓延,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1月24日,順豐航空有限公司(簡稱“順豐航空”)緊急調配原計劃於春節停航的運力,快速投入疫情防控一線的防疫物資運輸,圍繞航班保障的飛行、機務、地服、運控等關鍵崗位紛紛請纓響應,順豐航空北京基地貨運調度員張忠政也是其中一員,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節,他選擇堅守貨運一線,為擺渡“戰疫”的希望貢獻一己之力。

“我去是最合適的”

1月23日,年二十九,張忠政回到河北老家過春節後,一直保持電話值班,時刻關注群裡發佈的疫情應對工作要求。為保障當時武漢緊缺醫療防疫物資的供應,順豐航空計劃於1月27日開通“北京=武漢”航線,緊急疏通華北流向的防疫物資運輸渠道。春節期間,北京基地大部分員工均回老家過年了,一線保障人員緊缺成為該航線開通面臨的一大問題。

“我申請加班,我沒問題。”大年初一,在接到公司開通“北京=武漢”航線的通知時,張忠政第一時間主動請纓返回工作一線,“報完名之後,這幾天心裡懸著的石頭終於放下了,心想著我可以去為疫情做些什麼了。” 面對受疫情影響大部分同事無法快速返崗的現狀,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保障壓力,張忠政從容回憶:“其他同事家太遠了,他們好不容易回家過個年,讓他們多點時間在家陪家人吧,我家就在河北,離北京近,我去是最合適的。”

“爸爸明天就回來!”

其實,一年中本來因工作繁忙鮮少回家的張忠政,早早就計劃好了春節行程,陪年邁的老母親逛天安門,陪三歲的女兒去她唸叨了好久的遊樂園.....當時只能不定期將這些計劃往後推遲了。

“看見我三歲的女兒屁顛屁顛地跑來抱住我大腿,哭著不讓我上班,當時挺愧疚的,本來一年中陪她外出遊玩的次數就少得可憐,我現在只能‘騙’她爸爸明天就回來了。”提起自己的“小棉襖”,張忠政不止一次地表達著愧疚感,但心底的柔軟也使得他更堅定於成為“讓女兒驕傲的父親”。

除了女兒,令張忠政心疼的還有年邁的母親。“這時候為什麼你還要去更危險的地方?”面對母親的擔憂和不理解,張忠政始終堅定選擇,耐心地解釋:“因為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有更多人處在更危險的地方,他們需要口罩,需要防護用品,需要消毒液,需要我們把這些東西送到他們手上,這是我們的責任。”

此時,同為順豐職工的妻子也選擇及時返崗、保障運輸。張忠政夫妻二人的順豐工齡均超過10年,他們對於這份關乎民生的事業的選擇始終堅定如初。提及因順豐結緣而組建的小家庭,張忠政語氣裡滿是欣喜:“從一無所有,到成家立業,到擁有可愛的‘豐二代’,一路走來,我們都是相互扶持,互相鼓勵。”此次為了提前恢復公司崗位生產工作,保障防疫運輸工作的順利進行,張忠政夫妻亦是相互鼓勵著,先後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去。

张忠政:坚守一线,摆渡“战疫”的希望

圖1:張忠政與家人合影

“當時只想快些回一線”

由於開航日期緊張,為了爭取更多準備時間,1月26日,大年初二,張忠政毅然自駕前往北京。“坐上車的那一刻,我有點激動,甚至有點明白了每次消防員衝往火場的心情,雖然相比消防員我的行為太平凡了,但這可能就是一種共同的使命感吧。”

然而,前往北京的路途並不是張忠政預想的那麼順利。在啟程不到1小時之後,張忠政所駕車輛的輪胎被銳器扎破,為了不耽擱時間,張忠政馬上從後備箱拿出充氣機為輪胎補氣,然後開到附近尋找修理店,但是在特殊的疫情期間,正常商業街都關閉了,何況是高速公路周邊的修理店呢?

在零下4、5度的天氣裡,通過4個小時的不懈尋找,張忠政終於找到一家維修店,成功修補車胎。最後,河北到北京原本僅需4個多小時的車程,愣是用了8個小時。“當時一股腦只想著快點把車胎修好早點到北京、回一線,忘記具體找了幾家修理店了,反應過來時手都凍僵了。”張忠政回憶道。

自疫情爆發以來,出現了許許多多“逆行”的背影,有與疫情直面對抗的醫務人員、有堅守在飛機下的機務人員、有守護每一批防疫物資的地服人員等等,褪去職業標籤,他們的身份也只是平凡的父親、兒子、母親、女兒……但在疫情面前,他們勇赴一線,平凡的身份亦透出英雄的底色。

張忠政作為其中“平凡”的一員,他的果敢行為也感染著身邊的同事,“離北京近的同事都在克服各種困難,毫無怨言地往‘回’趕,在面臨共同困難時,團隊的凝聚力是很重要的,然而此刻,我深切感受到了這種凝聚力。”

“不能讓前線的同事擔驚受怕”

1月 26日,張忠政抵京後來不及整理行李,便立即投入到順豐航空“北京=武漢”開航的準備工作中。由於此前順豐航空並未執行過京武航線,缺乏飛武漢航班的保障經驗,尤其快速蔓延的疫情也為航班保障帶來了更多特殊性。為確保航線順利開航,張忠政積極協調內外部保障資源,主動將該航線保障情況彙報至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相關管理部門,同時快速梳理具體保障操作流程,加班加點編制航班操作指引,有效引導一線人員落實各項措施,同步梳理航班保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源,為實現生產安全與運行效率一刻不怠、一絲不苟。

张忠政:坚守一线,摆渡“战疫”的希望

圖2:支援期間,張忠政在順豐航空北京基地處理貨運業務。

順豐航空於1月27日執行的“北京=武漢”航班是北京首個“逆飛”武漢的航班,直飛落貨,存在較高感染風險,“作為該航班的前線保障人員,都拖家帶口的,本來就不容易,不想讓他們擔驚受怕。”考慮到航班保障後方的安全狀況,張忠政主動向管理人員提出對武漢返京的進港航班進行全面消殺,此建議快速得到肯定與支持,並由張忠政組織落實。

由於時下北京基地缺乏足夠的消毒設備及用品,張忠政曾多次與專業消殺服務公司溝通、制定消殺保障方案,最終成功對首個武漢返京航班的駕駛艙、貨艙、貨物等完成深度消殺,同時也為後續每一個北京援漢航班的安全運輸打下了有效防疫的基礎,堅定了一線人員馳援的信心。

张忠政:坚守一线,摆渡“战疫”的希望

圖3:專業人員正在對順豐航空運輸的武漢回京貨物進行消殺工作

“不畏困難、不懼風雪,迎戰更大的考驗!”

更大的考驗接踵而至, 1月29日凌晨,順豐航空計劃採用B747機型開通“北京=仁川”國際貨運航線,為國內緊急輸送數百萬只醫用口罩。在此之前順豐航空北京基地尚未有過國際航班保障經驗,這意味著在短短兩天的準備時間之內,張忠政和同事們要梳理出具體可行的國際航班保障流程。

“這是一條重要的救援航線,一線的醫務人員需要這批口罩,我們必須保證這個航班順利執行。”張忠政深知此次航班保障的重大意義,便主動向一些有國際航班保障經驗的同事“取經”,與各相關部門積極溝通具體工作流程,從而快速梳理出“北京=仁川”國際航班操作流程。在此期間,張忠政準確理會並有效傳達公司運行指令,與代理高效溝通制定保障方案,最終與所在團隊成功保障了 “北京=仁川”國際航線的開航運行,超300萬隻口罩得以快速運回國內。

北京的一月寒冷乾燥,最低溫度已經達到零下10度,飄落的雪花為機坪“鋪”上了近2釐米厚的“白毯子”。雪落不停,張忠政和北京基地的同事們堅守不息,竭力保障著每一個馳援航班的順利起降, 與每一件救援物資、每一份希望的如期送達。

张忠政:坚守一线,摆渡“战疫”的希望

圖4:順豐航空防疫運輸航班操作現場,工作人員長時間專注於貨物保障,肩頭早已落滿白雪。

张忠政:坚守一线,摆渡“战疫”的希望

圖6:順豐航空北京基地防疫運輸航班保障現場

“這個冬天的確很冷,但春天已經來了”

疫情蔓延,北京市內通行受限,為避免因交通狀況的不確定性影響準時到崗,張忠政直接在公司“紮營”,一住便是14天。

支援前期,條件有限。休息時間陪伴張忠政的,有不足15平米的臨時宿舍,也有夜裡清晰的車行聲、現場人員喊話聲……

航班運行保障的節奏越來越快,也讓忠政覺得北京的夜晚總是來得很快,他和堅守一線的夥伴們也總是來不及多感受一會兒陽光的溫度,就要步履匆匆踏入夜色,扛起航班密集起飛和到達的保障任務。截至2020年3月26日,張忠政已經連續在防疫一線堅守35天,共保障了63個往返武漢的航班,累計運輸防疫及生活生產物資超過1600噸。對他們來說,送出的不僅僅是航班、是貨物,更是生機與希望。也許正是這樸素的對生命的敬畏和期待,溫暖強韌著每一位一線保障人員的支援信念。

目前,順豐航空由北京飛往武漢的運輸航班還在如期運行,助力復工復產的運輸航班也已密集啟航,張忠政還在保障一線忙碌,他笑笑說:“這個冬天的確很冷,但春天已經來了。”(林玉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