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近日,杭州大部分樓宇、公園、軌道交通、公共交通都已免綠碼免測溫,購物中心等公共場所的人流量也逐步增多,不過要恢復往日生氣仍需一定時日。


人流的恢復不完全等於消費的促進,各行各業經歷疫情重創後的復工,難掩疲態,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喜迎“報復性消費”,打折優惠促銷在消費市場比比皆是,千元的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殊不知,這樣的“報復性消費”到底是誰報復了誰?


壹 難得一遇的打折活動

“小夥伴們,樂堤港在發消費券,你們有興趣的可以瞭解一下。”上週一,公司財務姐姐頗為興奮地將這個好信息與大家分享,“要樂堤港會員哦~”

3月16日,遠洋樂堤港開啟了為期15天的“舌尖上的春日”活動:樂堤港會員至指定店鋪消費,單筆實付滿100元送100元餐飲電子券,單張小票限送2張,單個會員當日限送4張。

在小鳳凰拿著從其他同事那得來的餐飲券消費了一頓火鍋之後,商家旋即又送了一張,以此拉動再次消費。

樂堤港以外,其他部分商場也進行不同的獲客方案:

武林銀泰限量秒殺,從化妝品到春裝再到輕奢包包,每隔一天都會有活動預告。

西溪天街會員1積分兌20元現金消費券,每人限兌10張,可疊加任意店內使用。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遠洋樂堤港的送券活動

除了購物中心,小鳳凰還觀察到隨著疫情進一步得到控制,影院和旅遊住宿行業也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打折。


3月21日杭州取消了出行必須出示綠碼的要求,同日杭州允許電影院復工。

據悉,為了讓在疫情中受到重創的影院能恢復元氣,中影和華夏兩家電影公司提供了一些“老片”,由於片方不參與票房分成,所有票房都歸影院,以方便影院根據自身情況推出優惠活動。

對於即將上映的21部老片,金象影城定的票價是“10元起”,是瞭解到的最低價。不過,其他影院的價格也都降低了很多,紛紛推出了“套票”等套餐。


一天後,小鳳凰從B站看到一則廣告——杭州某民宿開始“打骨折”。原價1260元的民宿折後價399元,還包含了價值近百元的早午茶。“雖說淡季打折是常態沒錯,不過受疫情影響,我所瞭解到的精品民宿價格都在599元—499元之間,399元還包套餐確實是比較少有的情況了。”精品民宿媒體“28宿”主理人之一這樣告訴小鳳凰。


疫情期,旅遊業受創明顯,相對個體民宿主,集團化酒店的求生欲也很強。3月23日,湘湖風景區開始送票——10000張消費券,涵蓋了吃、住、玩。其中,開元旗下的森泊酒店就提供了100間免費房源給遊客。另外據小鳳凰瞭解,全國上下的開元酒店也都在進行低價活動。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杭州某民宿打折廣告


千元民宿打3折、影院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各行各業在此次疫情中受創嚴重,但隨著疫情的恢復,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迎來所謂的“報復性”消費。


貳 非“科班出身”的經濟概念

如果評選2020年度商業熱詞,“報復性消費”定能脫穎而出。

不過對比“裙長理論”“口紅效應”“內褲理論”等經濟學理論,“報復性消費”並非“科班”出身——不被歸納進經濟學理論,甚至都沒有屬於自己的百度詞條。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綜合各種文章描述,報復性消費一詞最早出現於17年前的非典。

2003年6月初,非典結束後,一頭“猛獸”脫離了牢籠——大家被積壓已久的購物慾迅速被釋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迅速反彈回了9.8%。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數據來源:智信研究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整理

該現象的原因被歸納為“報復性消費”,即:人們的需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後,為了彌補被壓抑的消費行為而進行的不顧後果的消費。

該消費行為被不少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劃入補償性消費範疇——通常人們的物質需求很容易通過對商品的獲取來滿足,而補償性消費主要表現為時間和地點限制所引起。

這種因為被壓抑而不得滿足的心理,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能感同身受,在某心理諮詢網站,就有網友發帖諮詢:疫情慢慢平靜下來後,購物慾卻上漲了?我這是怎麼啦?該怎麼消除呢?

對此,小鳳凰只想奉勸大家:不管報復啥,“報復前”,請三思。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心理諮詢網站網友諮詢自己上漲的購物慾


叄 “報復性消費”可能真的想“多”了

為什麼報復性消費可能達不到預期?

報復性消費的必要條件有二:首先是被壓抑的心理需求,其次是消費能力。

在鄰居省份——江蘇,宅了20幾天的小趙老師2月8號就開始上網課了。她所工作的學校以及自己的收入均未受疫情影響,但她表示疫情後也不會出現補償性消費。

在放假期間,小趙老師想買的東西網購基本都滿足了,“有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幾個人曬螺螄粉,一向口味清淡的我第一時間向朋友要了鏈接。此外,我只帶了一套睡衣回家,通過網購給自己和家人買了好些家居服。”小趙老師今年40幾歲了,她對13年前的互聯網環境的印象,就像對當時100多元一瓶的天價白醋的印象一樣深,“2003年互聯網網購剛起步,哪有現在這麼方便,任誰也想不到會有線上買菜如此流行的一天。”

此案例向我們透露:疫情期間,需求被抑制的程度可能沒有那麼大,雖然被“封印”在家,但卻不間斷地買買買。

3月8日,武林銀泰門口的發貨打包現場向我們很好地闡釋了什麼叫:不出門照樣可以“血拼”。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三八節 武林銀泰門口打包發貨現場

從線下轉線上,是一種消費場景的切換

:菜市場不安全可以線上採購;不能去酒吧買醉,但可以跟7萬網友雲蹦迪;不能參加緊張而充實的培訓,卻也不妨礙選個線上網課給大腦充電……

消費場景受限程度降低,被壓制的消費慾都找到了各自的出口,期待的“報復性消費”畫面自然就不那麼明顯。

並不是所有人都如小趙老師一樣幸運,原本被房貸、教育和醫療支出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中年人經受疫情打壓,更是雪上加霜。面對工資縮減更甚直接失業的風險,年輕人在面對房租、日常花銷、工作等方面都壓力倍增。


這一部分人在收入縮水等一座座大山下,他們的消費行為不僅受限於眼前的流動資金,更要把未來一年的收入也列入考慮範疇。


“看著別人通過‘親清在線’兌換了500元的住房補貼,我只恨自己條件不滿足不能申請。”再過幾天,下沙的小陳所在的培訓公司終於要開始運轉了,“囊中羞澀”的他強烈渴望復工,“說實話,再不開工我真怕我們公司撐不下去。


同樣的情況小鳳凰身邊還有不少,疫情期無比焦慮地刷了兩個月招聘軟件的獨立攝影師、還沒撐到門店復工就提前下崗的廚師、期待復工同時苦苦尋求其他機會的小年輕……

除了懂得現金流的重要性外,部分人的消費觀也悄然發生變化——他們逐漸迴歸理性。

面對商場方大力度活動,開始有人發出這樣的思考“吾日三省吾身:剛需乎?必須乎?優惠乎?”


面對10元一張的電影票也不乏有人表示不想薅這波羊毛。


電影票賤賣、商場狂放消費券…..這波“報復性消費”到底誰報復誰

最後,報復性消費在非典時期帶來的也並非商品交易的成倍番漲,而是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

我們不能指望報復性消費這一概念的出現就能挽救市場,但消費者的熱情能夠幫助行業重新樹立信心。

為迎接大批消費者到店消費,購物中心能否做好萬全準備,借或將到來的消費回潮緩解運營壓力,是否會推出消費者感興趣的營銷活動激發新的消費活力,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 END ·


統籌/俞 琳   監製/步珊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