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丨警惕口罩出口的牛鞭效应风险


号外丨警惕口罩出口的牛鞭效应风险

今天发一个号外。


隔离,隔离,隔离......

口罩,口罩,口罩......

疫情之下,口罩一度是疯抢的对象。2020年中国第一季度最短缺的就是口罩。

口罩生产厂短缺,马上简化手续新建开工,政府承诺包底。

14亿人口,巨大的缺口需求,导致原材料紧张。口罩熔喷布原料是从石油里提炼出来的,导致大量汽油滞销,两桶油的油储库已经饱和。

疫情让中国经济踩了刹车,隔离的两个月期间,医护生产厂和经销商却赚得盆满钵盈。

3月中下旬,国外疫情爆发。截止3月26日,全球确诊病例已经突破50万例,并以日增5万的速度增长,死亡累计超过2.3万人。甚至意、美等国的医学防控已经处于失控边缘。



号外丨警惕口罩出口的牛鞭效应风险

西方国家的新冠疫情失控,完全是早期不重视,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导致的。

国外甚至嘲笑中国人戴口罩,出现国外留学生戴口罩被殴打的情况。

没过几天,国外就被病毒打了脸。COVID-19确诊病例数字迅速攀升。

口罩、消毒液、呼吸机、试剂盒变得紧张起来。不得不向中国求援。

事实证明,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外的“民主”是完成不了的。



号外丨警惕口罩出口的牛鞭效应风险

一时间,阿里平台、made in china等外贸平台拥挤了大量防护用品需求,国外需求大增。

国内生产厂家嗅到了商机,曾经卖到几十元一个的口罩以1元多的价格相互抢订单。

其中不乏没有国外认证的厂家。尽管欧美为了防护,暂时对自用和捐赠的防护用品不要求FDA或者CE认证。算后账是行家啊。

认证咨询公司也把几千元的认证费涨到了几万元。居然有许多是假认证!

正规的已有认证老生产厂,政府订单和捐赠订单已经塞得满满的。没有时间出现在平台。

平台上踊跃的都是新厂和新外贸人,或者老外贸人涉足新行业。

订单都是几百万,上亿的。那些国际代购们的几百几千个反而显得真实。

不卖个口罩,都感觉不是呆在中国的出口商。



号外丨警惕口罩出口的牛鞭效应风险

仔细看一看,联系几家需求信息,就会发现无效信息太多了。

一则国外对中国的求助主要通过使馆和商会、贸促会等。

二则外国人依然相信“上帝保佑,人各有命”,并没有真正重视戴口罩,国外经销商只是试探性询价。

三则重复信息太多。导致了“假需求”,产生了“牛鞭效应”。


原本10万个口罩的需求,经过十几个人,变成了十几倍的需求,成了100万的订单。

国外的有色眼镜不会因为疫情就摘下来,君不见还有赤裸裸只要捐赠的。如果再秋后算账,来个无认证惩罚措施,实在是不值得。

所以,想出口就去找找当地贸促会和商务厅,比在网上平台相互杀价更有实效。

真有需求,就让国外拿出诚意来,先付款。不要搞那种货到付款。

国际物流能不能运到不说,到了国外海关不放行,或者质量出现争议,都是很大的风险。



凭什么几十元卖国内,1块多卖国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