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戶到脫貧戶,再到村裡的致富帶頭人——貧困戶陳世洪的“三級跳”

3月26日,豔陽高照,走在貢井區長土街新華村的小路上,奮鬥的氣息撲面而來。路邊一羊舍裡擠滿了健碩的羊兒,伴隨著此起彼伏的“咩咩”聲,陳世洪正在仔細地給羊兒餵食。

陳世洪的日子曾經過得挺苦。早年的一次意外,讓媳婦聽力嚴重受損,兩個娃娃又小,僅靠幾畝莊稼地維持全家生活,“家底整沒了不說,還欠了不少債。”那幾年,陳世洪一家都在和疾病抗爭。

2014年,陳世洪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也不是缺胳膊少腿,黨和政府這樣幫我,我也要靠自己啊。”媳婦的藥費、娃娃的學費有了著落,天生要強的陳世洪心裡想要脫貧的火越燒越旺。

2014年,正逢長土鎮謀劃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陳世洪看到了機會。但凡鎮農業中心組織養殖技術培訓,堂堂課都有他的身影;鎮裡不解渴,他又跑去區裡學……越學習越有信心,越學習越堅定了陳世洪養羊脫貧的決心。

決心是下了,沒錢怎麼辦?鎮上為陳世洪爭取到產業扶持資金,幫他購買了5只羊,搞起了養殖;又組織農技專家入戶為他“傳經送寶”;出欄後,想方設法幫他解決銷售難題……

陳世洪把這5只羊看得比啥都重。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放羊、給水、掃欄、餵食,有點閒工夫就往羊舍鑽,就差在羊舍打地鋪。揣著老師傳授的技巧,再加整天泡羊舍磨出的經驗,很快就成了養羊的行家裡手。“刨去成本,當年就增收了近3000塊!”陳世洪得意地說。

2017年底,在貧困中掙扎10多年的陳世洪一家子,總算靠自己的雙手挖掉了窮根子。

憑藉著勤奮努力,眼下,陳世洪的羊群從5只變為20多隻。空閒時到附近工地打臨工,120元一天。村裡又為他媳婦安排了公益性崗位,每月800元。兩口子忙碌而充實,口袋也慢慢鼓起來。

對於村裡其他貧困戶來說,這幾年也大不一樣。“有啥不懂的,找到陳世洪,他保準會上家裡來現場指導。怎麼問他,他都不嫌煩。” 村支書曾旭存說,有了陳世洪這個熱心腸幫忙,村民發展種養殖的積極性更高了,“不僅講技術,還講理。碰到些懶的、等的、靠的、要的,他總不厭其煩做思想工作。”

時間邁入2020年,陳世洪越來越忙了。不久前,他被評選為農業科技示範主體,陳世洪琢磨著如何擴大養殖規模、如何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脫貧才是剛起步,致富才是未來的路。(記者 周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