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檢察院“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電捕魚是不對的,對不起,我錯了!”3月26日,在遂寧市人民檢察院、船山區人民檢察院的監督下,在船山區依法治區辦、船山區人民法院、船山區農業農村局共同見證下,因非法捕撈被船山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盧某在認識到錯誤後,親手將購買的410斤3800尾魚苗放養進涪江河流。


船山檢察院“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2018年5月,盧某攜帶自制電捕魚器在遂寧市船山區老池鄉涪江流域進行電捕魚,捕獲鰱魚、黑尾盤子(俗稱“餐條”)等魚類47尾,共計4.8公斤。由於盧某系用禁止捕撈的方法在禁漁期非法捕魚,船山區人民檢察院在依法履行公告程序後,於2019年11月對盧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盧某按照“非法捕撈水產資源修復建議”購買5000元的魚苗進行增殖放流,修復生態資源。


船山檢察院“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船山區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廖春城表示,電捕魚危害巨大,除了導致魚類因電擊死亡、休克外,還會導致魚類喪失繁殖能力,破壞生態資源。因電擊而死的水生生物大部分會沉積水底、腐爛變質,進而造成水體汙染,破壞涪江生態環境,損害公共利益。船山區人民檢察院以檢察監督權為基礎,依託公益訴訟職能,創建“青風”公益品牌,結合疫情防控工作,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本次增殖放流活動也是野生動物保護的內容,是修復生態環境的有力措施。

船山檢察院“青風”公益聯盟修復生態,增殖放流魚苗3800尾

“原來電魚這麼大危害,確實應該電一罰百。”增殖放流活動現場群眾對非法電魚有了新認識,大家表示應該共同攜手保護生態環境,以後見到電魚的情況要堅決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