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浦:努力為全市高分奪牌作出更多貢獻

本報訊 在清江浦區施家橋社區,每天上午都能看到一支由城管隊員、市場監管人員、社區民警、社區網格員組成的服務隊走街串戶,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引導和整治。“社區‘吹哨’,請街道協調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來報到。”該社區書記田馬軍告訴記者,社區每天對網格員、物業上報的問題進行彙總,協調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參加集中行動,讓問題、矛盾在基層及時解決。“服務隊在小區裡開展文明引導,通過他們的工作,現在小區環境衛生秩序明顯提升了。”社區居民孫佩剛說。

清江浦區是全市文明創建工作的主陣地、主戰場,2019年,該區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整合各方資源,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城市長效管理、文明素養提升等文明創建工作。“今年是淮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戰決勝之年,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緊扣全市‘468’行動計劃,結合我區實際,全面實施‘4586’戰略行動,攻堅再發力,難點再突破,守好主陣地,當好主力軍,努力為全市高分奪牌作出更多清江浦貢獻。”日前,清江浦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勾畫“決勝之戰”路線圖。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銜接,緊扣全區1375個創建點位,對標創建測評標準,周密謀劃攻堅作戰方案,細化壓實攻堅作戰舉措,確保6月底創建單元全面達標;堅持問題導向、為民導向相一致,緊盯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創建工作的重點堵點,突出“4586”行動計劃,狠抓基礎設施、環境衛生等4大提升,開闢農貿市場、校園周邊等5大戰場,實施小廣告、不文明養犬等8項整治,完善督查巡查、考評獎懲等6項機制,確保創建工作有力有序開展。

打出“精準應戰”組合拳。堅持基礎設施提檔先行,突出納入市、區兩級民生實事的30個老舊小區改造、20個農貿市場提升等重點工程,確保項目早落地、早實施、早見效;堅持品質內涵同步提升,突出“234”小區治理模式推廣、城市保潔精細化水平提高、月季小築城市微客廳打造、重點街區店招店牌整頓規範、公益廣告提檔升級、“十行百佳”創建評選、主城區活禽交易遷出等重點,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要求,確保各項工作再加速、再深化、再增效。

吹響“盡銳出戰”衝鋒號。注重用好創建“民”兵,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融媒體中心建設,開設“創建問題直通車”“文明實踐e網通”,組織開展“五彩”志願服務、“公職人員志願服務日”、百場演出進社區等活動,深入開展“文明大走訪”“小手拉大手”,引導市民真正成為支持創建、參與創建的主體;注重用好整治“奇”兵,結合城市長效管理,聚焦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停亂佔、流動經營等城市頑疾,整合城管、公安、市場等執法力量,組建2支區級綜合執法隊伍、16支鎮街執法中隊,常態化開展大整治活動,並設立“曝光臺”,發佈“紅黑榜”,以嚴管重罰推動創建工作進入常態化長效化軌道。

增強“創建決戰”凝聚力。對內激發更強動力,突出主動擔當、主動作為,按照“一月一考評、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兌現”的要求,健全完善區四套班子掛鉤督導、“六指一辦”指揮調度、各鎮街責任單位狠抓落實的工作推進體系,持續加大問題整改落實督查巡查的頻度與力度,更大力度地推進獎優罰劣、追責問效;對上凝聚更多合力,突出主動彙報、主動對接,積極為市直部門、駐區單位構築助創載體,搭建助創平臺,促進資源整合、力量聚合,著力形成同向聯動、同頻共振的濃厚氛圍,推動創建工件高效開展。

(劉海峰 賈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