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科技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漢王科技(002362)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領域受到政府高度關注,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一部分。公司設立於1998年,二十多年來一直在圖像識別、大數據與智能交互領域耕耘,並在“圖像識別”、“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筆交互”、“視頻結構化”、“自然語義理解”等關鍵人工智能前沿技術上形成深厚的技術積累,目前公司擁有有效專利796項,其中發明專利487項,實用新型174項,外觀設計135項;同時還擁有註冊商標711項,軟件著作權299項。

報告期內,面對人工智能時代來臨之際的產業機遇,公司發揮現有核心技術優勢,結合現有核心技術優勢,不懈進行市場開拓,報告期內數字繪畫業務整合及籤批等人機智能交互業務快速增長;向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轉讓部分人臉相關知識產權;大數據業務發展態勢良好,帶動公司業績穩步上升。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為1,104,507,778.97元,同比增長47.8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7,432,935.18元,同比增長135.95%;基本每股收益為0.1725元,同比增長134.06%。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漢王科技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先行者,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二十多年,長期專注於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產品的研發及應用,持續聚焦人臉識別、大數據與服務、筆觸控與軌跡、智能終端等四大業務模塊,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顯著的競爭優勢。報告期內,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形成以下競爭優勢:

1、技術領先性:公司一直堅持“技術立身”的發展理念,持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多層次、經驗豐富的技術研發精英團隊,屢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北京市科技技術獎等榮譽,具有較強的科研創新能力。公司的研發中獲得“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北京市無紙化辦公信息採集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技術中心認定,密切追蹤前沿技術的更新和變化,公司持續保持較大規模研發投入,產出大量技術成果。公司的多項技術處於國際和國內領先地位,如人臉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手寫識別、OCR識別、人證比對、大數據與服務、無線無源電磁技術、主動電容筆技術、嵌入式光學硬件掃描技術、數字閱讀硬件技術、智能硬件雲+端平臺技術等,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

同時,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協同創新”的研發體系,近年來,公司陸續參股和收購了一批人工智能技術企業,並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華北電力大學、公安部一所、公安部三所等知名院所建立專項技術研發合作,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深化科技、人才、數據等資源的合作交流,逐步形成技術生態圈。

2、自主創新研發體系: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創新,在於將原始創新成果落地轉化為產品的能力:作為科技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公司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體系全面向人工智能升級,專注於計算機視覺、大數據與服務和智能人機交互等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成果顯著。公司及全資、控股子公司目前擁有國內外有效發明專利487項,主導、參與制定了多項國家和行業標準,通過了軟件成熟度在CMMI三級認定;在CMMI三級的基礎上,公司進一步完善創新研發體系,包括創新產品的流程、激勵制度等,確保新產品能夠跟上市場的脈搏按時發佈;公司通過AutomotiveSPICE二級認證,提高了漢王在汽車電子軟件開發領域的質量管理能力,提升了公司市場競爭力,也更大程度地滿足國際主流汽車廠商的質量要求,公司已經與多家汽車廠家開展合作;公司持續貫徹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管理體系,保障公司的產品符合品質、環保、健康與安全等相關要求,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3、優質的大客戶資源:公司將技術和產品向教育、金融、政府、安防、銀行、通訊、醫療、司法、汽車等多類行業拓展,與行業內諸多知名公司形成良好的商業合作伙伴關係,對B2B的銷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營銷服務網絡:公司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營銷渠道和服務網絡,線上線下渠道良性發展,在線上保持主流電商平臺覆蓋的基礎上,線下公司建立和擁有完善的營銷和服務網絡,並與眾多渠道合作伙伴保持緊密合作關係,為客戶提供端對端快速、優質服務。在此基礎上,公司在2019年度整合了海外電商平臺,通過亞馬遜、eBay等20多個海外電商平臺銷往美國、德國、日本等50多個國家或地區,提升了產品在海外的銷售能力,拓寬了產品的零售渠道,進一步搶佔了國際市場。公司現有的營銷管理體系和渠道管理體系運行良好。

5、品牌影響力: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已發展成為中國知名的人工智能企業,“漢王”商標被認定為國家馳名商標,在行業內具有較強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構建了“漢王”品牌競爭優勢。公司的技術、產品、服務在市場上已經營二十多年,收穫了一大批極具黏性的優質客戶,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較高。公司品牌在終端用戶、行業用戶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也在逐步擴大。

6、管理創新:公司實施現代化的管理制度以來,形成管理人員持股、合夥人制度,充分調動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持續推進內部管理改善和優化,提升內部管理效率;通過多種股權激勵措施為員工提供有競爭力的綜合福利報酬,覆蓋了各層級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幹的核心人才隊伍,並將業務骨幹作為主要激勵對象,保持核心人才的穩定性和積極性。同時加強集團管控,在預算管理、內控制度等方面管理和指導各子公司,確保了子公司之間資源共享、業務合作和公司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綜上分析,漢王科技在核心技術、創新體系、客戶資源、品牌形象、營銷服務和管理創新等各方面均具有持續領先優勢。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一、行業格局、趨勢及宏觀環境

人工智能是對人的意識和思維過程的模擬,利用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方法賦予機器類人的能力。人工智能將提升社會勞動生產率,特別是在有效降低勞動成本、優化產品和服務、創造新市場和就業等方面為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轉變。

隨著技術的進步、應用場景的豐富、開放平臺的湧現和人工智能公司的創新活動,計算機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智適應學習技術、群體智能技術、自主無人系統技術、智能芯片技術、腦機接口技術等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安防、金融、零售、交通、教育、醫療、製造、健康、翻譯、體育賽事、農業等人工智能典型應用產業與場景逐步完善,伴隨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的整體發展,國內人工智能企業也開始嘗試營造開放的行業生態,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智能視覺、智能教育、智能零售等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逐步建立,為智慧社會的建設貢獻巨大力量。

2017年3月,人工智能被首次寫入到政府工作報告中,2018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建設智慧社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人工智能的描述由2017年3月提出的“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2018年3月提出的“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變為2019年3月提出的“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可見在國家層面上,對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

當前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基礎條件已經具備,隨著相關政策的加速落地,將促使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步入新的發展階段。據中國產業信息網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世界人工智能市場將在2020年達到6800億元人民幣。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對國內外多家權威機構2020年中國人工智能規模預測情況的彙總,樂觀估計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中性預測2020年我國AI市場規模在700-1000億元左右。我國發展人工智能具有多個方面的優勢,比如開放的市場環境、海量的數據資源、強有力的戰略引領和政策支持、豐富的應用場景等,但仍存在基礎研究和原創算法薄弱、高端元器件缺乏、沒有具備國際影響力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等短板。

縱觀人工智能行業格局、趨勢及宏觀環境,人工智能為各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它正在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生活的世界,人工智能的未來將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漢王科技一直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細作,以自有核心技術帶動產品與服務向人工智能領域縱深發展,落地行業、紮根消費,全面開啟“讓機器更懂你”的未來智能生活。

二、公司的發展戰略

企業的發展戰略未發生重大變化。

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是以“專注成就精彩,創新引領未來”為核心經營理念,秉持“用戶第一:一份希望,十分努力”、“用戶是漢王的導師”的企業文化精神,用心塑造民族品牌效應,忠誠敬業,永爭第一。依託核心技術,以市場和用戶為導向,不斷深化以模式識別為核心的智能交互技術,開發高附加值產品,建構強大的銷售渠道,漢王科技承載“讓機器更懂你”的使命,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的智能交互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並在人工智能產業中尋求發展與突破。

公司未來5年的發展戰略是以“依託技術、精研產品、擴大市場”為核心理念、技術投入與營收相對匹配為經營管理模式,繼續推行和深化合夥人體制、板塊化經營、加強資源共享、業務融合,專注於文字識別、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圖像識別、嗅覺識別、手稿識別、軌跡輸入、自然語言理解、數據挖掘、雲計算等幾大方向,開展產品銷售、擴大海外電商平臺銷售能力提升TOC業務、技術授權、技術服務、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等業務,積極開拓技術與產品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物聯網、教育、金融、安防、大數據、汽車、機器人、環保、智慧城市、智能辦公、智能家居、大健康等多行業、多領域應用。

三、下一年度經營計劃

1、持續推進技術創新、產品研發計劃:

拓展核心技術新的應用範圍。除優化已有的技術應用外,繼續圍繞技術應用需求,開展研發立項工作,緊跟技術發展趨勢,保持技術創新、領先與前瞻性;深入行業客戶,尋找技術與行業應用的契合點,結合公司多種核心技術優勢,根據不同用戶的特點,深耕各業務條線,有針對性的設計綜合技術解決方案;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與服務、智慧城市的大潮中,與時俱進,把握趨勢,推進現有業務與技術在人工智能交互領域的深度應用研究與探索工作。

在文字識別方面,繼續投入深度學習,將精準識別推廣到手寫,OCR等各種識別領域,同時面向C端市場,結合互聯網思維及智能技術,研發堅持“雲+端”的產品戰略,將傳統產品(電子詞典、電子閱讀器、智能雲燈等)不斷升級,為用戶提供產品的同時提供智能雲服務,同時基於電紙書產品在教育行業開拓智慧閱讀;在生物特徵識別方面,將繼續結合深度學習算法,深入研發人臉、視頻結構化、多模態生物特徵識別等識別技術;在軌跡輸入方面,一是通過手寫液晶、電子記事本等產品在教育方面探索新的應用領域,二是主動電容筆進一步拓展教育、繪畫及原筆跡應用等相關領域市場;在文檔信息化服務方面,以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拓展到數據挖掘、大數據應用等新興應用領域。

2、緊抓人工智能、數字中國的產業機遇,優化、升級商業模式及營銷計劃:

(1)繼續堅持“用戶為王、渠道致勝”為核心理念的營銷模式,不斷優化、升級營銷計劃,在原有經銷商、電子商務、B端市場、技術授權等商業模式的基礎上,擴大海外電商平臺銷售能力提升TOC業務。

同時結合移動互聯信息時代的特色,嘗試營銷模式創新,挖掘優質客戶資源,推動公司技術市場穩步、健康、持續發展。

(2)圍繞“人工智能”、“數字中國”時代的機遇,不懈進行市場開拓,營銷計劃持續佈局“人臉及生物特徵識別”、“大數據與服務”、“智能終端”、“筆觸控與軌跡”等領域,搶佔諸多技術制高點,深入各行各業。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緊跟國家關於智慧城市、數字中國等政策要求,聚焦重點場景,以優質的產品及解決方案使我們的城市更智慧、生活更便捷、工作更帶科技感。

(3)面對2020年初國內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公司調整、升級研發及營銷應對計劃:

2020年初突發的疫情,漢王為此不斷技術創新、加大研發力度,迭代系統軟件,快速上線推出戴口罩人臉識別、無感測溫技術及產品。系統升級後的人臉識別設備對佩戴口罩人員識別順利通行快速精準,為各企業復工戰“疫”保駕護航。該產品研發計劃將不斷創新升級,產品具有今後流感多發季節使用的長效性。

202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公司的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服務恰好可以服務於新基建的建設方向,同時公司的智能終端產品、大數據業務、人臉與生物特徵識別等業務也會受益於5G網絡的建設,進入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為迎接新基建帶來的機遇,公司會相應進行產品技術升級,適應產業環境的變化。

根據疫情後市場需求,公司積極調整營銷應對計劃:漢王筆、可視化手寫板、智能鍵盤、繪畫板、公式識別技術等產品和技術可大大提高在線教育課堂的交互效果,滿足停課不停學師生間互動需求;為支持線上教學需要,疫情期間公司對購買相關筆輸入產品的用戶免費贈送課堂教學交互軟件;籤批板、籤批屏及相關技術可輔助進行OA手籤審批,遠程考勤APP可支持遠程考勤打卡,助力遠程辦公。

3、繼續推行集團管控、穩中求進的經營管理計劃:

(1)集團將堅持和深化事業合夥人制度,結合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情況,整合資源、業務融合,不斷調整和探索新的方案與路徑;繼續加強母子公司管理,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進一步提高防範化解運營風險的能力。促進集團的規範管理與風險控制。

(2)各業務板塊將繼續按照既定的業績計劃,按年度預算進行控制,力爭實現年初制定的業績計劃。

(3)員工激勵工作,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繼續探索員工持股及股權激勵計劃等多種形式的激勵制度,員工通過持股及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分配到上市公司股票或期權後,會更關注公司的經營、資本收益與經營業績,使員工工作的主動性得到提升,主人翁意識和參與意識不斷加強。

(4)加強核心團隊及梯隊建設,公司將繼續調動各子公司管理層經營的積極性,從機制上保障激勵與約束體系建設;同時公司從資金、資源調配、人員培訓等方面發揮協同效益,支持子公司業務及重要項目的推進,促進子公司業務發展,實現共贏。

(5)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員工對企業發展及其文化的認同,利用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推進漢王品牌建設,提升企業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

四、風險分析

1、宏觀經濟形勢

2020年,中美貿易摩擦雖有所緩解,但美國對華繼續實行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高科技封鎖、進行技術封堵的趨勢仍充滿不確定性,加之現階段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讓國內外的經濟形式面臨的更多的不確定性及困難。目前,國內疫情形勢雖有所緩解,但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形勢仍不容樂觀,近年公司大力推進的海外銷售(特別是歐美市場)及海外市場發展計劃,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公司將抓住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新基建、防疫安全管理等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經營計劃,應對外部環境帶來的挑戰。

2、集團管控的風險

公司推行母子公司集團化管理模式,隨著公司業務、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若集團管控出現問題將導致經營、戰略風險的發生,影響集團經營與生存。此類風險主要表現在戰略機會丟失風險、運營風險、流程風險、財務風險、授權風險、技術風險、廉潔風險等方面。

公司將進一步提高經營效率,不斷強化集團對子公司戰略、運營、財務的管控能力,提升抗風險能力。

做好各業務板塊間的資源共享、資金調度、預算管理、抗風險管理等工作,將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及風險管理體系來實現集團化管控要求,避免相關風險的發生。

3、市場環境變化及競爭加劇的風險

公司主營產品市場屬於高度競爭市場,市場需求形勢及模式轉換迅速,儘管公司在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地位,但仍面臨各類企業可替代產品的激烈競爭以及匯率變動對公司出口業務的影響。

公司將繼續專注於業務領域,緊抓市場的需求變化,加強前沿技術的研究投入,積極推出新產品;控制產品成本,使產品更加具有競爭力;給用戶提供產品的同時提供服務,增強用戶的粘性。

4、技術開發及技術成果轉化風險

公司在技術研發方面的投入一直在同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若公司的研發失敗或者偏離市場需求,或者開發進度拖延,產品成本居高不下,都將喪失部分已有的市場份額,也將使公司面臨競爭力下降和發展速度放緩的風險。

公司將加大市場調研力度,優化產品規劃,使之同市場接軌更加緊密;加強研發管理人員培訓,更好的執行研發項目管理制度,控制項目進度,建立相應的考核激勵制度;把控技術預研項目的預算總額度,控制新技術和新產品帶來的風險。

5、人力資源風險

高新技術企業一般都面臨人員流動大、知識結構更新快的問題,行業內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體現為對高素質人才的競爭,如果公司發生核心骨幹人員大規模流失現象,將對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影響。

為保持公司核心團隊穩定,公司將優化薪酬和福利體系,建立合理的業務評價級別和對應的績效獎勵制度及激勵制度;建立公平的競爭晉升機制;提供全面、完善的培訓體系;創造開放、協作的工作環境和提倡“專注、創新”的企業文化來吸引、培養人才。

6、匯率風險

國際環境越趨複雜,引發匯率變動的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目前公司相關產品通過海外電商平臺銷往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或地區,隨著公司國際化進程的加快,若因國際經濟環境、政治環境等不可控因素導致匯率大幅波動,可能會導致產生匯兌風險。公司也會積極關注國際形勢,儘量降低匯率變動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