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言有物,行有格。

《禮記·曲禮》中記載:

“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

中國人喜歡使用方頭圓身的筷子,

寓意天圓地方、天長地久。


記得小時候每年過年之前,

老人都要求家人買把新筷子,

好像家裡過年

添把新筷子是非常吉利的事情。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使用公筷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

自古有之。

從西周至唐,我國古代一直實行分餐制。

後來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生活節奏不斷加快,

公筷卻沒有得到社會大眾的普及和推廣。

隨著2020年的疫情,

公筷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倡導。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筷子一頭連著嘴巴,

另一頭連著的可能不是珍饈美味,

而是病毒和疾病。

文明的公筷不僅僅是餐桌上的餐具,

更是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每個人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為了他人健康著想,需要轉變舊觀念,


一雙筷子代表了和諧,共生。

文明非遠,由心而生。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在家吃飯時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1.每次吃飯前,多拿一雙筷子作為公筷,形成習慣;

2.給家人夾菜時,我們自覺拿起公筷,給家人帶一個好頭。


外出就餐時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1.主動要求店家配備公筷公勺;

2.使用公筷公勺後放回原處,不將公勺公筷插入自己的菜或飯中。


餐館怎麼做?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1.各餐飲服務單位在大堂、餐廳醒目處張貼提倡公筷公勺使用內容的海報、標語等,並在餐桌上放置提示牌;

2.主動提供公筷公勺並引導賓客使用公筷公勺。

請問,你家公筷了嗎?

“聚餐用公筷”,做“公筷公勺”的引導者

“夾菜用公筷”,做“公筷公勺”的先行者

“每桌有公筷”,做“公筷公勺”的踐行者

從現在開始,從你我開始

一起行動起來

讓“公筷意識”深入人心

讓“分餐進食”成為文明餐桌的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