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上海戏剧学院招生方案公布,北京电影学院招生方案也流出

从3月13号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在教育部网站发文率先启动疫情下艺考新政至今,已经两周了。大家疯狂赶文化的脚步,因为上海戏剧学院艺考方案的出台,略作停顿了。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上戏院长在直播公布了上戏已经上报的艺考方案,正式方案稍等几天就会公布,重点给大家总结了一下


No.1

1、不会再开放报名窗口,所有的后续考试和录取都在已报考学生中进行。


No.2

2、戏文、戏教、广编、影摄制4个专业取消校考,改为采用文化课成绩录取。


No.3

3、播音、表演、音乐剧类的8个专业采用网上提交作品筛选,高考结束后进行二试、三试。

另外,北京电影学校的招生方案初稿也已经流出,大概总结一下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1、戏剧影视文学剧作、创意策划、动漫策划三个专业,从报名考生中录取,要求文化课达到本省文、理本一线95%后,按文化成绩和本一线比值从高到低录取


2、影摄制、摄影专业,从报名考生中录取,要求文化课达到本省文、理本一线的75%,按文化成绩和本一线从高到低比值录取


3、电影学(制片与市场)、影视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报名考生中录取,要求文化课达到本省本一线,按文化成绩和本一线比值从高到低录取


4、电影学(电影评论),从报名考生中录取,要求文化课达到本省本一线90%,按文化成绩和本一线比值从高到低录取


5、北京电影学院拟校考专业有:戏剧影视导演(电影导演方向)、录音艺术(电影录音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戏剧影视美术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环境设计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动画专业、漫画专业、表演专业


6、艺术与科技专业今年停止招生


从这两份招生方案中不难看出,要求硬基本功的专业都保留了校考,所以希望播表音美的宝贝们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要保持体形,还要练功,专业不能丢啊。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但是对于编摄大类的学生来说,心里有不甘、有埋怨,也有人觉得太没意思了。不少人都跃跃欲试准备在考场披荆斩棘,结果仗不打了那种落差感令人难过。

昨天也有和学生开玩笑,说我们戏文专业是艺考提分先锋军,文化录取领头羊。

北电中戏今年将戏文专业的提档线提高到95%,在今年取消校考后戏文又是首当其冲的专业。教育部三令五申要对艺考生文化课提升要求,“文”“艺”两手抓是一个好趋势,这确实有助于招揽更多脑瓜聪明、态度认真的学生。所以大家真的要有更坚定的决心,考高分、冲名校,以后谁

说艺术生文化不行,高考成绩呼TA脸上。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艺术类院校的最终招生方案会在3月31号公布,大家屏息以待,

上戏院长说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匠人,是培养艺术家。这话听起来高瞻远瞩的很,但是多少艺术家都是在艺术理念的长久熏陶和匠人精神的作品磋磨中打造的啊。

在这种疫情下,学校壮士断腕,对苦心孤诣钻研艺术专业的孩子们确实不公平,但是你们读过的书、拉过的片子、拍过的作品都帮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好好努力文化课,去大学闪闪发光吧。


下面是澎湃新闻邀请上戏院长黄昌勇的直播内容

今年疫情带来了艺考模式的全新变化,上戏包括表演系、导演系、播音主持系等在内8个艺术专业将通过考生提交作品并在网上进行初试,而另有编剧、戏剧教育等4个专业则将取消艺考直接通过高考分录取,具体的上戏考试方案和细则将在几天后正式公布。谈及此,黄昌勇表示,这一次艺考的变化,是疫情防控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艺术专业考试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No.1

表演系等专业初试取消校考,编剧等专业直接按高考分数录取

针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教育部近日对今年艺考做出调整,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考核,必须要进行的现场校考在高考后组织。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艺术院校之一,一直是“艺考”关注度的核心地带。对于上戏今年艺考的新细则,黄昌勇表示再过几天学校就会正式公布。但总体上,包括

编剧、戏剧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在内的4个专业,今年将直接按高考分数录取。 而往年竞争最为激烈的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主持、中国舞 芭蕾舞、国标舞、舞蹈编导在内的8个纯艺术类专业,今年将首次通过提交视频作品和网上考试的形式进行初试,复试和三试将依旧通过校考举行。 黄昌勇表示,具体方案要过几天公布,希望考生可以认真按照学校要求准备作品,而今年的复试和三试可能对考生的要求更严格,考试时间也更长。 目前,全国大概有3800所高校,其中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有2000所左右。今年预计有115万考生参与艺考。 黄昌勇认为,当下考生或者家长的选择艺术专业需要有理性,要认清为什么选择艺术专业,是否真的热爱艺术这个门类,是否真的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此前,不能否认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因为担心考不上综合类大学,把艺考作为“捷径”,也有考生怀着“明星梦”来参加艺考,这其中很多都有盲目性。对于参加考试的考生,既需要对自己和艺术有足够的认知,也需要对学校和专业有足够的了解。

No.2

艺术类招生对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

是个大趋势

黄昌勇认为,教育部今年针对疫情推出的艺考措施,其实也是中国艺术专业考试的一次变革,也是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转型。总体来说,目前不同学校推出了不同的方案,但对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是个普遍的大趋势。 以上戏而言,4个按照高考录取的专业,普遍对文化课有非常高的需求。而另外8个需要专业考试的专业,同样要取得和文化课之间的平衡。黄昌勇提到,曾经有一位考生在表演系专业考试中排名第一,但因为文化课成绩实在不理想,最终未能录取。而今年,不少艺术高校专业取消了校考这个环节,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文化课的要求。黄昌勇认为,其实这也是从某种程度在弥补我们国家艺术教育的一些短板和弱项。 以往,对艺术类考生的专业素质考察更为侧重,但对于与人文素养、综合素养考察的不够。而现在,越来越多院校开始关注考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今年的一试是个综合考试,就考文史哲。在这样的考试前提下,专业过硬但文化不够好的考生是会“漏网”?黄昌勇认为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不能因为个别情况,影响整个艺术教育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我们希望培养的是艺术家。”

上戏、北电最新招生方案

No.3

特殊时期艺术教学转战“线上”,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改革转型


后疫情期间,除了“艺考”全面变革,上戏的日常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从3月初开始,上戏所有专业的课程都在网上进行教学,实现了专业院系“全覆盖”。这对于以实践和训练为主的艺术教学,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但黄昌勇说,其中也有不少惊喜。虽然很多老师对网上授课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准备,但通过这一次的尝试,不少课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戏尝试了很多平台来进行网课教学,甚至于戏曲、舞蹈这些非常需要“在场”的课程,也有了积极的进展。他同时坦言,经过几个星期的课程,也有学生会产生厌烦疲惫心理,比如不愿意在视频里露脸,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解决的。


但不可否认,这次疫情可能会对高等教育做出革命。黄昌勇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通过这次的特殊情况会大规模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以往很多老师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参与教学,但在这次之后有了突破。据悉,疫情结束之后,线上课程的形式将依然会在上戏被继续保留。
与此同时,线上教学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转型。“比如我们一直想尝试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但对于很多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比如表演系,90%的课程都是训练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声台形表的训练和排练演戏时间。本身读书时间就少,有了课余时间就更想休息或者干其他事情,但这样确实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这一次因为疫情的缘故,线上的教育使得训练课不得不减少,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表演系等专业加大了对剧本和书目的推荐。而毕业班的同学们也有了更多时间做案头工作,以准备毕业大戏和毕业作品。
据悉,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上戏的返校时间将日益临近,黄昌勇表示,乐观地估计,毕业班学生可能将最早返校,以准备他们的毕业公演作品。而具体方案也要等待各方情况综合后拟定并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