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病例已經世界第一,瞭解一下美國抗疫中的這7個問題

世界曾害怕中國無法控制疫情

現在呢?

截至北京時間3月27日早,美國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已經超過中國,到達83066例。目前死亡人數為1203,病死率為1.45%。

紐約時報的文章稱,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的災難性之初,曾經有對中國的恐懼和懷疑,但目前已經發生一個180度的大轉彎:讓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感到害怕的是西方。中國目前正在為新增的輸入型病例做鬥爭。

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瑪格麗特·哈里斯警告:美國的病例數量正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長,其正在成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震中”。CDC的專家稱,儘管目前的感染數字很驚人,但美國真正的危機時刻,仍未到來。

CNN的評論員質問:(控制疫情)中國做到了,我們為什麼不能?我們做對了什麼,又做錯了什麼?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1 居家令、鎖州令,注重人性化,但效果因此打折

紐約州感染人數在3月20日突破了萬人,宣佈開始實行“鎖州令”(Statewide lockdown):要求高危人群必須採取額外防護措施(戴口罩!);除必要工種外,所有單位員工必須居家辦公,所有非必要服務從週日下午8點開始關閉。

從3月23日,費城也將開始實行居家令。如果不是因為必要的工作需要,不允許任何聚會,餐館只允許外賣,但是必須先通過電話或者互聯網訂餐,不能到餐館再點餐、等餐。不過,戶外的運動還是允許的,所以,如果沒戴口罩在戶外跑了一圈,還是不會有什麼麻煩。

3月25日,短短5天,紐約州的感染數字突破30811例,285人死亡。佔了美國總數的近一半以上。

"紐約居家令沒用",確診感染病例達到1200多例的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在接受CNN採訪時稱,他仍然不想採取封鎖佛羅里達的做法來遏制疫情擴散。他還說,在紐約發佈“居家令”後,已經有大量的紐約客飛往佛州。紐約的經驗進一步證明,所謂的居家令中遏制民眾行動的做法可能適得其反。

相比之下,武漢的封城,那是真的封城,不但限制一般民眾通過飛機、火車、高速公路等交通手段進出城,市內的公共交通都停止了。所有居民小區,都設有嚴格的崗哨,限制進出,即便是採購必要的生活物資,也需要特殊通行證。

“如果您看一下紐約發生的事情,當他們執行居家令時,人們會做什麼?”佛州州長迪桑蒂斯說,“好吧,很多人逃離了那座城市……有大量的人飛到了佛州。”

他已向總統提議,擬禁止或減少航班到達佛州。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圖:有各種不同症狀的人群聚在紐約皇后區的埃爾姆赫斯特醫院,等待接受冠狀病毒檢測。

在武漢開始封城的時候,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有不少微詞,但是當疫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歐美的國家也迅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

同樣為了避免病毒通過聚集的人群而傳染,美國加州、伊利諾伊和紐約等州先後宣佈了“居家令”,主要是關閉容易出現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醫院,超市除外),同時要求居民儘量待在家裡。

加州的“居家令”特別禁止十人以上的聚會,如果是戶外活動,要求與他人保持不小於6英尺的距離。雖然醫療保健和食品行業的員工繼續上班,不必要的政府和企業運營將關閉。

但“居家令”不是“封城”,大家仍然可以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鍛鍊、遛狗等。

美國“居家令”執行的難度,主要在於很多人不覺得新冠肺炎有那麼嚴重,尤其是喜歡聚會的大學生,覺得只有老人才有危險,年輕人感染不會有什麼事。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到目前為止,紐約州一半以上的新冠病毒病例(53%)是18至49歲的年輕人。

衛生部醫務總監亞當斯說,他希望年輕人可以看到這個信息,新冠病毒在紐約的表現與中國早期感染老年人不同,年輕人不能倖免。最關鍵的是,感染病毒的年輕人,雖然自己的症狀可能不會太嚴重,但是有可能把病毒傳染給家裡的老人。

當然,抗疫力度實行的強弱,需要綜合考慮傳染病所帶來的可能傷害,以及防疫措施對經濟的傷害,同時還要考慮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人口密度等等情況,不同國家之間可以借鑑,但是無法抄作業。

從這些措施的具體要求來看,即便是紐約州的“鎖州令”,也沒有達到武漢封城的力度,甚至連湖北以外大多數城市所實行的防疫力度都沒有達到。因為無法採取很嚴格的措施,只有對具體的措施進行合理優化,儘量提高預防傳染的效率。比如購物,為了避免傳染,很多商店會限制顧客流量,讓顧客在購物過程中保持一定的距離,並將每天最早的購物時間段留給易感的老年人。 雖然美國“封城”的力度不夠,但希望效果仍能緩慢體現。美國最早開始實行“封城”的地區,是紐約市郊區的威徹斯特(Westchester)。該地區有一個在紐約上班的律師,在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後,又導致了當地不少人感染,讓當地成為紐約州疫情爆發時的重災區。紐約州在3月10日宣佈該地區為“汙染區”,當時該地區有108名確診感染者,而整個紐約州才有173名。

“封城”的主要措施,就是讓當地從3月12日開始停工、停學兩週,動用國民警衛隊(民兵)給當地被隔離的居民送食物和藥物,並打掃公共衛生。在此期間,允許小的商店和商業活動繼續營業。

在此之後,威徹斯特的確診增速較紐約州其他地區已有所減緩。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美國實行禁足令的加州,雖然居民還是可以到超市購買生活用品,但是商店裡的顧客人數有限制,顧客在店外排隊,也要保持6英尺的距離。(圖片來自青婧)

2 病毒檢測前期不給力,目前也有很多限制

美國遇到的一個難題,是檢測試劑的短缺。這與之前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壟斷了核酸檢測有關。因為最初檢測的人群只侷限於近期到過中國旅行並出現症狀的人,或者是確診者的密切接觸人群,導致病毒在西雅圖郊區偷偷進行社區傳染6星期,而CDC竟然毫無覺察。

在社區傳染出現之後,CDC已經放鬆對檢查的控制,允許醫院使用自己的檢測方法。同時,FDA 也迅速批准了商業檢測試劑盒,病毒的檢查力度開始加大,感染確診人數因此開始起飛。截止3月24日,美國已進行了超30多萬次核酸檢測,在受檢樣品中,陽性率為14.3%。

但據CNN的報道稱,美國一些實驗室對新冠病毒測試的需求仍超過負荷,病毒測試的結果需要24小時到一週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拿到。美國最大的臨床實驗室之一的Quest Diagnostics表示,從採集標本到交付結果的時間,目前冠狀病毒檢測的平均週轉時間平均為四到五天,儘管有些結果可能會在一週左右才能提供。

在疫情爆發的早期,病毒檢測非常重要,因為有助於對感染者進行隔離,阻斷病毒的傳播。在目前的情況下,疫情已經全球大流行了,抗疫重點已經從早期的遏制擴散轉為減輕疾病的負擔,但是由於新冠肺炎沒有特效藥,對於無症狀或者症狀不嚴重的人,即便檢測出來,患者在美國也不需要住院治療,病毒檢測的作用不但有限,反而會帶來過多的恐慌。鑑於這個原因,洛杉磯的衛生部門已經發出呼籲,建議醫生減少不必要的檢測,除非需要檢測結果來決定治療方案。 在重災區紐約市,衛生部門也同樣給所有醫療機構發出指示,要求立即停止對非住院患者進行的新冠病毒檢測,因為進行檢測也要消耗口罩、防護服,而當地的病例增長太快,這些防護耗材已經供應不足了。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確診數在放量增長之後,會逐漸放緩,但是否疫情真的緩解了?可能只有通過死亡人數來判斷了。

需要指出的是,衛健委從第六版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開始,即便病毒檢查出現陽性結果,如果人沒什麼症狀,就不再統計入確診患者數。

衛健委的“確診”數據,除了核酸檢測陽性,還需要預先存在以下3個症狀中的至少兩個:

1、發燒或咳嗽;

2、CT顯示肺炎;

3、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正常或降低。

也就是說,美國之前確診的是新冠病毒感染,中國確診的是新冠肺炎。

每個國家在實際操作中,都會有自己不得不採取的辦法,結果是好是壞很難馬上看清楚,但是顯然不能採取“雙標”來評論。目前美國也會向中國的標準靠攏,確實只能重點應對比較危重的病人。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目前共有三名議員被確診。

3 美國的病床數夠用嗎?

紐約州目前的確診人數已經接近3萬人,但只有5.3萬張床位、3000張ICU病床。紐約州長庫默在3月24日接受CNBC採訪時預警,該州估計在兩週內將需要140,000張病床和和3.7萬張ICU病床。不但有缺口,而且因為目前許多床位已經用於治療其他疾病的患者,實際缺口其實更大。

對於輕症患者,美國也沒有方艙醫院,只能是讓患者自己回家隔離。為了預防可能出現的大問題,紐約市已經在準備修建應急“方艙”醫院,目前所考慮的方案,是改造紐約賈維茨會議中心。據稱將於10天左右結束施工。該中心將被分隔為4個病區,每個病區面積為40000平方英尺,容納250張病床,共1000張病床。

除此之外,由於很多大學都已經停課、改為網課,學生宿舍都已經清空,各大城市也在認真考慮改造學生宿舍為“方艙醫院”的可能性。

有數據表明,中國的病床資源比美國多,每千人所擁有的病床數,中國是4.34,美國是2.77。但是,美國的重症監護(ICU)床位數相對比較多,每10萬人有34.7張ICU病床,這幾乎是中國的10倍。

美國每年有幾千萬人會得流感,ICU病床足夠應對流感導致的重症患者,但由於新冠肺炎患者ICU的佔用時間相對較長,如果集中爆發,ICU病床也是不夠用的。

很多時候,是無法“抄作業”的,也許根據自己的國情,按時“交出”作業,才是最現實的。

4 口罩問題:是因為沒有戴口罩習慣,還是儲備不足?

疫情爆發以來,官方一直在宣傳洗手更重要,沒有生病不用戴口罩!在疫情沒有蔓延的情況下,這是非常正確的,畢竟口罩的資源有限,還是應該省給更需要的人使用。事實上,避免接觸人群是最重要的,預防病毒的效果肯定比戴口罩好。

美國民眾也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在疫情不嚴重的時候,戴著口罩上街,會被誤認為是病人。但是,美國真正的問題不是沒有戴口罩的習慣,而是口罩儲備不足,N95口罩儲備只有1200萬個,如果有600萬醫護需要用,每人只能分到兩個。

在疫情蔓延之後,口罩的問題暴露出來了。3月19日,紐約州護士協會給州長科莫發出了一份公開信,提醒情況的嚴重性:4.2萬名一線醫護人員都沒有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的防護裝備。

針對口罩緊缺的情況, CDC不再堅持美國自己的口罩使用標準,認為其他國家與N95類似的口罩,比如中國的KN95,也可以進口使用。同時,CDC發出建議,要求醫院嚴格控制口罩的使用,即便是一般的醫用口罩,也不要放在可以被人隨便拿取的地方,而對於奇缺的N95 口罩,應該考慮反覆使用,而且即便過了有效期,也還是可以繼續使用。如果實在沒有口罩,可以將頭巾或圍巾作為替代口罩的“最後手段”。

筆者所在的賓大醫院已經明確自3月25日始,每個醫護人員將得到一個外科口罩。並要求必須戴口罩。同時要求大家此口罩須重複使用數天,除非損壞。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3月20日,《華爾街日報》披露,他們採訪了20多名來自紐約最大公立醫院的醫務人員,他們的恐懼來自防護物資短缺,在長達一週的時間裡,都只好反覆使用口罩;有一家急診室的醫生,還不得不重複使用防護服。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在美國的一家醫院,已經有醫護迫不得已改造垃圾袋為防護服。這似乎在重演疫情初期的武漢似曾相識的一幕。

因為情況危急,紐約州長庫莫發了推文,通過社交媒體表達紐約州對個人防護設備 (PPE)的急迫需求。急需的不僅有口罩,還有手套、防護服、以及呼吸機。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在西岸擁有51家醫院的Providence醫療系統,推出了一個招募自願者做口罩的公益項目:任何在西雅圖地區的人,只要在家裡有縫紉機,就可以領取製作100個口罩的材料,可以製作醫用口罩。這個挑戰還沒有正式推廣,就有幾萬人申請加入,當地的服裝加工廠、家庭裝飾店,也紛紛轉型生產口罩。在短短的幾天裡,所有的口罩材料都已經分發完畢了。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圖:Providence發起活動,請求自願者自力更生自制一億隻醫用口罩

如果把防疫比作是一場戰鬥,從口罩和防護的角度來看,美國進行的便是一場“小米加步槍”的戰鬥。

5 沒有中藥的美國,治療效果會怎樣?

新冠肺炎是一個新的疾病,不管中國還是美國,都沒有特效藥。為了救急,中國在疫情開始之後,衛健委就發佈了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並在實踐中不斷更新。治療方案中,有抗病毒的治療藥物(包括氯喹),有新增加的託珠單抗對付細胞因子風暴,也有中藥。

美國目前的治療方案,應該說是得益於中國和其他國家之前在治療中摸索出來的經驗。目前,FDA同意把瑞德西韋、羥氯喹作為“同情用藥”,用於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療。請注意,這並不是正式批准,只是用於救急,目前美國也在進行臨床試驗,驗證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

網上可以查到美國的一個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來自愛因斯坦醫院系統。這個方案中,輕症患者治療使用的是羥氯喹,中等程度和重症患者使用的是羥氯喹+阿奇黴素,對於比較嚴重的患者,則使用瑞德西韋和託珠單抗。羥氯喹、瑞德西韋和託珠單抗,在中國都在進行臨床試驗,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結果報道。在中國的診療方案中,有氯喹和託珠單抗,但是羥氯喹應該安全性更好一些。羥氯喹+阿奇黴素的聯合使用,是基於法國的一個小規模臨床試驗,發現該治療方案可以在6天之內,完全清除輕、中度患者的病毒感染。

羥氯喹和阿奇黴素都是相對比較便宜的藥物,存貨也比較多,如果治療有效,也比較容易普及。但是在未經嚴格的臨床試驗驗證療效及副作用之前,美國也不敢輕易推廣使用。

有人看到中國的診療方案中有中藥,而美國不會使用中藥,擔心美國因此死亡率會很高。但是,這個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之前美國的死亡率走高,一是因為在老年護理中心爆發,中招的大多是易感人群,本來死亡率就高;同時,因為並沒有普遍檢查病毒感染,作為分母的確診數過小,統計出來的病死率就顯得相當高。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的粗病死率為1.45%,低於武漢和湖北的數據(分別為5.03%和4.65%),略高於中國湖北以外的病死率數據(0.89%)。德國的粗病死率最低,只有0.42%,他們也不用中藥。

所以,從治療來看,各個國家自有各個國家的規矩與方法,但美國因為有後期治療優勢,可以借鑑中國等國家的治療經驗。當然了,美國是遵循循證醫學原則的國家,所有的治療經驗,必須經過臨床試驗驗證。

治療中最關鍵的,還是期望不要出現醫療擠兌的情況,否則就只能像意大利一樣,醫生不得不選擇患者進行治療,而得不到應有治療的患者,會馬上提高病死率。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6 抗疫,美國軍方能幫什麼忙?,美國軍方能幫什麼忙?

武漢封城後,新聞裡說解放軍要進駐,國內的同胞聽到會鬆一口氣,但是國外的新聞報道一下子就來勁了!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別?民眾都知道解放軍經常救災,但國外不太瞭解這些情況,只知道在美國,如果動用了軍隊,那可能是出現了暴亂。比如在2005年, “卡特里娜”颶風發生之後,新奧爾良市就出現了騷亂,美國不得不派遣300名國民警衛隊隊員進駐,以維持當地的秩序。

也許有之前的經驗,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美國也早早動用了武裝力量。前面提到紐約州的威徹斯特區,國民警衛隊已經參與了當地的隔離工作,但目前主要還是負責給居民配送食物和必需品,當地也沒有出現騷亂。所以,經過這次疫情,也許美國人民可以親身感受一下,“子弟兵”並不總是用來打仗的。

除了國民警衛隊,美國還出動了海軍的力量。3月19日,美國總統宣佈,將部署軍用醫療艦協助防疫,分別將康福特號(USNS Comfort)和仁慈號(USNS Mercy)派往紐約和西雅圖。

以仁慈號為例,船上有1000張病床,其中80張ICU床位,還有12間手術室。美國沒有辦法在10天左右的時間裡,修建火神山、雷神山這樣的醫院,但是因為有這兩艘醫療艦,也就等於是有了兩個浮動的醫院,可解燃眉之急。

需要解釋一下,網上流傳著兩個醫療艦的版本,一個說美國有35艘,一個說有10艘,但這些都是杜撰出來的段子。可以查到的信息是,美國目前就只有這兩艘醫療艦,其他確實還有一些軍艦,也可以提供一些醫療服務,但遠遠達不到醫療艦的級別。比如,美國有8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每艘艦上有6個手術室,14個ICU床位,46個病床,需要擴容,才有可能增加至600個床位。此外,還有兩艘航母和其他的一些艦艇,也能提供幾十個床位。

說到醫療艦,全球最大的郵輪運營商“嘉年華郵輪公司”(CarnivalCruise Lines)表示,願意將一些未使用過的郵輪改裝成水上醫院。因為幾個郵輪上連續出現的新冠肺炎感染事件,郵輪公司的生意已經遭受了重創,非常有必要考慮“轉型”。但目前已有800多例冠狀病毒病例與遊輪上的傳染有關,到底郵輪能不能作為醫院?這還是一個問題。也正是因為郵輪的問題,美國的醫療艦是否能作為新冠肺炎的救急醫院,也存在疑問。

7 美國為什麼不能“一國救一城”?

當紐約成為美國重災區時,CNN的評論員曾呼籲象中國組織各省近萬醫護人員救武漢一樣,救紐約。

但顯然這在美國是一個無法實現的任務,用“一國救一城”這樣的措施是不太現實的,首先是因為疫情已經全面開花,不像中國那樣主要集中在一城、一省;其次,美國是聯邦制,各州有各州的法律,如果沒有當地的行醫執照,法律也不允許來自其他的州醫生提供醫療服務。

因為疫情可能日益嚴重,某些人口高度密集地方,比如紐約市,就有可能出現難以控制的疫情。為了解除法律上的障礙,美國在3月13日因新冠疫情進入緊急狀態之後,豁免了“行醫者要擁有當地行醫執照”這樣的要求。萬一需要,其他各州的醫生志願者,也可以迅速支援最需要幫助的地區。

确诊病例已经世界第一,了解一下美国抗疫中的这7个问题

紐約時代廣場幾乎空無一人

總結一下,目前新冠病毒的抗疫戰爭,中國可以說已經打完上半場,美國下半場正在進行中,結果未知。

美國選擇了自己的道路,自己選的路,咬著牙也要走完。

只要走完,就已經是勝利了。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研究領域:癌症的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著有科普讀物:《吃什麼呢?——舌尖上的思考》,《如果舌尖能思考》。可以談最前沿的醫學研究,也可以講最通俗的故事。僅提供科普知識,具體診斷和治療方案,請相信正規三甲專科醫院的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