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来源:物质生活参考(ID:wzshck)


01.


韩国有《流感》,美国有《传染病》,中国有什么?作为当下社会的“病毒启示录”,很多人感慨,中国电影在这个领域留下了令人惋惜的空白。


事实并不是这样。


巧合的是,与2013年韩国《流感》同年,中国上映了一部关于瘟疫的电影,只不过故事发生在古代,可以看做“古代的非典”。这部电影叫《大明劫》,导演就是执导《万箭穿心》的王竞,后者改编自方方的同名小说。


电影原计划在2013年春天上映,但最终定档10月。“选在10月份上映是希望天冷一点,大家心收一点去看,我的期待是,大家伙儿都去看,一下出来十亿,跟《泰囧》《致青春》似的。”编剧谢晓东在一次采访中解释。


这近乎盲目的乐观,简直不像是来自一位混迹电影圈多年的人。


不可否认,创作团队为这部电影倾注了太多心血,筹备四年,而且那时候《万箭穿心》频频获奖,热度还在,王竞的名气开始出圈,加之“非典十周年”的警钟,种种“利好”因素大概蒙蔽了团队的双眼,让他们忽视了对这部电影的商业价值判断——


2012年底,以喜剧电影起家的冯小刚推出了历史灾难题材《1942》,与徐峥导演处女作《泰囧》狭路相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中国电影观众用脚投了票,《泰囧》成为国内首部票房过10亿的国产电影,拉开了国产电影新喜剧时代的序幕。


事实证明,天气冷不会成为人们去看一部沉重题材电影的理由,一部作品的命运不可能超越“潮流”而存在:《大明劫》的最终是票房300多万,惨烈收场。


即使是跟《流感》相比,在这部由吸引眼球的爱情元素和好莱坞式个人英雄主义编织起来的商业大片面前,《大明劫》也实在是太“乏味”了。它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代名医吴又可和一代名将孙传庭相识于乱世之末,一个抵御内乱,一个对抗大疫,一个救国,一个救人,互为镜像。吴又可和孙传庭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但把他们置于同一空间之内,却是电影的独特心思。


吴又可著有《瘟疫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关于治疗瘟疫的专著。他提出“疠气假说”两百年之后显微镜问世,人们才得见细菌的真面目。此外,吴又可独创的“达原饮”在非典期间被运用于临床治疗,电影末尾也致敬了这段历史。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拍摄纪录片出身的王竞延续了其一贯的写实主义手法,只是对两位主角的个人选择进行平铺直叙。“历史题材跟现实题材没有区别,我们想找回那个时代的现实感,现实题材就是以后的历史。” 因此电影中大量刻画对抗瘟疫的镜头,我们现在看起来都非常熟悉。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上映之后,《大明劫》收获了与票房不相匹配的高口碑。《长安十二时辰》原著作者马伯庸当时评价,“这是近年来看到的最出色的国史电影,能从中感到一种历史特有的风骨”。


非典十周年之际,这部电影备受冷落,七年后的今天,当病毒卷土重来,人们终于意识到,我们不仅低估了这部电影,而且高估了自己。


埋下隐喻与发现隐喻,是导演与观众之间乐此不疲的寻宝游戏。有人立足“当下”,对电影进行解读: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瘟疫从来不是简单的医疗问题,政治和社会应对决策决定防疫水平。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们要求导演非得隐喻点什么不可。


但正如一位豆瓣网友所言 :


导演王竞擅长现实类题材,这会是一次借古讽今吗?我觉得这个问题无关紧要。《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特意在自序中强调他并非借古讽今,我觉得确实如此,因为历史的规律是如此的一以贯之,当你在说一段历史时,总能在今天找到对应。人心从来没有变过,所以人事也不会变。[1]


02.


在这次疫情中,很多人通过《万箭穿心》和《大明劫》这两部作品认识了导演王竞,但除此之外,王竞更早期的几部作品在题材上“尺度”更大,眼光更加超前。


早在2018年《我不是药神》获得空前成功之前,2010年上映的《我是植物人》就聚焦药物造假问题,且几乎触及核心:女主角因为手术中注射了不合格麻醉剂而卧床三年成为植物人,背后牵扯出药厂造假和审批流程的问题。由男主角说出了这段触目惊心的话:


每年有250个工作日,以1万种药来计算,每个工作日有40种药通过审批,每个工作日8个小时,每小时60分钟,那就是说,每12分钟就会有1种新药通过审批。


至于那么多12分钟背后发生了什么,电影没有说出来,交给观众自己想象。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我不是药神》上映期间,《我是植物人》因为“比药神更尖锐”得到一些影视公号的推荐,时值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爆发,很多人在弹幕中留下“脊背发凉”的评语;更多的人是在庆幸:这样的电影居然没有被禁;还有人说,电影中造假的方辰药业换成某奶粉企业、某塌方的房地产公司也说得过去。


当初谢飞也是因为看了王竞的《我是植物人》,才找到他来导《万箭穿心》的。


有人在评论区科普,这部尺度如此之大的电影有幸过审,其原因实际上电影中透露了一点线索: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这也算为一些有志于现实主义题材却又对尺度拿捏不准的导演们提供了一个示范:时机很关键。


王竞另一部解剖现实的作品是2009年上映、聚焦人肉搜索题材的《无形杀》,早于高圆圆赵又廷的定情之作、陈凯歌执导的《搜索》。这部电影根据2006年轰动一时的网游魔兽世界“铜须门”改编:魔兽世界里一男一女玩家发生婚外情,被女方丈夫在网上曝光,引发人肉搜索,以女方被逼自杀结尾。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听起来像是一部剧情狗血的猎奇片,实际上是一部探讨网络隐私道德和法律边界的纪实片。2006年,“铜须门”男主角铜须入选“百度十大风云人物”,电影以人物“铁佛”代替“铜须”,明眼人一看便知。王竞说,这部电影拍摄时间只用了一个月,而为争取上映在公关上耗时长达七个月。


还有更早的作品都来自现实生活:夹带了农民工讨薪情节的《一年到头》以“首部春运题材电影”为卖点,而徐峥类似题材的《人在囧途》要等两年之后才上映;以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为主题的《圣殿》,也是由一则新闻引发的灵感:一个28岁的青年连续60天玩一个叫《传奇》的网络游戏,其间吃喝拉撒全在网吧,直到身上发出臭味,被老板赶走。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这些电影的缺点显而易见,“活儿糙”,但评分都不低。原因就藏在那些评语中——“因为题材,多给一星”“居然能上映,再加一星”。


王竞曾经在采访中透露自己“大尺度”的秘诀。“太小的成本有一个好处就是在题材上豁出去了,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类电视电影,最好的结局就是卖到电影频道。有这样的想法垫底,就可以豁得出去,题材手法百无禁忌。”[2]


在更小的小圈子里,王竞导演+谢晓东编剧和制作人的组合被一些观众所熟知,被称为“社会派”,早期那几部电影成本只有上百万。资金欠缺,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普遍困境。王竞本来以为自己够苦,后来听说贾樟柯拍《小武》成本只有十几万,还觉得有点惭愧。


2013年的一个采访中,王竞提到自己在筹备的下一部电影题材是根据山西“红衣杀手”连环杀人事件改编。“这个凶手从警方第一批排查时就在嫌疑对象名单里,但他不太像一个罪犯,他的生活看上去非常正常,最后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将其锁定的。”但这部片子没有了下文。


也是这一年,贾樟柯根据四个轰动社会事件改编的电影《天注定》无缘与观众见面。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前面说过了,时机很关键。


03.


1997年,王竞的处女作《方便面时代》启用了当时还不红的小生李亚鹏。李亚鹏饰演一位北京大学生丁宝,毕业后被分配到文化馆工作,无奈发现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打交道的人,都跟自己想象的天差地别。这个故事来自王竞一位朋友的启发。


王竞在创作札记中写:中国真的存在一个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不配套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在基层都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到底是学校教得太多了,还是我们的基层真的不需要专业太优秀的大学生?


这种思考使电影脱离了如今青春片常见的迷茫青春轨道,深入社会运行层面了。


同样以浓缩社会般的文化馆为背景,我想到另一部电影《背靠背,脸对脸》。这部被网友誉为“现代版《官场现形记》”“基层版《纸牌屋》”的现实主义力作上映于1994年,豆瓣评分9.4,导演是后来拍《建国大业》的黄建新。


跟方方合作过的导演,曾拍了部瘟疫电影


在电影史上,1994年是一个无法超越的年份:国外连番出手《肖申克的救赎》《狮子王》《阿甘正传》,中国香港有《饮食男女》《重庆森林》《东邪西毒》《九品芝麻官》压阵,内地凭借《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也毫不逊色。《霸王别姬》豆瓣评论里有一条说,我以为这是国产电影巅峰的开始,谁知道是结束。


《背靠背,脸对脸》也是这一年上映的,但那时在钻石堆里没太引人注意。时光流逝,观众渐渐发现这部电影的珍贵——评分甚至超过了《活着》——说它珍贵,是因为人们意识到这样的电影不会再有。近年来,类似题材无论是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还是让范伟封帝的《不成问题的问题》,都无法走得太远。


2019年,一场以“致敬现实主义电影”为主题的电影峰会上,王竞与黄建新难得同台。早年间,他们都曾从“文化馆”出发,但黄建新已经不是那个黄建新了。


[1].《大明劫:历史除了借鉴,还留下什么》豆瓣电影,作者地瓜

[2].《王竞:探寻电影的血脉》,《电影》杂志2013年第2期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