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觀點:作文評語貴在“走心”


名師觀點:作文評語貴在“走心”

  作文評語,是語文老師給予學生的習作進行的書面點評,是對學生的習作進行指導的重要途徑之一。那麼,什麼樣的作文評語是學生易於接受且能有效提高其習作水平的呢?

  在日常的教研工作中,有的負責人就作文評改工作明確提出過字數的要求,認為評語簡短的老師對工作是極不負責任的。

  我也曾參與過專門的作文點評工作,被要求的點評語甚至高達數百字。也許批改字數的要求,相關領導和負責人是經過一番考慮的,但我覺得,評語的長短,不是作文評改效果的決定性因素。

  說到作文評語的字數,我不能不提我的一篇學生時代的習作。我上高一那年,很長一段時間心情一直很低落,這種情緒很自然地帶到了作文中。有一次作文本發下來後,我驚訝地發現,語文老師在我的作文後面,用紅筆寫了滿滿三張,字裡行間有對我的瞭解,也有給予我的鼓勵和期望。

  後來,我把這段經歷整理成一篇文章,題為《烙在心靈上的評語》,這篇文章還在一家省級報刊上發表了出來。這個老師寫給我的評語之長當然是個個例,拋開字數這一點,我覺得這個評語最可圈可點之處,在於它的“走心”。

  一個老師,能通過文字洞察學生的心理,通過與學生的文字交流,溫暖和感化他們的心靈,這可以說是作文評語所發揮的功能之一吧。

  那麼,就一般的學生習作來講,老師的評語要著重發揮它的什麼作用呢?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於多數學生來說,激發其寫作的興趣是一件極為重要的事。那麼,如何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呢?老師發現並指出其習作中的閃光點,予以鼓勵,就是一個很有效的途徑。

  我曾經聽過於永正老師的作文課,他在作文課上讓學生讀自己的習作時,一旦發現一個亮點,比如一個用得很貼切的詞語,或者一個表達很生動的句子,馬上就會喜形於色,為學生豎起大拇指,並用加5分、加10分予以即時的口頭嘉獎。

  於老師常說,老師們要帶著100頂高帽子進課堂,這些高帽子就是對學生最大限度地予以鼓勵,以樹立他們寫作的自信。我們的書面評語也不能忽略了這項功能,也要能通過發現學生習作中的亮點,來予以表揚和強化。

  當然,要想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老師還要能夠明確指出他們的不足點在哪兒,然後給出相應的寫作建議。

  作文評語較之於課堂作文講評,是一種更有針對性,因而更有效的作文指導。學生的不足是什麼,我們要能夠明確地指出來,不要為了用語委婉而繞彎子。因為學生在收到老師反饋來的作文本時,多半是不會佔用太多時間看評語的,所以,我們寫了太多的話,反而不利於他們迅速發現重點。另外,我們也不要試圖把學生作文中的方方面面的不足,都一一地指出來,這樣也不利於學生下一步的寫作。我們只需要把一篇文章中最主要的問題指出來就行了。學生能從一篇文章中獲得一方面的收穫,就是這篇文章發揮的最大的作用了。

  總之,我覺得作文評語貴在走心,貴在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貴在明確學生習作中有待提高的地方。而字數的多少,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形式,老師們可以因學生、因習作而靈活對待,不應成為評改效果的重要判斷依據。

  另外,我們也不要過分誇大作文評改的作用。好作文是改出來的,更是寫出來的。我們都知道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所以,我們的作文評改要儘可能地指向讓學生更願意去寫,更多地去寫才好。只有他們不斷地練筆,其作文水平才可能得到更快的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