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焦慮,90%都和他有關

焦慮、抑鬱和強迫,是現代人心理健康的3大威脅。

雖然經常花枝招展地侵擾生活,碾碎本就沒能建立起來的Inner peace,但焦慮卻是獨得人們恩寵。你我都不會羞於去承認和談論它,似乎還成了不甘墮落最好的證明。

近來,很多同輩都傳來了焦慮的訊息,其中不乏人中龍鳳。沒想到,在焦慮面前,金字塔尖的他們又和趴倒在陰溝的我回到了同一片曠野,拔劍四顧一樣心生茫然。

篤定的人們都是相似的,而焦慮的人各有各的焦慮。千人千面的背後,有沒有某種能夠讓你我在面對它時能夠綱舉目張的內核呢?我想是有的。

這個足以提綱挈領的通用內核就是——掌控感。

掌控感說的是個人面對事情和不確定性時,內心認為能夠掌握和應對的主觀感受,也就是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篤定。當無法形成這種主觀感受時,不確定性和無力感就將替代掌控感,焦慮便滋生了。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漫天刷屏,也正是說明人們內心對此有多麼的渴求和現實中有多麼的缺乏掌控感。所以,販賣焦慮才能成為一門好的生意。

生意的歸生意,生活的歸生活。面對掌控喪失帶來的焦慮狂潮,我們能夠為迎回內心的篤定做些什麼呢?如果它是一個魔鬼的話,最好的應對就是準確地叫出它的名字。

成年人世界的事情,大多都存在背後的動因,也就存在“掌控者”。當我們沒有掌控感時,意味著他人要為我們掌控事情了,這是掌控喪失的第一種情況。

比如,對某項榮譽汲汲以求,那些能夠決定你能否獲得這份榮譽的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你,你也樂得心甘情願。但你也總不能確定能決定的生死的人,是決定讓你生還是讓你死,又怎能不焦慮?

這個時候,你需要警惕的是,是否正在成為“諂上者必驕下”的諂上驕下者。

比如,掌控前(錢)途的引路人總讓你詞窮,把不準脈、看不清路,千萬次按下決心投其所好,卻總敗北在可憐的矜持和像霧像雨又像風般陰晴難定的天氣。進退維谷間,你懼怕於看不到未來,更懼怕於未來不如相見一般,怎又能不焦慮呢?

這個時候,你需要警醒的是,是否正成為溜鬚拍馬的奸佞走卒。

比如,一眼望到頭的工作,曾經的現世安穩,逐漸蛻變成20多歲死了80多歲埋的緊張。可靠的安定與無限的可能間,傳說中精彩的外面世界時刻撩撥著你。精力過剩和不甘心的交相輝映間,你也察覺到焦慮在一步步把你吞噬。

這個時候,你需要警惕的是,是否正成為蛇鼠兩端的投機分子。

這三者都指向對他人主宰生活的某種恐慌。這種恐慌在於,有所求。如果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的話,恐慌就是驅動焦慮的燃燒小馬達。

焦慮的另一種情況,是對自己的不滿。這種不滿,是內心對成為更好的自己、值得更好的堅定信念和能力不足、行動滯後之間的基本矛盾。想得太多太美,又做得太少太菜,是大多數人逃不脫的庸碌選擇。

也許,曾經的夢想還留有餘溫。但現實拉拉扯扯,就快要耗盡最後一絲微光。得失權衡之間,你早已不是那個沒有鞋必須要努力奔跑的孩子,自然也會害怕起光腳的人們。可是那撓人的微光又太過誘惑,拿不起放不下之間,焦慮已是輕症。

害怕面對的選擇背後的代價,恰恰成了最大的代價。此時你需要想起的是,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我本可以”。

也許,未來的藍圖早就成竹於胸。但通幽的曲徑太多,你頻繁張望,遊離中耗費了太多時間,按下葫蘆浮起瓢,手毛腳亂中,乾脆就地臥倒了事。可是藍圖實現後的盛況又太迷人,在間歇性躊躇滿志和持續性混吃等死之間來回踱步,如何不焦慮呢?

從未真正邁出的腳步,自然不能帶你去到遠方。此時你需要想起的是,種一棵樹最好的時候是1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聖經裡說,只要叫出魔鬼的名字,魔鬼也就消失了。不知道上面的5個別稱,是否叫出了你內心焦慮的大名。

許倬雲說,只有失望的人,只有無可奈何之人,他才會想我過的日子為什麼過。當你在剖解內心所焦、所慮時,也許不一定有對現實的失望和無可奈何,但我相信一定有對更好日子的殷切期盼。纏繞著你的焦慮,也許真是你所期望的更好日子派出的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