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知識體系的分化

當不同的群體處在不同的地域與時空所面臨問題的不同導致解決問題思路方式也變的不同。 但是各種習慣的目的通常是去適應當時的生活狀態,那怕是這個狀態改變以後這些習慣依然可能被保留。但是唯一一致的是目的。適應或者解決所面臨的問題。而這被保留的知識、習慣對道產生了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不同的知識體系。而對這些知識體系分析多少能夠分析出他們當時的狀況。

不管是怎麼樣的知識體系到達中國以後都會發生複雜化的改變。簡單的理論經行多次的改變變得複雜而又難懂。這也正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環境獲得的知識不同,很難用一種理論去解釋所有的現象。為了解釋不同的,有時甚至矛盾的現象必須有不同的理論來解釋這一切。而中國面臨最大客觀存在的問題是黃河的水道十分的不穩定,需要集中很多的人力才能解決黃河的問題,而且還只是暫時的。而且北方的少數民族的襲擾也是一個需要集中力量應對的問題。所以最開始的周,不同諸侯國形成聯盟共同完成這些任務。而聯盟之間的關係比較脆弱,經過長時間的征戰形成統一的局面,而西漢在成立之初遇到了北方的軍事襲擾,但是面對失敗,人們並沒有因此而分裂,反而更加團結在一起。因為但是即便是團結在一起都要艱難的抵抗,如果分裂後果只會更嚴重。而很快統一的好處體現出來,更加有效率的生產活動為軍隊提供更好更強的裝備。從而擊敗來自北方的軍隊。然而失去對手的漢朝很快陷入了內部矛盾當中,少數人掌握著土地,讓大部分人不能獲得足夠的生產資源。而王莽就決定把地分了不久解決問題了。然後激進又粗暴的改革著激起地方的不滿。最終王莽被推翻。東漢建立後中央對地方的統治力逐漸衰弱,最終利益的不同導致分裂。而分裂嚴重的削弱了整體應對外部勢力的能力,在被外部勢力長時間的襲擾後又開始統一起來應對。沒有敵人後又陷入了內部的矛盾。這樣一直在反覆。和平時期的發展往往讓財富變的過度集中化,社會整體難以運作,而沒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時人們又不願意放棄自己手中的資源。導致中國一直在危機中崛起,在和平中衰落。雖然天災,外族襲擾對中原地區有所損失,但是最大的損失來源於社會的分裂,內部戰亂。而正因如此中國的文化發展方向一直是如何平衡各種利益團體。雖然曾經經濟規模幾度到達英國工業革命的程度,但是當時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個兩個方面首先是如果製造出這些能夠提高生產力的大機器,以當時的社會結構會導致大量的人失業,然後這些工廠就會失去維持他們存在的市場。然後外部世界也沒有一個擁有巨大需求的市場。這樣傳統手工業就能滿足這些需求沒有必要發明提高生產力的機器。而西方發生工業革命時英國人人少,需要一個能提高個人生產能力的技術。而之後的火槍的使用也是需要更大規模的士兵。當時的火槍威力並不如當時弓箭,但是拉開弓需要很大的臂力,導致只能少數強壯的人才能當兵。為了能讓更多的人能夠作戰開始大量使用火槍。為了更快的培養人才,把各種知識進行彙總分類,於是產生了現代科學的概念,雖然人的學習所有知識耗時太長,但是自學習某一類的專業知識就可以短時間內完成學習。而中國這邊人多,軍隊需要的人有很多,不需要遷就人員素質降低標準。當時乃至於現在中國學習完全是一種考核手段,而中國學習的目的並不是掌握知識,而是證明別人更加聰明,西方近代很對的研究發明往往時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然而當時中國一直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緩和內部矛盾。面對問題不同導致中外走向不同的文明方向。而西方的當時乃至於現在沒有一需要共同協作解決的問題。不需要採用中國這種中央集權的模式。所以西方之前的政權極其的不穩定,所以地方的自治權較強。而西方現在推行的自由主義與他們的歷史是密切相關的,因為這種自由發展的傳統就是應對當時政權不穩定的方法。如果按照政權的需要進行發展,一旦政權更替可能會導致他們無法適應新的規則。

而從科學這種條例明確,將知識分門別類的做法來看。這種完全為了提高人才的培養效率而設計出的。流水線的出現同樣是減少人員的培訓時間而設計的。計算機減少對工作人員計算能力的需求。所以西方的文化文明發展方向都是減少對人員資質的要求。經過短時間的培訓就能為社會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然而在解決人員問題後現代的西方社會也開始面對社會的分裂問題。而如何說服部分人放棄自己的權力在和平時期又難以完成。

人人可以共同和諧相處我可以稱之為有道。如果有人在損害集體的利益,我們可以稱之為失道。失道法隨,失去道的人用法律來約束,讓其迴歸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