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美聯儲繼3月16日宣佈將聯邦儲備基金率降至零,啟動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計劃之後;3月23日晚,再一次放出“大招”,開啟無限量購債模式:當週的每天都將購買750億美元的國債和500億美元的機構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同時表示之後將不限量地按需買入美債和MBS。


一、新一輪寬鬆政策對全球經濟會有什麼影響?


這不禁讓人想起上世紀70年代,美國前財長約翰·康納利的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

他的意思很明顯,即美國的貨幣政策只基於本國利益,對其他國家因此而造成的傷害概不負責。這話說得非常殘酷,但事實又的確如此。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眾所周知,美國的貨幣政策是由美聯儲來制定的。美聯儲有兩項基礎使命:

1、降低失業率

2、降低通貨膨脹

這兩項使命都是針對美國國內的。也就是說,美元雖然是國際主導貨幣,但美國卻沒有一個機構真正關心和處理美元所產生的國際問題。

那美元作為全球性貨幣,對美國自身來說有哪些好處呢?好處實在太多了。


1、美國不需要外匯儲備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國家都有外匯儲備,為什麼要有外匯儲備?一方面,國際交易的通行貨幣是美元,如果沒有美元儲備,你在國際上就買不了各種物資。

另一方面,外匯儲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本國貨幣。打個比方,如果有外資要做空你的本國貨幣,一下子在市場上拋很多出來,如果你手裡沒有足夠的外匯,就沒有能力收購,最終的結果就會導致本國貨幣的貶值。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相反,如果美元貶值了,那你也可能相應地多印點鈔票,這樣,本國的產品就相對便宜和更有競爭力了。

但這些問題對美國而言都不存在,因為美元本身就是自己國家的貨幣,所以美國可以自主地控制自己的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其它國家想要做到這點,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2、美國不怕欠外債

因為償還國際債務最終還是用美元來支付,那對美國來說很簡單,開足印鈔機印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債務到底值多少錢完全可以由美國自己來掌控。當然,貨幣超發太多肯定會引發通貨膨脹,但那也是之後才會考慮的問題;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所以,雖然美國是一個債務大國,但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把國債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然後每年償還利息就可以了。


3、把金融危機轉移給其他國家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採取了“量化寬鬆”政策,當時為了刺激本國經濟,超發了很多貨幣。隨著貨幣的超發,美元肯定會有所貶值,但對其他國家來說,美國的國債就被稀釋了,相當於將風險轉移到了其它國家。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4、美國是鑄幣稅的最大受益者

什麼是“鑄幣稅(Seigniorage)”?簡單來說就是發行貨幣所產生的收益。我們知道,紙幣本身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比方說,印刷一張100元的紙幣,它的成本可能只需要1元,但是這張紙幣卻可以購買100元的商品,其中的99元就是鑄幣稅。

當然,並不是所有國家發行的貨幣都可以收鑄幣稅。這必須要滿足至少兩個條件:

第一,該貨幣必須可以自由兌換

第二,該國家必須具備一定的實力和信任度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全球結算貨幣和儲備貨幣的美元,也就成為了“鑄幣稅”最大的受益者。

2017年的時候,我曾經去華盛頓的美國國家鑄幣廠參觀。當時有一位負責人和我們談到了美元的衍變,他介紹到:很早之前,美國曾經出現過500元面值的大額鈔票,沒過多長時間,這種鈔票就停止流通了;現在,我們看到的美元,它最大的面值是100元。未來,他希望連100元面值的鈔票都沒有,只剩下最大20元面值的鈔票。

為什麼呢?因為美元的面值越大,越便於灰色交易的線下流通。

對不法分子來說,銀行賬戶會有隨時被凍結的風險,所以更多的是採取現金交易的方式,那很顯然,大面值的現金不管攜帶還是交易都更方便。

美國政府其實一直在考慮,是否要把美元面值降低。同樣1萬元的現鈔,20元面值和100元面值比較起來,體積明顯要大很多,攜帶難度也就增大了。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模式,麻煩大了?

另外,正因為美元的流通性廣,所以也就催生了假鈔製作的猖獗。對美國來說,要應對這類國際化的、層出不窮的假鈔案,難度非常大,所以現在美國也在不斷地提升印鈔技術,會把一些高科技成分融合進去;我們當時也看到了一些含有特殊科技成分的鈔票,只要用特定的儀器,就可以很容易地把真鈔識別出來。

正是因為美元的獨特地位,讓美國享有了很多獨一無二的“特權”,也因此招來了很多人的眼紅。日元、歐元都曾經想挑戰美元的地位,甚至世界銀行也曾經建議,融合各個國家的貨幣,發行一種綜合性貨幣。這樣一來,大家都可以在貨幣方面有話語權,而不只是讓美國一家獨大。

這個情況會發生嗎?


二、美元的全球貨幣主導地位暫時不會改變


至少現在和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國際上選擇哪一種貨幣作為主要流通貨幣,主要看這麼幾點:

1貨幣信用

2政治和經濟上的穩定性

3世界上的地位(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美元依然還會是絕大多數國家的選擇。

我們再將視線拉回眼前。短短几天,美聯儲釋放一輪輪的貨幣寬鬆政策,很顯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經濟;但另一方面,也將會對全球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溢出效應。這也再次印證了約翰·康納利的這句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

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會通過大宗商品價格、貨幣匯率、美國國債等各種方式,溢出並傳遞到世界上其它國家,同時也會波及到個人和家庭。

在國家層面有很多應對措施,例如短期推出相應的貨幣政策和稅收政策,中長期則調整產業結構比例,加快內部升級轉型。在個人和家庭層面,應該更加重視資產全球化配置,長期持有一定比例的美元資產,以對沖因貨幣貶值帶來的資產損失。

對於那些有子女國際化教育、境外旅行消費、移民居住及跨國工作等需求的家庭,尤其應該從財富管理和資產配置中學習很多有價值的知識,應用實踐到自己的財富生活中,實現“讓錢為自己工作”。這樣不管外界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有足夠的能力和準備,從容應對,富過三代。


黃徵宇


著名跨國金融投資專家、宇沃資本美國董事長、首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美國白宮學者、亞洲協會21世紀青年領袖、考夫曼基金會學者、薩爾茲堡全球論壇學者、《征途美國》、《終身學習:哈佛畢業後的六堂課》及《思維故事:掌控人生劇本》作者、英特爾前董事總經理。


10歲隨家庭從上海移民至美國,在斯坦福大學的四年半時間裡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工業工程學士學位和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還在哈佛商學院獲得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擁有特別的東西方經歷,對中美關係有深刻的認識,也對華人融入美國社會、職場、學校的種種挑戰了如指掌,他一直致力推動資本、商業、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