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援助,我們不能自亂陣腳,盲目開懟!

武漢遭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家都能理解,也好理解。疫情肆虐,馳援國外,尤其是一些不太友好的國家,很多人便心生疑竇,百思不解,以為國家是打腫臉充胖子,吃飽了撐的。甚至有人老拿《農夫與蛇》、《東郭先生和狼》來寄託自己的憂思。應該肯定,這裡大多數人是抱著憂國憂民之心,為惜國力惜民力而表達的意見。但換個角度,老天也想來表達幾點想法:

那些人道主義、國際主義、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類明面上的東西老夫就不班門弄斧了,只就策略問題,做點大膽揣測。

1、對外援助有利於安撫僑胞人心,避免疫情大規模倒灌,減輕輸入型壓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在外華人華僑、留學生、工作人員6000多萬,相當於意大利一個國家的人口。主動開展對外援助既能體現大國擔當、人類道義,又能千里送關懷,穩定僑胞人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人為的“避難潮"。

2、對外援助有利於拒“敵"於國門之外,避免“本土作戰"帶來的二次傷害。病毒是無形的敵人,具有無差別攻擊特點。以人員和物資援助主動出擊,阻敵於千里之外,打好“代理人戰爭“,就是為了力保本土安全,避免病毒捲土重來,造成疫情對本國人民的二次傷害。

3、對外援助有利於我們迅速復工復產、恢復經濟元氣。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無可置疑,對催生“應急經濟"的發展也無可置疑,只有保持國內秩序正常,才能保證源源不斷地向世界輸出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防護用品,後期還可以我之為大量補充受災國疫情帶來的其它短缺,拉動外貿增長。由此,對外援助既是我們難得的能力展示,也是我們拓寬外交外貿的有力手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自古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但願老夫之言能拋磚引玉。不妥之處,歡迎開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