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家的菜根譚•前言《道德經》解讀

神農手眼是一門手藝。

家傳是姜子牙傳太公孫聶奭的上古方術。《六韜•王翼》記載:“主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聶奭後人長桑君傳秦越人時手技稱案杌。後稱手眼、神農手眼、循筋正骨、一技之長、市井手藝。

方士,後被尊稱道士,或尊稱仙家,或稱隱士。實則手藝人而已。故以此手藝人角度,通過細碎小事解讀《道德經》,以供百家弟子學習使用。


手藝人家的菜根譚•前言《道德經》解讀


老子說的道,不獨立顯現,而是隱藏在各種事物的變化中。在事物變化中,人和物所發揮的作用,就是老子說的德。這些發生在手藝人家的細碎小事,與《道德經》對照,可以體會《道德經》的精髓。誰還能把體會後的《道德經》用於自己的生活,這個人就是得道之人。


手藝人家的菜根譚•前言《道德經》解讀


中國道教中,成仙者大都從研讀《陰符經》或《道德經》中開悟。《道德經》,又叫做《老子》。真是神補第一良方。看看這些短文註解,所有問題,都能有心理上的出路,有心靈支撐。這是我叫大家閱讀的,可以去心火,平肝氣,潤肺,健脾,補腎。這就是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這是一個方術傳承者對道德經的解說,需要耐心回味,這不同於網上流行的翻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