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則徐文物故事(26)——《林文忠公衙齋雜錄》

  2020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爆發,波及全國。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2月26日24時起,我省新冠肺炎疫情

中風險區由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級二級響應,將低風險區由執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執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省級三級響應。

雖然無法和您齊聚一堂

線上送展,我們溫情不打烊、精彩不缺席

不過光看展覽是不是覺得還不過癮

為此我們從2月28日起推出

為您特別策劃的林則徐文物故事

以林則徐文物為主題

展現其清廉為政、梅鶴家風、愛國為民等事蹟

讓大家在“講故事、聽故事”過程中

感受林則徐偉大的人格魅力

防控級別雖降,防護意識不減!

期待在抗擊疫情勝利之後

我們結束彼此的“宅家”生活

相約在這一片綠榕蔭裡!

  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林則徐紀念館《林文忠公衙齋雜錄》,瞭解它背後的故事!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中收藏著一部由林則徐後裔林念晶先生捐贈的珍貴研究資料——《林文忠公衙齋雜錄》,分上下二冊,封面標題“林文忠公衙齋雜錄”,落款陳培餛敬觀,鈐“陳培餛印”(朱文);冊後有“少穆”篆字印章,還鈐有“劉冰如珍藏”的印章。《雜錄》記錄了林則徐在新疆期間摘抄的邸報和地方檔案資料,是研究其籌劃新疆開墾及籌邊思想發展的重要史料。

林則徐文物故事(26)——《林文忠公衙齋雜錄》

《林文忠公衙齋雜錄》


  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初十日,道光帝將廣東營務廢弛之過責怪於林則徐,下旨“革去四品卿銜,從重發往伊犁,效力贖罪,”林則徐由此踏上赴戍登途,中經河南祥符河工效力,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到達伊犁。“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在戍所的蕭索生活中,低迷的政治生涯與伊犁的冰雪寒冬並沒有抑制住林則徐的愛國熱情,他十分關注國事與時局變化。他有幸得伊犁將軍布彥泰器重和照顧,可以通過布彥泰閱讀邸抄,偶爾也能同將軍、參贊等官員討論時事。同時在家書中囑咐家人“凡寓中所閱京報,仍照前信所言,酌摘幾條大略,即上諭亦不必全抄。遇便封入信中寄來”,也通過與好友保持密切的書信往來了解域中之事。林則徐針對這些內容進行摘錄,後輯成了《林文忠公衙齋雜錄》《軟塵私札》。

林則徐文物故事(26)——《林文忠公衙齋雜錄》

  《林文忠公衙齋雜錄》上冊摘抄邸報的時間是由壬寅(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日開始到癸卯(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主要是大事記體,內容多與東南沿海戰事及部分官員相關,例如耆英、怡良、陳化成、達洪阿、姚瑩等;下冊主要摘錄了清代經營新疆的相關資料,以屯田檔案為主。由《雜錄》的內容可以看出年老病軀、流放生涯沒有阻擋林則徐矢志報國的心。他時刻關注著官吏的升降與人事變遷,說明對東南沿海反侵略鬥爭極大的重視,在到達新疆之後,他又加深對邊防的瞭解,認真研究當地的歷史地理沿革,認識到加強西北塞防的重要性,提出了海塞並重的觀點。同時通過大量檔案、文獻資料,研究屯田備邊的經驗,瞭解和掌握清代新疆的屯田情況,積極地投入到實踐活動中。

  《林文忠公衙齋雜錄》深深承載著林則徐不計個人榮辱得失,艱難之中仍一心為國為民的操守,展示著“無一事不盡心,無一事無良法”的細緻作風,他滿腔赤誠的報國之心也為後人豎起了豐碑。

撰稿:林念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