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縣龍門場古銀杏群。福建攝影創作基地 , 色彩斑斕秋色迷人。

尤溪縣中仙鄉善鄰村龍門場的古銀杏群,一走進古銀杏群,映入眼簾的第一印象是一片粗壯高大、蒼勁挺拔,枝繁葉茂的古銀杏樹林群落,方圓百畝內就有古銀杏353棵,每棵樹都是千枝百態,有的像雙姐妹長在一起;有的幾棵圍在一起像一家子團聚;有的像戰士守在龍門口;有的伸展樹枝迎接來自四面八方客……實屬福建省最大的古銀杏群,距今已有800多年悠久歷史。這片銀杏樹平均胸徑0.5米,最大的胸徑達1.6米,樹高大多數在18米以上。一眼望去,空中不時有隨著秋風而飄飄灑灑的黃金甲灑滿在道路的兩旁,在山坡上、在山坳間,在房前屋頂上,呈現在眼前的景觀是:村在銀杏林中,房在銀杏樹下,整個村落鑲嵌在古老的銀杏樹林裡,呈現出一幅“秋染黃葉遍地金”的景色,把整個小山村點綴得美不勝收。

生態園林瑰寶, 旅遊觀光勝地。

龍門場自古就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銀礦儲量較大。據《尤溪縣誌》史料記載,早在南宋開禧二年(1206年),龍門場就已經開採礦煉銀,因龍門場的銀礦質地好,朝廷特別喜歡,就命一位大臣到當地組織採礦煉銀。據傳說古時煉銀要加入以銀杏為原料的配方,煉出的白銀既純又好。那時的龍門場還沒銀杏,只得從外地購進,費時費工費成本。為把煉銀業辦下去,這位大臣便在龍門場引種銀杏,成片種植成林留存至今,現在的龍門場一帶還留有古代採礦洞門及爐渣遺蹟,礦渣遍佈全村,堆積最厚處達3米以上,可見當時規模之大。有關傳說加入銀杏是否真有其事,至於加入銀杏煉銀的原料到底是銀杏樹葉,還是銀杏果或是銀杏木材,無從考證,也許只是因為白銀與銀杏都跟一個“銀”字有關,銀杏果也是色澤銀白,會不會是老百姓瞎編誤傳的故事,更是無從考證。

龍門場因其古銀杏歷史悠長、傳說神奇、歷經滄桑,仍然蒼勁挺拔,枝繁葉茂,且富有頑強的生命力。2008年以來,古銀杏群先後被授予福建省攝影創作基地、特色鄉村旅遊景觀村、發現海西之美十佳景點提名獎,成了集科普考察、探古訪勝、旅遊觀光勝地,吸引來許多自駕遊、拍攝遊的客人。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三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