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名花轉不孤

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楹聯作家,據說小時候出去玩曾寫過一聯:

海到無邊天作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也有人說這是老師出句,少年林則徐給出對句的作品。這聯氣勢如虹,表現了少年時代林則徐的遠大抱負。以“我”對“天”更是別出機杼,氣象非凡,歷來為人稱道。多年以後,在杭州的孤山上,年過而立的林則徐又用了這組對仗寫了一副對聯:

我憶家風負梅鶴;

天教居士領湖山。

孤山是西湖中的一座孤島,北宋隱逸詩人林逋曾經在這裡隱居。林逋一生不宦不娶,只在山中植梅養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遺世獨立,自在逍遙。

第三橋是蘇學士堤,問夾岸垂柳,可似老梅冷淡;

不數武有嶽鄂王廟,慨中原戰馬,何如野鶴逍遙。

——王家治題放鶴亭巢居閣

隱者所以稱“士”,和他們的不凡品質、孤高追求是有關係的,不然江洋大盜避禍隱居,那可算不上是隱士。林逋喜歡梅花,在整座孤山上種了無數,並有描寫梅花的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精妍別緻,古往今來那麼多寫梅花的詩句無出其右。

公生幾何年,長留半角閒亭,權與寒梅成眷屬;

我來數千裡,憑弔孤山抔土,好從明月認前生。

——林鶴年題放鶴亭巢居閣

林逋還養了兩隻仙鶴,每當林逋外出,有人造訪的時候,僕僮就會放飛仙鶴,林逋一看見就知道該回去了。自從隱居孤山以來,林逋的腳步再未離開過西湖。慕名而來的人不計其數,林逋與他們吟詩酬唱,自得其樂。宋真宗聽聞林逋賢名,想請他入朝為官,林逋也婉言謝絕。真宗慕其高義,賜號“和靖處士”。

孤山處士,妻梅子鶴,是世間第一種便宜人。我輩只為有了妻子,便惹許多閒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厭,如衣敗絮行荊棘中,步步牽掛。

——袁宏道《孤山小記》

林逋作詩不少,但自己從未想過要把它們保留下來,一旦寫成,便隨意棄置。有人問其原因,林逋解釋道:“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後世乎?”可偏偏有人悄悄記下了他的一些詩詞。一代隱士——也許他自己其實並不願意——最終還是在歷史的長河裡留下了別樣的風采。

孤嶼含光,千秋高隱;

巢居潛德,百代清遊。

——李光泰題放鶴亭林和靖祠

南宋高宗年間,曾在孤山修建四聖延祥觀,並因此遷徙了一些寺廟和陵墓,但唯獨林逋的墓沒有遷徙,有人就以為這裡面可能有些寶藏。南宋滅亡之後,有盜墓者挖開林逋的墓穴,結果只發現了一座端硯,和一支玉簪。

生前不繫黃金帶;

死後空餘白玉簪。

——虞文桂題放鶴亭林和靖祠

林逋和這支玉簪之間有著怎樣的故事,現在早已不得而知,只留給我們無盡的想象。有人說男生也可以用簪子扎頭髮阿,“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是林逋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林逋《相思令》

據說蘇軾在妻子王弗死後,曾在“千里孤墳”附近種了許多雪松來寄託哀思。在整座孤山上便植梅花的林逋,也許也有一份“羅帶同心結未成”的鬱結。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倘若真的如此,梅妻鶴子似乎又多了一分浪漫,多了一分悽美。

在林逋生前的放鶴亭上,林則徐又有一聯:

世無遺草真能隱;

山有名花轉不孤。

林逋晚年,曾在自己小屋旁邊修建了自己的墳墓,並題詩道:“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沒打算留下字跡,是真真的隱士;漫山遍野都種滿了梅花,又怎麼會孤單呢?林則徐也許心知玉簪的故事,只是並沒有明說罷了。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歸有光《項脊軒志》

微信公眾號:TheStoryTell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