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羊群心理"和"青蛙效應",開啟勤奮式的佛系生活

快節奏的生活,經常會使我們對於生活焦慮不安,精神處於重壓狀態,學會正確的釋放壓力已經成為了當下社會的"必備品"

1, 社會飛速發展的小插曲,"佛系青年"

"佛系"一個統稱的網絡流行語,一度在2018年12月19日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年十大網絡用語""佛系"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上邊介紹了"佛系青年"藉助網絡的傳播,在我們周圍隨處可見"佛系青年""佛系少女"這些網絡詞語。一些事物有了佛系的加持,便會有了截然不同的表達意思直到現在佛系成了一種文化現象。

——佛系生活的代表,"佛系青年"

談起佛系青年,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表述很貼合"生活中無慾無求,一切隨緣""吃不到葡萄,我也不說葡萄酸。我不吃不就行了"直白的兩句話,道出了很多年輕人當下的心態。這是一個高效率的年代,社會的進步之快,總會有人在前面,有人在後面,就像一場校園式的跑步比賽一樣,每個人都在賽道上,跑得快慢並不是決定第一的標準條件,還要考慮外在的因素,跑場的環境,自身的體能素質等。"佛系青年"的普遍不僅僅是落在後邊那麼簡單,更多得是"羊群效應"的適應性。"羊群效應"也叫做"從眾效應"。:"是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象的群體影響或壓力,而向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表面的意思是指羊群喜歡跟隨一隻領頭羊的行動。簡單來說其原理就是"跟風""隨大流"的現象。羊群效應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在投資方面,股票也好,基金也罷,在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或者相關知識的時候跟風購買:買的人多,我們也買。不追究其根本原因,最終的結果也只是導向失敗。幾乎生活中各個方面都有"羊群效應"的存在,比如,你出門吃早餐,遇到兩家你不熟悉的賣早餐的店鋪,一個人很多得排隊,另一個很冷清,店裡沒幾個人,兩家一對比,就有了差距。大多數的消費者遇到這種情況時,寧願排隊也不願去人少的呢家店,心理作用下你就會覺得人少的那家店不夠好。在沒有充分了解一件事情的真實情況下,盲目從眾,跟隨領頭羊,實際是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

克服


《烏合之眾》中有一段話引人深思:"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的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傳的從來不是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事情"從這一段話中,可以瞭解到群體跟風的危害。羊群效應進一步加速了佛系群體的產生。

克服


——佛系生活的普遍性(青蛙效應)

從佛系在網絡上流行,直到成為一種文化現象,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羊群效應"對其的普適性,另一部分則是人類對佛系態度的認知問題。日本的著名管理學家,經濟評論家著作的《低慾望社會》一書中描述了日本年輕人的現狀:"日本年輕人沒有慾望,沒有夢想,沒有幹勁,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都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增長,銀行借貸利率一再降低,而30歲前的購房人數依然逐年下降,年輕人對於買車幾乎沒有興趣,奢侈品消費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發就行"在日本這種消極態度很普遍"宅男"啃老等,這段話的背後,根本原因就是"貧窮""對待衣食住行,湊合就行"。

反觀我們自己,日本的低慾望社會不就是佛系青年的側影嗎?"佛系青年,佛系少女"不就是日本年輕人的寫照嗎?從小時候的天真,單純,直到長大後步入社會,開始工作,就會明白物質財富的充盈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馬雲有句話說的好:"如今的年輕人,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我們不是不想改變,而是無力改變"。像現在社會上很火的話題"社會階層分級""寒門難出貴子"都從不同的一面說明了佛系。年輕人對未來看不到希望,怎麼辦呢?接受現實嗎?青蛙效應的原理;"用沸水煮青蛙,青蛙或許會逃跑,然而當你用溫水慢慢加熱時,最終的結局則是青蛙被煮死。"青蛙效應告訴我們:"面對安逸的生活,要不斷的保持危機意識,居安思危,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的社會狀態有所認識"最擔心的是,當我們對當前的生活慢慢適應後,而失去潛在的危機意識的時候,身邊便會發生一些潛在的危險。就像是進入佛系而不自知一樣。佛系青年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人們大多數都是處於獵奇心態,好奇,但不知其原因,直到後來越來越多的群體加入佛系,社會才重視這個現象。到這時人們的態度從好奇轉為享受,人們認可這種態度,不知其後果的嚴重。這跟溫水煮青蛙沒什麼兩樣。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意願,託弄是非,用智商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感的歸屬感"《烏合之眾》合群是為了獲取安全感,而佛系群體的普遍,也是一種獲得歸屬感的方式。

克服


2, 壓力構成強勢佛系

——強壓社會,需要佛系作為保護傘

社會進步的同時,不僅會有精英團體得脫穎而出,還會留下一部分精神處於焦慮的人群,他們思前顧後,對自己所處的社會處於近乎絕望的狀態。每個人都想過得更好,但不是每個人通過努力都能得到回報。整個社會變得越來越"適者生存",生活壓力的變大,自然也離不開社會的快速發展。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壓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乎到我們對待壓力的態度問題,如果承受能力過於薄弱便會造成精神壓力的過大,進而會讓人變得焦慮,抑鬱,對生活失去信心,使我們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也有一部分人群會尋找能夠平衡壓力和生活的方法,讓自己的精神能夠得到緩衝。佛系態度的 "不爭不搶,隨緣認命"便成了不二選擇

克服


——合適的看待"佛系現象"

其實每個人都有些佛系,就像佛系熱詞的產生並不侷限於年輕人,"佛系父母""佛系購物""佛繫戀愛"等佛系現象幾乎攘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是一種態度問題,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識。曾經在網絡上瀏覽過一篇文章,上邊介紹了關於"偽勤奮"的相關,很受啟發。作者表明勤奮並沒有虛偽之分,勤奮都是真實的。但勤奮如果不能產生積極的效果那它就是無用的。當時看完這段話,仔細思考了一下自己的努力過程,讀書也好,學習也罷,幾乎都是在做表面功夫。這也使得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有了偽勤奮這種意識感,確保每次努力都會有效。偽勤奮 就是無效的努力,我們的付出之所以得不到回報就是因為我們在做無效努力,自己還不知,慢慢情緒積壓,壓力過大,這將會形成特定的一部分人群。

克服


3. 勤奮,學會自救

——內驅力,動力來源

那麼內驅力是什麼呢?我們可以把他理解成"內心力"從內心喜歡並認同做這件事的動力。給人有一種被強迫的感覺,我們在做一件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明知這件事對自己有益,強迫自己堅持下去,但最後的結果肯定不盡人意。但如果從心裡認同這件事的價值,真切的感受到這件事很重要對此要有執行力。舉個簡單的例子,讀書和寫作,輸入和輸出。這兩件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長期有益的事情,"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讀別人的思考,學習知識的同時不僅能擴散思維能力,還能培養我們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寫作則是輸出我們思想和知識的方式。把自己的經歷和讀書心得寫下來,學會轉化知識。怎麼看這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可現代人極少數會認為這兩件事有用。因為只有少數人去做這些事,時間一長,自然價值就體現出來了,用真心想做產生動力,做事必然勤奮

克服


——適度的偷懶,正向激勵

提到偷懶這個話題,更多的體現在職場中吧,網上一搜到處都是技術控,"如何躲過領導,學會高明的偷懶""同事跟你一樣偷懶,是因為你還不會懶"等等一系列話題。這樣看來偷懶也是一個技術活,偷懶得對立面便是勤奮,工作壓力大,精神負擔過於沉重,學會適度的偷懶也是一種緩解的方法,在這裡,我想介紹一個我實踐過得方法,"延遲滿足"這個詞語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暫緩我們的慾望。可以設定一個個小目標,對應相關的獎勵聽起來很簡單,實施起來卻很難。"延遲滿足"是為了獲取長遠的利益。"股神"巴菲特也說過;"沒有人願意想我一樣慢慢變富"一些事情短期做起來沒有效果,時間一長 "收益"肯定是驚人的,我也是延遲滿足的受益者,也是不斷地用小目標,小獎勵激勵自己 堅持跑步四年。一些事情在我們知道其好處的時候,找到適合自己的,提醒自己必須做,從內心認同這件事,自然而然就能堅持。適度的偷懶才能更好地學會延遲滿足,任何事情都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來完成。

總結:每個人都能活出更好地自己,關鍵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踏踏實實的走出每一步,用心付出與努力,正視自己與社會的關係。只有相信自己,才能創造出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