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疫情之後通脹風險上升

世界自此將不再一樣……

貝萊德近日發佈了其3月最新觀點:

貝萊德認為,疫情的衝擊類似在一至兩個季度內對經濟活動造成嚴重破壞的大規模自然災害,但只要疫情影響消退,經濟會迅速復甦。但需要滿足三個先決條件。

1)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最終影響程度明朗化及有跡象顯示感染率從高位回落;

2)各國推出可靠且相輔相成的政策計劃;

3)市場有信心金融市場可正常運作。

同時,貝萊德公佈了自己的大類資產配置策略:

我們側重政策空間最大的地區,例如美國及中國的優質股票及債券持倉。我們上調對美國股票的觀點,因優質股票所佔比重較高,加上預期財政刺激措施可帶來支持。

我們對日本股票的觀點下調至低配,因疫情的影響使早前銷售稅上調對經濟的打擊進一步加重。

固定收益方面,由於利率大幅下跌,我們對美國通脹保值國債的觀點下調至中性,但長期來說我們認為其仍具投資價值。

對於長期影響,貝萊德警告稱:

此次大流行疫情將迫使企業重新審視在全球的生產鏈佈局。

此因素與供給衝擊相結合,可能拖累經濟增長、導致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率受壓及通脹率攀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