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開口笑,忘盡世間非(古代笑話二則)

笑話就是以誇張、諷刺為主的特色藝術,它既思想深刻,又短小精悍,有強烈的喜劇性。從笑中得到教育、警策、啟迪。在民間文學的園地裡,像一朵四季盛開的鮮花,綻放著永久的芬芳!

下面兩則笑話,就非常典型,可讓你笑的合不攏嘴。故事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個茶商,給自己的兒子花錢買了個縣官。可是其子胸無點墨,於官場話更是蛤蟆跳井_不懂。一日去拜見州官,禮畢落座,州官問道:“貴縣治下如何?"縣官忙起身回答:“卑處沒有紫蝦,只有白魚,味道鮮美,卑職可差人送大人兩條"。州官氣的一拍桌子:“糊塗!年景怎樣?收成幾何?"縣官嚇的一哆嗦:“回大人,卑職年僅三八,一百二十斤,不太沉。”“混帳,胡言亂語,什麼地方出你這麼個地瓜?"縣官也急了:“大人,我們那個地方不長地瓜,產土豆。"

“來呀!端茶送客!"其實就是往出轟他。縣官可不知這個規矩,端起茶杯“咚咚咚”一飲而盡,邊抹嘴邊說:“老爺!這茶是龍井,不過是秋後的…"

還有一則故事,也挺有意思:

說有一農夫在回家的路上,聽到兩個人在閒談,說是也不知是誰家的痴呆兒夭折了。聽得農夫稀裡糊塗,邊走還邊琢磨:痴呆、夭折什麼意思?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好在村口碰到了村裡最有學問得一名書生。忙上前去請教,“請問相公,痴呆、夭折是什麼意思?"書生“瞟"了農民一眼,看他那土頭土腦的樣子,便想奚弄他:“痴呆就是說人很聰明極能幹,夭折是說人會長壽。”“噢"農民聽了似有所悟,看著書生誠墾地說:“怪不得您能識文斷字呢!原來先生特別得痴呆呀!”氣的書生無言以對,也不好意思發作。這時農民還端祥著他:“看您這個氣色,一定會夭折的。"

為人處世還是厚道了好,像這位書生雖然能認識幾個字,卻尖酸刻薄,想耍笑別人,弄了個反受嘲弄的下場。活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