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和收藏一件鈞瓷,要考量哪些內容?

鈞瓷不是純人為藝術,除了造型,它沒有前期的設計和創作,作品最終的效果如何,全憑窯變的偶然性,可能價值連城,也可能一文不值。其它各種藝術品的產生都需要藝術家的創作,需要前期的文化鋪墊,遵循大師們的精心設計而產生出各式各樣的藝術品。而鈞瓷是火的藝術,鈞瓷的釉變全由窯火決定,即使有人為因素,最後的結果還是取決於火的掌控,所窯變出的文化才是鈞瓷藝術的精髓。不管哪位大師,哪位藝術家,在鈞瓷窯變面前都顯得很無力,很無奈。有人所謂掌握了鈞瓷窯變,也只是摸索出了一般的窯變規律,只是皮毛而已。少數鈞瓷的窯變意境,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既有傳統的美學展示,又具有個性化的文化解讀,是任何大師都掌握不了的,是真正的鬼斧神工。

鑑賞和收藏一件鈞瓷,要考量哪些內容?

日暮蒼山遠 | 晉佩章作品

鈞瓷窯變藝術也是一種發現的藝術,鑑賞鈞瓷要咬其紋,嚼其意,感悟獨特的人文精神,領略醉人的詩畫之美,挖掘豐富的鈞瓷窯變文化。覓鈞在緣、賞鈞在趣、品鈞在悟、藏鈞在稀。好的鈞瓷是需要讀出來的,認識一件鈞瓷如同認識一個戀人,要先讀懂她的內涵,一見傾心是少數,大多數需要認真觀察,多方面去評判。人之美在心,鈞之美在意,心意相通,情景交融。鑑賞鈞瓷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創作,解讀鈞瓷不能無中生有,生編濫造,要有跡可尋,要找到窯變出的“象”,有“象”才有意,有意方成景,有景能生情。


由於觀者的綜合素質差異,所以對一件鈞瓷的賞評也就千差萬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窯變出具象的作品最好懂,也最容易被人們接受,也最為稀有、神秘,價值也就最高。鑑賞鈞瓷要把握好一個度,要求恰如其分,並且要儘量寓意深邃。好的窯變鐫刻著豐富的人文、地理、歷史等知識,通過閱讀、賞析,讓你頓悟一個哲理、領略一道靚麗的風景、發現一則生動的故事、勘驗一段千古歷史……,我們收藏的是歲月的手擇心痕,是自己的心靈語景。熱愛鈞瓷文化的人如擁有一件命名切題、主題鮮明、寓意深刻的鈞瓷,不僅視為無價之寶,猶如遇到一個情侶、一位知音。

鑑賞和收藏一件鈞瓷,要考量哪些內容?

流翠 | 晉佩章作品

評判一件鈞瓷整體的質量還要同時兼顧方方面面,其鑑賞主題具體表現在型、質、色、紋(畫)、韻這五方面。即觀其型、認其質、看其色、辯其紋、品其韻,鑑賞鈞瓷應從這五個方面綜合考量:

型:鈞瓷造型要求簡潔、端莊、大氣,做工精細、規整。

質:胎質要求堅實、緻密、厚重,釉質要求細膩、溫潤、渾厚、活潑。

色:釉色首先要求純正、稀少,有個性,或豔美或含蓄,或淡雅或拙樸,或純淨或五彩滲化亂中有序。

紋(畫):紋路精美、奇巧,窯變自然、豐富,形象逼真,畫面合理,形、神皆備。

韻:窯變道法自然,意境悠遠,有神韻、風韻、氣韻、情趣,令人神往,讓人暇想,或富含哲理,能給人智慧,給人啟示。

鑑賞和收藏一件鈞瓷,要考量哪些內容?

春怨 | 晉佩章作品

鈞瓷工藝發展至今,已演繹出很多釉種,如乳濁釉、玻璃釉、亞光釉、桔皮釉、立體釉(縮釉)、結晶釉等等,並隨時間的推移,還會開發出種種釉別,形成的釉變效果各有所長,各具特色,但總的原則是必須有釉變,沒有釉變不能為鈞瓷,因為釉變是鈞瓷的魂!幾十年來幾代人研製出的各類鈞釉配方成千上萬,其燒成結果都是有好有壞,所以,不要太計較何種釉,要看結果,只要釉變漂亮,只要有內涵,只要稀缺,形成難度大,有個性,這就是好鈞瓷!


最後再討論一個問題,有人看到某件作品窯變太過具象,就簡單認為不是窯變,是人為的,一概否認。其實這種說法過於偏頗,因為鈞瓷釉厚,屬流動性釉質,經過1300度高溫融溶,不可能畫什麼成什麼,縱觀幾十年鈞瓷發展史,出現過很多人為描繪,都想燒出點名堂,結果燒成者有幾件呢?燒成後不是面目全非,就是人為痕跡明顯,物象呆板,沒有神韻,缺少藝術魅力,不符合鈞瓷藝術的窯變規律。整個鈞瓷界能真正燒出物象又有神有韻、不留人為痕跡的產品都是極其偶然的現象,真正是鳳毛麟角,極為珍貴。


即使有人巧因素,最終都取決於火的操控,所以,如果遇到一個真正自然具象的產品,只要它沒有人為的明顯痕跡,又不可能人為複製,就是永遠的孤品,這樣的結果也正是大家都在想方設法企盼的藝術之巔。因為它符合形式美學,又極為難得,是不可多得的極品,就不能粗暴地去否認它、拋棄它,我們衡量一件此等作品的標準必須首先看有無人為的拙劣描痕,有無神韻,是否自然。(即使人為描繪得非常到位,燒成後也很難呈現出有神韻的物象,因為它缺少的是“大道自然”。)看到一件物象自然、有形、有神韻的鈞瓷,那是一個人的緣份,沒必要再去糾結,應當機立斷:你遇到了神品、絕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