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對於現在大部分的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習上下功夫。畢竟現在高考算得上是一座獨木橋,必須讓孩子獨立的拼搏奮鬥。特別對於一些貧苦家庭來說,高考是他們改變命運最為重要的階段。

而所謂的高考並不僅僅只是在高三一年努力,寒窗苦讀12年才能表現出來孩子優秀的狀態,所以父母也是從一開始就對孩子極其嚴厲。加之孩子本身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並不強,也就只能通過一些笨辦法來學習。可是有一部分孩子確實對於背誦近一點感到十分的困擾,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前段時間和一個寶媽聊天的時候,說到了她家孩子的學習情況。沒想到她卻表示:“我女兒今年六年級,平時語文背誦的也比較多,但不知道為什麼,我拿書讓她背誦她就結結巴巴,她爸拿書讓她背誦她就很快背誦下來,我問她為什麼這樣,我女兒說:“媽,我看到你就緊張,所以背不下來

。也許是平時在家我管她比較嚴的原因吧”!後來和她聊天又分析了她家孩子背課文在她面前以及其他人面前的狀態,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

很多寶媽讓自家孩子背東西,卻會做出一些對孩子不利的事情。因為孩子背東西之時所要選擇的環境必然而然是安靜的,畢竟任何嘈雜的環境都有可能讓她們轉移注意力而不能將注意力集中於學習之上。背誦本身就是一個枯燥的事情,孩子一旦被打斷,想要繼續就非常的困難。

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01、父母的這些行為,會打斷孩子的記憶過程,看看你有沒?早了解早糾正

當然除了我們上面所說寶媽的行為之外,其實很多父母在孩子學習之時,嘴上說著讓他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是行為上卻影響了孩子本身的發展。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些行為大部分家長都會出現。

1、隨意的打擾孩子

領居家琳琳孩子今年十歲了,每到週末的時候,琳琳從來不讓自家孩子睡懶覺,而是讓他起來背書複習這一週所學的功課。孩子成績確實非常好,我們也非常的羨慕。可是後來瞭解到孩子每次做詩詞填空題都異常的糾結,因為對於所要記憶的詩詞並不熟悉。

仔細的觀察了琳琳教育自家孩子的狀況,才發現每次孩子才在背東西,她就突然跑過去對孩子說“太冷了,要不穿個衣服吧”、“有沒有非常餓,先吃點東西吧”。長時間如此,孩子每次在背東西的時候都被打斷。

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2、隨意的訓斥孩子

“你怎麼這麼笨,這一段詩就這麼幾句話,你已經背了一個小時了,還背不會,你看你有出息沒。”

“隔壁娟娟怎麼一小時都能背會一篇課文,可你呢?現在一段都沒有背下來,看你明天怎麼辦?”

因為老師會讓家長監督孩子的學習效果,所以父母也常常在家裡面督促孩子學習。但是有一部分家長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接受程度,每一個孩子他們學習知識本身的狀態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父母如果常常用這種訓斥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即使他們會背誦,也會因為看到父母想到父母而變得比較磕絆。

3、隨意的提問孩子

我們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他們記憶的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差別。有一部分孩子使用死記硬背法,還有的孩子會考慮空間記憶。也就是說,將整個畫面記憶猶新,那麼在提問知識必然而然也可以倒背如流。

可是我們所說的狀況其實是一個較為完整的流程,孩子背完—孩子背誦,很多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之時還會隨意的提問孩子。在這樣緊張的情緒之下,孩子並不可能快速的背出,那麼等到下次需要用到所謂的詞句知識,孩子可能只能夠想到自己當時緊張之下說出來的詩詞,對於其他知識就會有所忽略。

02、孩子背誦能力差,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前段時間和一個老師朋友探討孩子背誦的問題,因為我家孩子常常因為背誦的問題而感到苦惱,甚至有些時候背誦還要拖到十一二點,影響到身體健康。當時和朋友分析了孩子的特徵之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可以使用按揭被送法。

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 什麼是按揭背誦法呢?

其實所謂的按揭背誦法就是一步一步的細分,最後達到整合的效果。孩子們所背誦的課文大多是大片段的,很多父母所想的是讓孩子一次性背完,但是孩子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並不強,對於他們來說十分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選擇讓孩子先背完一段,再背完第二段,直到背完最後一段之後慢慢的熟悉這個過程。加之對於整體的把握,孩子就能快速的將課文背出。

當然除了我們所謂的按揭背誦法之外,父母在和孩子相處之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背誦方式的選擇也需要良好氛圍的營造,爸爸媽媽在孩子在家背誦之時要考慮避免孩子背誦的時候還在一旁刷小視頻。正常情況下,孩子背誦,爸爸媽媽應該保持安靜。

孩子背誦時很艱難?巧用“按揭背誦法”,背誦時如魚得水

如果自家孩子有不認識的字詞,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誦讀。也就是說,讓孩子有這樣的意識以及想法和一起誦讀,也會讓孩子慢慢的嘗試背誦。爸爸媽媽既使得親子關係更融洽,又能讓孩子學習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