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潔退市!昔日巨頭跌落神壇,又是一場風暴!

寶潔退市!昔日巨頭跌落神壇,又是一場風暴!

這世上沒有常青樹,更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企業也有企業的生命週期。

剛剛驚爆大消息:美國快消巨頭寶潔(P&G),已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除牌!這家曾經日化領域的“西方不敗”,逐漸走進了暮色蒼茫!

寶潔(P&G)自己發佈聲明稱,因成本和管理需求、加上成交量低,已要求將其股票從巴黎泛歐證券交易所(Euronext)除牌,巴黎泛歐交易所董事會已經批准了這一請求。

是的,你沒看錯,就連曾經盛極一時,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快消巨頭寶潔,或正被時代所拋棄。

寶潔退市!昔日巨頭跌落神壇,又是一場風暴!

的確,凜冬已至,曾經的巨無霸寶潔公司,已經走在傾頹之路。它衰敗的速度如此之快,快得讓所有人猝不及防,讓所有人心驚肉跳,讓所有人扼腕嘆息!

馬化騰說過:“巨人稍微沒跟上形勢,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時,體溫還是暖的。”這話,也像是為寶潔而說的!

這麼一個慘痛的教訓,難道還不值得我們警惕嗎?!


說起寶潔,中國人不會陌生。

這曾經是一個多牛掰的公司啊。從製作蠟燭的小作坊,到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寶潔已有182年的歷史。旗下擁有很多大眾所熟知的產品,比如飄柔、汰漬以及海飛絲,2008年全球銷售額一度高達835億美元。

從1988年進入中國後,寶潔在中國備受追捧。飄柔、玉蘭油、潘婷、舒膚佳.......這一個個產品,讓國人大開眼界。可以說,曾經有好多年,好多中國人身上,都散發著寶潔的味道。

中國市場因此也成了寶潔的搖錢樹。寶潔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47%,洗護髮產品更是超過50%,市場上耳熟能詳的快消品牌,幾乎全是寶潔品牌旗下的產品。

然而,彷彿只是一夜之間,這個在全世界範圍內所向無敵,擁有者飄柔、潘婷、沙宣、海飛絲、舒膚佳、佳潔士、汰漬、碧浪……等海量名牌的快消巨頭,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走下坡路。

根據寶潔財報顯示,2013年起,寶潔的全球銷售額幾乎停滯甚至下滑。2013年,寶潔全球淨銷售額為739億美元,而到2017年,僅剩651億美元,同比下滑13%。

特別是2018年第3季度的淨利潤同比下滑高達40%,更是讓快消圈瞬間炸鍋,也讓很多同行聽到了冰面上撕裂的聲音!

在中國市場,寶潔更是遭遇令前所未有的危機。其全球CEO大衛泰勒甚至無奈的哀嘆:在中國這個我們的第二大市場,沒有一個核心品類在增加用戶,甚至大部分還在下跌。

電影《芳華》說道:一代人的芳華已逝,面目全非,雖然他們談笑如故,可還是不難看出歲月給每個人帶來的改變。

這話,也像說給寶潔......


幸福的家庭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寶潔不幸的根源,主要出在什麼地方?

要參君認為,在中國,寶潔走出拋物線下墜的軌跡,主要源於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合力。

1、天時:從物質極匱乏、對手極弱小的賣方時代,走到物質大豐富、對手林立、群狼圍攻的中產消費時代,寶潔千載難逢的粗放式大擴張的時機已經過去了。

1988年,寶潔初入中國,正趕上了最好的時代。那時,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物資極大匱乏,賣方市場嚴重,只要有產品就不愁賣。

無論是飄柔、玉蘭油,還是潘婷、舒膚佳等眾多品牌,一時令國人大開眼界,即使價格昂貴,也受到了中國消費者的熱切歡迎,也因此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代。

30年後的今天,神州大地已經天翻地覆慨而慷。2018年,中國人均GDP已經突破一萬美元,中國已經邁入中等收入國家,粗放式增長的匱乏時代,已經過去了。

隨著中國市場的日漸成熟,以往受到寶潔擠壓排斥的中國本土快消品牌,紛紛開始發力,狙擊寶潔。牙膏市場雲南白藥、舒克,洗髮水市場有拉芳、舒蕾,香皂品牌六神、力士等眾多品牌一擁而上。

雖然他們並隸屬一家旗下,難以形成合力,但群狼圍攻之下,寶潔仍然難以招架,消費者選擇多樣化,讓寶潔變得不再那麼不可替代,市場日漸衰落並不意外。


2、地利:互聯網時代到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迎來鼎盛時代。這讓大量佈局線下渠道的寶潔舉止失措、舉步維艱

原本,寶潔這類大型日化公司,賣貨主要依託於百貨與商超等渠道,比如與沃爾瑪長期合作,只要沃爾瑪一擴展,四處開超市,寶潔的生意就能隨著開店漲起來。

憑藉這些傳統經銷商渠道,寶潔可以擠壓其他品牌生存空間,大規模佔據商場門店,讓消費者無從選擇。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火爆,一切都不同了。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理念,構建的“長尾”電商平臺,順應了人們從稀缺時代到過剩時代的消費觀的變化,個性化的需求徹底被引爆,購買行為被極端碎片化。

比如,偏遠縣城裡的年輕媽媽,加入了一個網上辣媽社區。有人提到遙遠的英國或者新西蘭有一款小眾的產品不錯。上淘寶一搜,嘿,還真有代購。下單。兩三天之後,這款產品就到手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有了互聯網。現在,人們再也不是除了在大商超購買寶潔別無選擇,他們掏出手機、動動鼠標,就有了無限的選擇。

現在是B2C的時代,也是S2B2C的時代,但未來屬於C2B的時代——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這一切,都與寶潔的基因,格格不入、大相徑庭。

3、人和:寶潔靠電視這種老一套廣告,已經不能觸達新一代消費者,導致品牌老化,甚至 淪為“媽媽的品牌”

大家估計都記得,曾經的寶潔,一直是央視廣告的標王。的確,以前寶潔最重要的一個營銷渠道便是電視廣告,在智能手機沒有流行的時候,這的確是輻射面極廣、效率極高的接觸消費者的渠道。

然而,這一切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也變了。現在,年輕人看電視的越來越少,大城市裡看電視的越來越少,新媒體營銷開始大行其道,佔據大多數人眼球。

然而寶潔卻仍然延續著慣性思維,廣告投放仍以電視為主,即使試水新媒體,也仍然跳不出傳統電視廣告投放的窠臼,越來越遠離了年輕消費者的眼球,進而也從消費者心智隱退。

這樣時間一長,寶潔遭遇了品牌老化的危機,被許多80後、90後消費者認為是媽媽的牌子。有人甚至覺得:

寶潔已經是老品牌了,感覺沒有什麼新品,那都是我給媽媽買的品牌,她也比較喜歡,我們都不用。

而對於購買力強但又追求個性化的中產階級來說,曾經無處不在的寶潔品牌,則一定程度上成了平庸、普通的代名詞,他們更願意選擇適合自己人設的小而美品牌。

危機面前,寶潔也曾經瘋狂做減法,縮減品牌,企圖集中優勢,再戰一場。然而,目前看來,這些努力效果不彰,寶潔的頹勢仍在延續,它大概率將延續進一步墜落的拋物線!

寫到這裡,我不僅一聲嘆息: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是企業家的戰略思考和掌控能力。寶潔這個昔日快消巨頭,就是因為未能把握移動互聯網發展和中國中產崛起的大勢,及時調轉船頭,在短短几年間由盛而衰,真是令人唏噓!

祝福寶潔!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年代,無數的機會令人心動,一個偉大品牌往往在一瞬間便打造而成;這也是一個冒險的年代,未知的的風險又令每一個人不寒而畏。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2017年7月,百麗宣佈退市,而造成退市的根本原因其實和寶潔一樣:老化的匹配與一成不變的營銷。百麗鞋的售賣主要依靠線下門店,2013-2016電商平臺發展勢頭正猛之時。

百麗沒有到天貓京東上開疆拓土,而是自主開發網上商城,但由於價格策略混亂,網上商城一度淪為百麗清空庫存的打折平臺。

再比如法國品牌艾格,1994年,艾格進入中國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因為設計、製作、銷售全部在中國本土完成,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被中國企業收購了的國外品牌。

一場場風暴的到來,就像彼得伯恩斯坦在《風險》中說那樣:企業興盛或衰敗,股市繁榮或崩潰、戰爭與經濟蕭條,一切都週而復始,但它們似乎總是在人們措手不及的時候來臨。

在這樣一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江湖裡,惶者生存都可能不夠,或者只有被迫害妄想狂才能生存。每個企業家,必須時刻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腎上腺素噴湧;必須只有憂患、只有擔心、只有死亡感。

尤其重要的,是企業家要明確自身定位,更加突出一個最重要的職能:戰略思考和把控!就是要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洞察戰略大勢,去繞開陷阱,去抓住時代,去留住用戶,去促成創新。

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處,往往就是那麼幾步。向前一步是幸福,退後一步是黃昏,關鍵處行差還是走對,靠的,就是企業家的戰略思考和把握。

時代拋棄你,真的連一聲再見也不會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