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心牆”支持湖北

豫論場 | 拆掉“心牆”支持湖北

豫論場 | 拆掉“心牆”支持湖北

□劉嬋

單位附近有一家“武漢名吃”老店,是幾個湖北人開的,菜的口味很重,但一段時間不去,還饞得慌。

疫情期間,點過幾次那裡的外賣,現在可以堂食了,幾個朋友也心有靈犀:“走,去吃珍珠丸子和臭鱖魚吧!”

河南與湖北唇齒相依,胡辣湯對熱乾麵的情意在抗“疫”中時處可見,援鄂醫療隊離開武漢時,和戰友依依不捨、淚灑江城……身處這樣的氛圍之中,我覺得,這種人性之善本來就不需要原因,只是發乎本心的選擇而已,哪裡需要多說什麼。

然而,近來一些讓湖北人寒心的事兒,卻一件接著一件發生,“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在有的地方,只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本店招聘,湖北人除外。”

“本酒店不接受湖北籍人士。”

“某衛生間設湖北籍廁位。”

“湖北牌照大巴車勸返。”

……

3月25日,湖北除武漢市以外地區解封了,離鄂人員可以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明明一切都是按照規定行事,卻莫名遇到重重阻礙、苛刻對待,被歧視、被排斥、被刁難,受這份委屈的湖北人,返崗路遠比我們想象中艱難得多。這其中有政策梗阻的原因,更多則是因為,不少人心中都存在一堵無形的牆,嘴上不說,行動卻很誠實在排“鄂”。

武漢、湖北人民付出巨大努力,為全國乃至世界抗擊疫情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是英雄的人民,這是不爭的事實。如今,守得雲開見月明,能夠回到工作崗位、迴歸正常生活,是每一個身體健康的湖北人理應擁有的權利。離鄂通道解禁第一天,湖北幾個高速口前排起了長長的車隊,那準備出城的隊伍裡,有養家餬口的希望,有從頭再來的信念,因為長達兩個多月的滯留,隨著政策變動不斷改變計劃,好些人已經捉襟見肘。

請不要隨意給湖北人“亮紅燈”,我們也看到一些地方,真誠歡迎湖北籍人員返城。湖北日報記者由孝感東收費站進入京港澳高速,一路向北駛向河南,由信陽雞公山收費站駛出,暢通無阻。由湖北荊州始發、載有551名務工人員的G4368次返崗專列抵達終點站廣州南站,現場接站人員打出“粵鄂一家親”“歡迎回家”的條幅,很暖心。浙江也有類似的舉措,此外,杭州早早就開啟了浙鄂健康碼互認。

廣州、杭州等地這波大方得體的操作,不是沒來由的。經濟發達地區,民營經濟活躍,他們更清楚經濟活動里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明白髮展經濟才是平復疫情最深層的動力,因此主動而不保守,科學而不盲目。要知道湖北高校雲集、人才輩出,對他們敞開懷抱,既是幫助湖北,也是幫助自己。

這也充分說明,接納湖北人返城這件事,要拆掉“心牆”,關鍵不在怎麼想,而要看具體怎麼做。全國各地理當與湖北方面積極溝通,協力做好政策對接和人員接收工作,不差別對待,不製造對立,不激化情緒。

“湖北加油”,喊出來更要做出來。我們曾經互相扶持、共渡難關,現在春暖花開了,來自人心的溫暖也該繼續生長。

豫论场 | 拆掉“心墙”支持湖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