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從波爾多向北大概有二百多公里就是圖爾市(Tours)。圖爾也是一座老城,大概有二千年的歷史。我們到圖爾的時候已經是日西下的時分。這個圖爾也是法國一個省的省會,這個省叫盧瓦爾省。省會城市裡肯定要有大樓,看看這座樓,市政廳,在市中心。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這座建築雖然是在1904年完工,可是帶有明顯的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一樓的拱券門,這個帶有力士雕塑的門柱我們在艾克斯也見到過。二樓一排成對的愛奧尼克柱。二樓兩邊對稱地建了二組變化的羅馬門:四根愛奧尼克柱支撐著一個不完整的三角楣。樓頂中間的大鐘外框也是人像柱,支撐著一個弧形山花。屋頂的鐘樓更漂亮了,八根科林斯柱的柱廊,柱礎還不一樣;上面是八角穹窿。屋頂是典型的文藝復興屋頂,和楓丹白露宮的屋頂一樣。正立面佈滿各種裝飾雕塑,有花環和各種姿勢的女神像。側面二樓的窗戶外框也是有很多裝飾,花卉、渦卷和三角山花。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非常注重各種羅馬柱式的靈活運用,往往在一座建築裡在不同的地方採用不同的柱式,這座市政廳就是這樣,有不同的人像柱、愛奧尼克柱和科林斯柱。

圖爾市中心是一個半圓形廣場,叫做饒勒斯廣場(Place Jean Jaures)。饒勒斯是20世紀初法國社會主義運動領導人,法國社會黨的創始人。廣場的東北角就是上面那座市政廳,它的側面、西北角還有一座建築,就是圖爾市法院(Palais de Justice)。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最簡單的新古典式樣,前面的柱廊就是最簡單的多立克住,但是柱身上帶凹槽。

法國最不缺的就是刀把樓。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當晚就在圖爾宿營,我們當然不能在圖爾住馬店,我們住的是四星美居。但是,哈哈,我們隔壁就是駐馬店。你看這個,F1旅館,一定是和F1賽車有關。你別說,這個圖爾還真是和賽車有關。一年一度的環法自行車拉力賽一個賽段的終點還就是在圖爾。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法國第一大河叫盧瓦爾河,圖爾就在盧瓦爾河畔,所以這個省叫盧瓦爾省。圖爾所在的這一段盧瓦爾河谷風景優美,叫做法國的花園。河谷裡建有很多城堡,我們來圖爾的目的就是看古堡。但是不能每座都去看,那太多了,看不過來。我們去看最大、也最有名的一座,那肯定是法王的城堡呀!對,就是香波堡(Chateau de Chambord )。

查理曼一世公元771年成為法蘭克王國唯一的國王,建立了強大的法蘭克王國。之後,公元843年,他的孫子們一紙《凡爾登條約》把法蘭克王國拆分成三塊。公元987年法蘭西公爵卡佩建立了法蘭西王國的卡佩王朝,這是法國曆史的真正開始。1328年,法國進入瓦盧瓦王朝,法英之間發生百年戰爭。百年戰爭期間,英軍包圍了法國城市加萊。英王愛德華三世要求加萊送出六位高貴市民供其虐殺,否則就要屠城。加萊民眾討論此事,其中六位市民挺身而出赴死救城。六位義民出城後,愛德華三世要虐殺他們,眾人求情也沒用。最後是他的王后懇請英王,這才算作罷。這六位義民成了加萊的英雄,加萊市在1884年向雕塑家羅丹定製加萊義民其中的領頭人聖皮埃爾雕像,最後羅丹製作了所有六位的一組雕像《加萊義民》。這是英法百年戰爭期間的一個故事。

一直到1453年,法王查理七世最後贏得了英法百年戰爭,他的繼任路易十一和隨後的查理八世在1491年完成了法國的統一。到十六世紀初,佛朗索瓦一世成為法國國王。這位法國國王文明執政,是法國曆史上比較開明的國王,而且熱愛藝術,這一條很像中國的宋徽宗,不過宋徽宗比他大四百多歲。弗朗索瓦一世當上法王的1515年,是中國的明世宗朱厚熜的嘉靖十四年。

弗朗索瓦一世在位的時候,文藝復興運動已經在意大利發展了一、二百年。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代表作但丁的《神曲》已經寫完近二百年,薄伽丘的《十日談》也有一百五十年了。文藝復興文學在法國要晚很多,佛朗索瓦一世的時候,蒙田的散文集《蒙田隨筆》和拉伯雷的《巨人傳》都還沒有破殼出土。文藝復興在美術上的反映也要晚一些,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達·芬奇這個時候已經過了如日中天的頂峰。1500年,達·芬奇畫了他最有名的那幅《蒙娜麗莎》。但是他在意大利一直不得志,其實這個時期他已經完成了《抱銀鼠的女子》、《巖間聖母》、《最後的晚餐》等等大作。到了1516年,達·芬奇在意大利實在混不下去了,雖然他當時和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一起在梵蒂岡為教皇利奧十世工作,但是教皇似乎對達·芬奇並不感冒,也不發燒,而是對另外二位偏心眼兒。此時正好是弗朗索瓦一世剛登基,這位新法王非常愛好藝術,他邀請達·芬奇到法國去發展。達·芬奇就遵循中國古話“樹挪死,人挪活”的教導,來到了法國。弗朗索瓦一世就把他安頓在“法國的大花園”圖爾盧瓦爾河谷的昂布瓦斯城堡。這座城堡是弗朗索瓦一世出生和長大的地方,也就是皇家城堡了。達·芬奇當然不是住在皇家城堡裡面,他就住在離昂布瓦斯城堡很近的一座地主莊園叫克洛·呂斯莊園。這一段時間,達·芬奇和弗朗索瓦一世成了好朋友,他還招了一批意大利藝術家來到圖爾加入弗朗索瓦一世的文藝俱樂部,包括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1519年五·一節的時候,達·芬奇就生病了而且感覺非常不好。過完五·一的第二天,弗朗索瓦一世讓御醫去給達·芬奇看看,醫生回來說“他懸了”。弗朗索瓦一世趕快來到克洛·呂斯莊園達·芬奇的病床邊扶起奄奄一息的達·芬奇關切地看著他,最後,達·芬奇是在弗朗索瓦一世的懷裡去世的。關於此事,法國著名畫家安格爾專門有一幅畫《列昂納多之死》,描繪的就是列昂納多·達·芬奇臨終時在弗朗索瓦一世懷裡的那個場景。不過,即使這段故事有各種傳說,還有達·芬奇徒弟的描述,其實它就是傳說。達·芬奇死後葬在昂布瓦斯城堡的小教堂裡。

弗朗索瓦一世之前的幾代法國君主一直忙於和英國拼命,根本就顧不上看意大利那裡發生了什麼,再說那個腓力六世和路易十一不僅略輸文采,而且稍遜風騷,根本不文藝。因此,法國的文藝復興就比意大利晚了將近二百年,是從弗朗索瓦一世開始的。達·芬奇不僅畫畫,而且什麼都會,叫做一專多能。他把自己胸中那些主義和主張都布灑在圖爾的盧瓦爾河谷。弗朗索瓦一世當了國王以後,除了住住昂布瓦斯城堡,還經常在這一帶打獵。達·芬奇就攛掇國王在獵場建一座城堡,可以當作狩獵小屋。弗朗索瓦當然非常願意,就讓達·芬奇給來一個設計。達·芬奇說我可以去那個藝術指導,讓投奔你麾下的意大利建築師科爾託納(Domenico da Cortona)來主持吧。從1519年到1547年,在科爾託納的主持下,一座劃時代的城堡就在尚博爾建起來了,這就是尚博爾城堡,我們現在把它翻譯做香波堡。這個尚博爾不僅有這座城堡,還有一大片皇家獵場。弗朗索瓦一世通過修建香波堡也是向他的死對頭、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炫耀他的富有和權力。弗朗索瓦一世在這裡打獵,到處瘋跑追逐野鹿和狍子,跑完一身臭汗回到城堡就要洗澡。那個時候,中國的明朝已經有胰子用於洗澡。可是法國沒有胰子,他們都是拿一塊帶孔的石頭就是火山岩,在身上使勁搓,很不得勁。弗朗索瓦一世在尚博爾城堡裡就發明了一種水,可能是用豬胰子加工的,這種水可以用來洗澡,洗頭更好,後來就專門用它洗頭,這就是香波的來歷。因此,後人就把尚博爾城堡叫做香波堡了。這個來歷其實是杜撰,說著玩兒的。

我們來的這個季節,盧瓦爾河谷的鮮花還都沒有開,眼前是一片蕭條的景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香波堡天台上林立的尖塔好像是一座古城的天際線。弗朗索瓦一世的想法是這個應該是君士坦丁堡的天際線。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香波堡是法國第一座文藝復興建築,那正是哥特向文藝復興過渡的時候,所以就還融合了之前的法國中世紀哥特建築風格。我估計這裡有弗朗索瓦一世的旨意,他還沒有完全拋棄固有的審美觀,因此,達·芬奇和科爾託納還必須要將就他。法國真正的文藝復興建築是建築師勒布勒東在1530年按照弗朗索瓦一世的指令、在原有宮殿基礎上擴建的楓丹白露宮。

香波堡不是宮殿,而是城堡。不過這個時候的法國已經基本統一,這座城堡就用不到那些防禦功能的累贅了,也就去掉了那些箭垛、敵樓之類的工事。你看它的院子大門,就是一座羅馬門,這也是文藝復興建築的特點之一。文藝復興研究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建築,羅列出其中的各要素,然後運用到新的建築設計中。文藝復興不是機械地照搬古代建築形式,而是在新的建築中靈活地運用。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城堡的正面。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香波堡的建築平面是以一座四方型的城堡為中心,坐西朝東,東面延伸出去半圈圍牆。院子的西北和西南角各有一座高塔;而東北和東南角沒有塔,只有和圍牆一樣高的圓廳。院子外面有護城河,防禦工事的象徵。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你可以看到,從院子外面看城堡的圍牆、從院子裡面看城堡本身,它的造型是方方正正的網格形式,有方格形狀的門窗。但是如果看那天台以上部分,全都是細高細高的尖塔和各種形式的煙囪。就是說主要建築結構已經演變到文藝復興風格,可是天台上面還是有明顯的哥特風格。如果只看城堡下面部分,有點刻板,缺乏節奏感;這座建築的節奏感是通過天台上的那些尖塔體現出來的。

這個院子的圍牆實際上是一圈廊道。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城堡的中央據信是達·芬奇設計的雙螺旋樓梯。它是一個雙層旋轉樓梯,兩層的入口相差180度,如果同時有人分別從二個入口進去,他們互相是看不見的。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他們就可以各自轉著往樓上走。期間可以通過樓梯間的窗戶互相觀望,但是不會迎面走到一起。這個雙螺旋樓梯有一些關於弗朗索瓦一世的王后和情婦的傳說,其實就是傳說,還是不要瞎傳了。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樓梯間的頂部有天窗負責提供採光。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這裡可以看到砌石框架結構。砌石的框架支撐起屋頂,外牆就能夠做成輕體的,然後在上面開出巨大的窗戶。

城堡的每一層都是以旋轉樓梯為中心的一個十字型大廳,十字型的每邊大廳拱頂上都有很多天花一樣的方格,裡面是繁瑣的浮雕裝飾。這些浮雕有蠑螈,這是弗朗索瓦一世的圖騰;還有重複的F,這是弗朗索瓦一世姓氏的首字母。

而十字型的每個角都是一組房間。文藝復興建築打破了過去沿著走廊佈置一個一個房間的傳統,它是把房間按功能配套佈置成一個一個套間。香波堡就是法國第一個由套間組成的建築。

先看看狩獵室,就是綠屋。牆上掛著和狩獵有關的油畫和鹿頭裝飾。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雖然香波堡是按照狩獵小屋的想法設計建造的,但是佛朗索瓦一世當權期間並沒有全部完工,他來這裡的時間加起來也就是六、七個禮拜的樣子。這個城堡的設計完全是按照意大利北部的生活習俗,房間又高又大,窗戶也密封不嚴,採暖非常費勁,根本不適用於盧瓦爾河谷的陰冷氣候。再說,這個城堡周圍荒無人煙,別說超市,就連個小鋪都沒有。國王出獵都是前呼後擁,一來就是將近二千人。你想,二千人的吃喝嚼用都要從遠方運過來,啃過的雞骨頭還要再運回遠方去。所以,香波堡的遠方根本就沒有詩,只有米麵肉菜和雞骨頭。國王一走,這裡就又恢復一片寂靜,連打更的老頭都呆不下去。

除了油畫,香波堡裡各處牆上都掛著有毛毯,別價,那叫掛毯,上面是國王狩獵圖。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我們現在看到的法式傢俱都是彎彎曲曲細胳膊細腿的,還有好多刻花。其實那都是路易十四以後的法國美術,被巴洛克渲染過的。上面這面白櫃子是復原弗朗索瓦一世時期的傢俱,看上去很粗笨吧?這個是法國中世紀遺風。

下面這個是紅屋,牆上掛的肖像都沒有說明,應該不是弗朗索瓦一世和王后的畫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從壁爐上的白色大理石胸像來看,這應該是路易十四。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大理石玄關上供著一個明成化青花瓷蓋瓶。瓶子上面的肖像下面寫著“Stanislas Leczinski”,這是一位波蘭國王。十八世紀初的1702年,波蘭還是一個王國,他和北歐的瑞典發生打鬥。瑞典國王查爾斯十二世攻入波蘭,強迫波蘭貴族們廢除了當時的國王奧古斯都二世,把貴族出身的斯坦尼斯拉夫(Stanislas Leczinski)扶上了波蘭王位。到了1709年,查爾斯被俄國沙皇彼得大帝打敗,逃回了瑞典。失去了瑞典人的支持,斯坦尼斯拉夫就被奧古斯都帶著還鄉團給拉下王位。斯坦尼斯拉夫只好流亡到法國東北部的阿爾薩斯。1725年,路易十五也不怎麼就看上了斯坦尼斯拉夫的閨女,就把她娶成了王后。然後路易十五就把他老丈人給安置在香波堡,這就是為什麼下面這幅肖像會出現在這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太陽王路易十四也非常喜歡香波堡,他也要來這裡打獵,他就在香波堡裡繼續搞一些裝修。這個是路易十四在1680年裝修的臥室。路易十四喜歡在臥榻前面設一道欄杆隔斷,王公大臣都不許進那道欄杆以內,這樣他才覺得睡覺安全。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看看房間內的裝修,巴洛克風格,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藝術潮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王后的臥室,這應該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王后。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牆上掛著掛毯和王后的畫像。這張肖像上應該是弗朗索瓦一世的王后法蘭西的克洛德。屋裡擺放的是文藝復興式樣傢俱。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城堡主樓二樓和南翼連接的過道上有一個側室,裡面掛著一副弗朗索瓦一世的肖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另一幅弗朗索瓦一世肖像是在盧浮宮裡,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的克魯埃所作。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看看弗朗索瓦一世的臥室。這個房間也是文藝復興風格裝修,傢俱也是那個年代的風格,很雄壯。但是你看那架床,這個尺寸說明弗朗索瓦一世的身高大概也就是一米六。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仔細看看牆上那幅畫。法語認不全,大概意思是《返回拉普德普狩獵營地》。按照畫框上所寫的日期是1520年6月7日,這個時候香波堡還剛剛開始建造,所以畫裡的城堡不是香波堡。大概在香波堡之前,弗朗索瓦一世來打獵都是這樣建一個營地。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主樓中間的雙螺旋樓梯可以一直通到三樓上面的天台。在天台上看,樓梯口是一座三層尖塔。塔上的各種裝飾、雕刻看得人眼花繚亂。這種大石頭上繁瑣的裝飾雕刻也是哥特風格的特點之一,特別是塔上那些哥特式飛扶壁。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看看花裡胡哨的煙囪。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不同式樣的尖塔。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站在天台觀望城堡北翼。可以看到北翼角落露天的單旋轉樓梯和上面的穹頂,還可以看到屋頂的三個大窗,文藝復興窗框。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站在天台往南看,可以看到南翼文藝復興式屋頂上的窗戶,羅馬門窗框。所以,南北兩翼並不是完全對稱的,也表現出不同的建築風格。再看天台上的細高建築,也都不對稱,有人說這個是達·芬奇搞的么蛾子。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站在天台看看周邊的原野,城堡上層建築在地面上投下的影子,遠處的樹林,中間的大道。香波堡的產業包括這一大片樹林和草地,這裡生長著一批赤鹿供國王打獵。現在,在這片樹林裡騎自行車或者大馬都是很提倡的休閒活動。整個尚博爾公園有一萬三千英畝,大概是52平方公里,相當不小。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站在天台上往北看,可以看見下面的護城河,這個護城河其實就是個裝飾,只有半圈。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站在小山坡上觀望香波堡。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山坡上有一個小教堂。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看看正立面,巴洛克風格。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就是一個村級小教堂,看看它的內部。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祭壇。

清明時節遊法蘭西賞歷史文化之九:圖爾的香波堡

弗朗索瓦一世1547年死後,香波堡還沒有完全建成,就一直在施工。因為不適合居住,香波堡很長時間沒人理,差不多得有八十年。路易十三1626年把香波堡封給了他的二兒子叫奧爾良公爵,結果這位公爵1660年就死了。城堡就又回到了王室手裡,就是奧爾良公爵的哥哥路易十四手裡,路易十四給自己重新裝修了城堡。1725年,流亡的波蘭國王斯坦尼斯拉夫在這兒住了八年。1745年,路易十五把香波堡賜給大元帥薩克斯,從此,城堡有長期住客了。1821年,波旁王朝最後一位合法繼承人波爾多公爵得到了香波堡。這個波爾多公爵一直流亡國外,從來沒有登上法國王位,但是他促成了城堡的重修並開始向遊客開放。1981年尚博爾(包括城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香波堡是法國最古老(從弗朗索瓦一世開始)的國王行宮,或者叫做離宮,而且是以打獵為主題,類似於中國清康熙修的承德避暑山莊。在這裡既可以看見歷史的痕跡,還可以看到法國藝術發展的軌跡,這是遊法國最重要的一站,沒有之一。

(修訂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