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在很久的西方國度,人們開始萌發了一種信仰,而這種信仰就是天主教,很多人認為世界和宇宙中存在一種超自然和超社會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天主。他是獨一無二、無所不能、創造有形和無形萬物的神,後來天主教在全世界開始流行。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為了更好的舉行聖事和聖禮,於是修建了教堂,又被稱為天主教堂。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如今,天主教堂在歐洲乃至全世界隨處可見。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建有教堂,哥特式的建築風格,非常的獨特吸引目光。

北京也有一座哥特式建築的天主教堂,它矗立在北京最繁華的王府井步行街。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最早始建於清朝,由於早期的動盪導致天主教堂兩次被大火焚燒廢棄,1904年用“庚子賠款”重建(法國和愛爾蘭兩國合建)保存至今,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王府井教堂又稱東堂,經過歷史的洗禮,遠遠看去深色的磚牆以顯年代感,精緻的雕塑依舊清晰可見,教堂底部有眾多拱門,門上鑲嵌著金色的十字架,頂部有鐘樓組成,同樣兒也鑲嵌著金色的十字架。在教堂的左側,塑有耶穌神像,栩栩如生。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而在教堂的內部,走入正堂兩排便是眾多的座椅,正中間建有供奉耶穌的畫像,教堂內非常的安靜,抬頭仰望會讓人不經意的單手放在胸前,默唸阿門,願上天保佑!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現在成為了王府井步行街上一道獨特的景觀,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起來。

矗立在北京繁華街道上的教堂,歷史曾兩次被毀,如今成為著名景觀

眾多的新人來此拍攝婚紗照,在小吃街吃飽喝足後,來此駐足觀看,感受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和建築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