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熱愛籃球運動的人——文斯·卡特


42歲364天的文斯·卡特打了他生涯第22個NBA賽季的第1520場NBA常規賽,出場10分鐘,2分。總得分來到了25618分。

今天,他正經43歲了。

再過一週多,就是他第一次NBA出賽21週年——1999年2月5日,他在波士頓花園打了人生第一場球。

那天他的隊友裡有37歲的凱文·威利斯(後來打到了44歲)、36歲的查爾斯·奧卡利(後來打到了41歲)。以及他堂弟麥蒂。

他對面的是:同屆新人,與他同歲的堪薩斯得分魔保羅·皮爾斯。

真正熱愛籃球運動的人——文斯·卡特


說起來,都把卡特跟麥蒂、AI和科比歸一堆,很少人會談到,他跟皮爾斯是一屆?

是皮爾斯成名晚嗎?也未必。

卡特三年級帶隊和常規賽MVP艾弗森大戰的2001年,那年麥蒂剛到魔術第一次全明星場均27分8籃板5助攻,那年科比開始和鯊魚搶出手並拿到自己第二個戒指,那年皮爾斯場均25分6籃板3助攻。

順便,2001年雷·阿倫場均22分5籃板5助攻而且帶隊進了東部決賽,和AI也是大戰七場。再下一年,皮爾斯還帶凱爾特人到了東部決賽,和基德的網大戰呢。

為啥每次說起來,都把卡特AI麥蒂科比玩一起,不讓他和皮爾斯玩呢?

大概因為,麥卡科艾,都是年少能飛,飄逸自如。

而皮爾斯從一入行,就是個地板流打法?

換個角度證明吧:2000年春天,科比被《SI》問到自己是否會羨慕卡特的人氣。科比當時回答很是得體,不提。

但換個角度:科比,1996年高中生入行,1997年以湖人第六人身份18歲半就靠全明星票數進了全明星首發的超級人氣王,加上洛杉磯湖人這個背景的加持,居然被媒體問“是否羨慕卡特的人氣”——您就能意識到了。

論數據,皮爾斯可能一開始就是卡特級的。但論人氣,卡特是早早就飛龍在天了。

我們都知道,姚明2005和2006都是全明星票數第一。但此前五年,有四年票數第一是卡特。

——那時科比、鯊魚、鄧肯、AI、麥蒂、KG全都在巔峰期。要仔細想一想這個,才能意識到卡特當年的人氣多可怕。

真正熱愛籃球運動的人——文斯·卡特


話說,21歲到25歲的卡特,是如今各色視頻集錦中最常見的卡特。突破穆林後的底線拉球雙扣。反擊中掄圓了空接扣。順時針360度扣。2000年扣籃大賽每一個都名垂史冊的扣籃。2000年奧運會跨過218公分的維斯那記死亡之扣。

1998年選秀前的球探報告說,卡特“以一個彈跳少年去了北卡,以一個籃球運動員身份離開……他去時沒什麼籃球技術,之後成長為一個優秀的防守球員……他很耐心地融入球隊,並不執著強攻。”

大三那年,卡特場均1.2個搶斷1個封蓋。

進NBA第一年,他場均18分6籃板3助攻1.1搶斷1.5封蓋——封蓋比搶斷還多。

以及,每場2個前場籃板。那時他是真的很能跳,也很肯跳。

二年級他開發出了三分球,場均26分6籃板4助攻1.3搶斷1.1封蓋,三分率40%,在扣籃大賽上名震天下。但那年季後賽初戰季後賽,他被斯普雷維爾鎖到命中率30%、場均19分。也就是那年,刺客和喬丹都暗示(難得他倆有共識),卡特的防守不夠好。

那年全世界讚美卡特扣籃美時,拉里·布朗卻誇科比,技術非常早熟,技藝非常穩定,像個職業球員:那年科比生涯第一次年度一陣,以及年度第一防守陣容。

三年級卡特打出生涯最好賽季,場均28分6籃板4助攻1.5搶斷1.1封蓋,75場常規賽以41%的命中率射進162個三分球(至今是他的生涯記錄)。季後賽再次遇到斯普雷維爾:這次他帶隊過關了。決勝的第五場,斯普雷維爾29分,卡特還以27分包括三分球3投3中。

第二輪,就是他與阿倫·艾弗森波瀾壯闊的對砍。第三場卡特50分包括創季後賽記錄的9個三分球。第六場懸崖邊上39分。第七場最後卡特射丟了絕殺球,費城晉級。無論如何,那是猛龍隊史上最好的系列賽——直到今年萊納德站出來。

再後一年,他就受傷了。

巔峰卡特是什麼樣呢?

他很能跳,這很容易讓人高估他的天賦。真看過他那些年打球的,大概會有印象:卡特很快,但說到最快第一步,大家都說麥蒂、希爾,甚至科比與雷·阿倫——卡特並不算是最快的那個。

卡特要一對一面筐突破時,運球很明顯:俯身壓重心,換手運球調動對方腳步,然後一個大跨步卡住身位,連一步搶到對手身側。接下來就是跳步,然後滯空拋射了。

你很少看到卡特的變線、變向和變速。他突破起來,運球很少超過兩步。而且轟進去就是進去了,歐洲步或撤步基本不太用:三威脅→一步卡身位,一步奪身位→跳步→終結。這是他早年絕大多數的套路了。

他的背身,卻是北卡嫡傳:賈米森、斯塔克豪斯、喬丹甚至拉希德,都喜歡這樣:腳步卡對方腳外側,低重心劈叉右肩翻身(格里芬一輩子不會右側翻身),拋、中投或假動作引跳,都行。

即,他的持球進攻,基本建立在低重心卡位後強起那一下。也包括他的強拔投籃。皮爾斯多年後說起難防的對手時,對卡特和麥蒂強起那一下印象深刻。

全世界都說麥蒂的強起蓋不到,其實卡特亦然:低重心起,投籃在右肩以上,出手點極高,蓋都蓋不到。

為什麼早年會被說防守差?因為他防守時重心太高,而且——看過他早年打球的都知道——他習慣扛著倆肩膀打球。吃掩護,單防重心容易被人抹過,隨時準備跳、蓋、抓籃板,但遇到重心低的就被直接過。

拉里·布朗所以更欣賞科比,就因為2000年,卡特重心還很高時,科比已經能在總決賽對位185公分的步行者組織後衛馬克·傑克遜了。

這就是卡特1.0。

防守端,跳、抓、抄、蓋,重心下不來。

進攻端,走位高點投籃,或低重心威脅後強拔,或低重心大步幅卡位後跳步強起。背身、弧頂強投或強突、走位進攻。

以及:人氣王。

真正熱愛籃球運動的人——文斯·卡特


四年級開始受傷後,卡特跟多倫多又鬧騰了一陣子,2005年去了新澤西網。

一個數據:在猛龍最後20場比賽,卡特場均30分鐘裡16分,扣籃11個。

到網隊後57場比賽,卡特場均28+6+5,扣籃59個——也算是喜怒形於色了。

從此之後的九年,卡特一共缺席過34場比賽。

實際上,2005-07那兩年,可能是卡特實際上表現最好的賽季。數據上,場均25+6+5,是網的頭號箭頭;態度上,一個賽季扣籃87個,一個賽季扣籃86個,都是生涯最高(比猛龍時期任何一個賽季都多)。

以及,這麼說很奇怪:他進化成了一個非常可靠的隊友。

防守端,他的封蓋和搶斷減少了,但跟基德在一起後,他重心下去了,肯做大幅度橫移了,減少了衝前場籃板,更多回防了。

進攻端,他是網第二號助攻手,陣地戰的創造則跟基德並駕齊驅:基德陣地戰一般就是佈陣指揮了,卡特經常要負責弧頂給球、突破分球、吸引夾擊後塞空位之類。

他這時候依然不是個運球能手,但他跟科斯蒂奇的擋拆很合用了。他只要一個大跨步橫移就有空位,變線進去就是拋射。他的橫向走位,基德總是能及時給到球。

只是,用2008年喬納森·吉沃尼的球探報告說法,“現在他打得更有選擇性……只要他想,就是聯盟最難以阻擋的攻擊手……投籃選擇經常不合理,但還是有法子保持效率……被批評打得不夠硬,但很滿意自己的狀態。”

這是卡特2.0。

防守重心下來了。進攻打得,說好聽點,“有選擇性”了。更聰明,更多用掩護,跳得更少,投得更多,走位更老練了。

但是,“只要他想,就是聯盟最難以阻擋的攻擊手”——這話什麼意思呢?

2006-07季,場均27分的勒布朗常規賽只有一場過40。場均29分的甜瓜常規賽一場過40。場均26分的雷·阿倫,有2場得分過40。這叫做穩定。

那年場均25分的卡特,有六場過40。

“只要他想”,就是這個意思。只是許多時候,他選擇了在外面投投中投。

2007年卡特30歲,打了第九個賽季,連續第八次,也是他最後一次進了全明星。

那時他看去像到了輝煌的尾聲。

誰能想到,他還要再打十幾年?


2008年基德離去。2008-09季他接受了給德文·哈里斯做二當家的任務,還是場均優雅地21分5籃板5助攻。

他去魔術,去太陽,去小牛當了替補,還是可以在季後賽絕殺馬刺。

然後是灰熊,是國王,是鷹。

在灰熊時期,康利成了他的擁躉,每天跟著他吃東西(就像太陽時期杜德利每天跟納什吃東西似的)。卡特2017年接受訪談時,說他不再吃油炸了(2015年皮爾斯在華盛頓說過類似的話),除了賽前吃點意麵。他說自己特別在意無氧和拉伸,每天第一個到場做準備,比賽結束後還要做些無氧保持身體活力。

他說自己少年時,想著“我還年輕,我冰敷一下就能繼續打了”。現在他懂得了解自己的身體了。他現在根據比賽和訓練中的身體狀況,調整營養和身體負荷。他說NBA生涯前三四年,都只是在試圖瞭解NBA。之後,時間長了,就懂了。在角落裡等球的狀態是一回事,經常持球擋拆單挑身體遭受更多壓力是一回事。

這是卡特3.0。一個人形養生指南。

卡特1.0是史上最燦爛的煙火,然後,傷墜了。

好在他沒就此倒下。在網,他變成了卡特2.0。有選擇性地,聰明地,正確地打球。

然後是卡特3.0。一個老辣的職業球員,養生達人。

天頂的風景,底層的艱辛,他都見識過了。所以現在,都看得明白了。

某種程度上,他身上顯出來的,才是最真實的NBA。

許多少年絢爛在一次傷後就跌倒了,再也起不來。他還能從容轉身,轉型,一場接一場打。

真正熱愛籃球運動的人——文斯·卡特



如上所述,即便在巔峰期,卡特的持球技巧依然不算多樣:不如科比、皮爾斯與他表弟。2000-01季,更多還是靠舉世無雙的爆發力得來的。

但他能夠從容轉型,當然不是因為扣籃,也不只是因為遠射,而在他的基本功。他的背身,他的走位,他借掩護的能力,以及他的投籃。

喬丹38歲還能得50分。斯塔克豪斯打到了39歲。拉希德和賈米森都打到了38歲。

這老幾位的共同點?北卡。基本功至上的北卡。

那麼在意基本功的拉里·布朗教練,北卡——現在您知道,為什麼北卡的拉希德一到布朗那裡,立刻就能跟隊奪冠了。

拉里·布朗的學生波波維奇,把北卡的丹尼·格林帶出來了。

北卡的人未必全能成巨星,但需要他們擔當角色球員時,大多不會發生轉型困難。卡特、斯塔克豪斯和賈米森都是從球隊得分王到第六人轉型流暢的典範。

基本功。


以及,心態。

卡特即便在巔峰期,也不太黏球。他會被人詬病說打得不夠狠,但沒人說他獨。他後來能跟基德相處,能容忍德文·哈里斯投籃比他多。

麥克海爾1986年說伯德“他會在巔峰期退役的……他不會每場熬個20分鐘然後給別人打下手。”一語中的:

伯德背傷三年退役,退役那年雖然只打了45場,但還是有場均20分10籃板7助攻,47%的命中率41%的三分率和93%的罰球率。就在他倒數第十場NBA常規賽,對那年後來進了總決賽的開拓者,伯德還是49分14籃板12助攻。

538網站有個統計:NBA場均得20分滿10個賽季的人有不少。比如郵差,17個賽季場均20分開外,場均低於10分的賽季,沒有。

科比有15個20分賽季,場均得分低於10分的,只有新秀年。

KG有10個20分賽季,2個10分以下賽季——就是生涯最後兩季,帶帶新人。

卡特有11個20分賽季,當過四次全明星票王,年少時傲氣凌雲。

但他加上本季,已經連續打了第八年替補,連續第六年場均得分低過10了。

他的生涯,一半是明星,一半是真正的角色球員。

如此上窮碧落下黃泉,上到天頂,下到平民,還如此持久的,真的只他一個了。


在NBA,巨星被傷病射落,如伊卡洛斯翅膀斷裂空墜大海,類似故事我們見多了。

但北卡的老幾位,除了會飛,還都會游泳。在天空能飛翔,落海也能破浪而前。

文斯·卡特的前四年是半神傳說,後五年是歷盡劫波後的成熟。

之後至今的十二年,這在大海中失去翅膀後的遊弋,乃是真正的人生。

當年他的綽號是半人半神,真是一語成讖:二十多年職業生涯,一半在天上,一半在人間。

去年夏天,他對ESPN說自己的心得。

瞭解了這句話,也就瞭解了卡特的打法,瞭解了他的一生:

不要覺得你能大過這運動本身。

沒有誰能大過籃球運動本身。


結束語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01年後的卡特如果不傷,保持怪物級身體的同時繼續完善個人技術能達到怎樣的高度。

的確,05年加盟籃網後,卡特的技藝日臻玩熟了,但那個時代外線巨星最需要的個人單打能力,無疑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卡特性格中,所謂“軟”的一面,開始被放大,尤其在激烈競爭的季後賽中。10年加入魔術頂替特科格魯的角色,按理卡特無論個人能力還是組織能力都比特工更好,但在兩輪4:0輕鬆挺近東決後,卻被綠凱淘汰,一度0:3落後。而卡特在綠凱強硬的防守前異常低迷,那是他最接近冠軍的一次。

之後,卡特開始了顛沛流離,我以為的老將式的顛沛流離。但漸漸我發現我錯了,他不是在落魄的四處挪窩,而就是在純粹的享受籃球。14年幫助小牛和馬刺大戰七場的卡特,是眾多強隊垂涎的奪冠拼圖。但從未奪冠的他,沒有去加盟強隊,而是繼續憑藉著自己偶爾還能起飛的身體,和早已隨心所欲的技術,以自己的方式享受著籃球。

也許卡特是“軟”,他沒有喬丹科比那樣極端的好勝心,沒有艾佛森加內特那種鐵血的堅韌,但說起對籃球的熱愛,他絕不輸給任何一位。

致敬這位我初學籃球時,就征戰聯盟的老將,一位真正熱愛籃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