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電商丨Prada悄悄入駐天貓

儒生電商丨Prada悄悄入駐天貓

從只有品牌官網到全面佈局中國電商,Prada集團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


隨著香港羅素街旗艦店提前結業、中國內地近半門店停擺,Prada開始加速佈局線上市場。


據時尚商業快訊,Prada日前已悄悄登陸天貓開設官方旗艦店,產品涵蓋男女成衣、手袋、鞋履,以2020春夏新品為主,目前粉絲數已超過1000名。據客服人員透露,該旗艦店尚處於於試運營階段,為Prada授權天貓運營,除了門店新品外也會銷售線上專供貨品。


不過這並不是Prada集團在中國首次接觸第三方電商平臺,去年年中,Prada和集團旗下另一品牌MIU MIU還入駐了寺庫和京東,並在微信小程序開設了限時精品店。至此,Prada電商業務輻射面已幾乎覆蓋全部中國網民。


從只有品牌官網到全面佈局中國電商,Prada集團只用了不到1年時間。此前中國線上消費者只能通過代購、海淘等方式接觸Prada等品牌產品,但由於價格不透明和假貨橫行,此類銷售方式對品牌形象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儒生電商丨Prada悄悄入駐天貓

Prada已經走出“矛盾期”,決心擁抱變化,這對市場而言自然是積極信號


Prada集團首席執行官Patrizio Bertelli曾表示,他並不擔心中國市場的未來表現,但坦承集團需要增強對該市場的掌控力。集團董事會在對批發渠道架構作出詳細分析後,於2019年5月迅速改變戰略,對其獨立合作伙伴網絡作出重整,其中中國就是該重整計劃的戰略重點。


Prada集團原數字電商總監Chiara Tosato早前則透露,集團在中國的數字化戰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一是通過電商平臺推動在線銷售,二是開發融合不同購買方式的全渠道購物體驗,三是增加集團對數字化的投入。


實際上,在意識到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和領先全球的數字端消費習慣後,一直擔心損害“稀缺性”的奢侈品牌們近年來開始轉變對中國電商平臺的態度,幾乎90%的頭部奢侈品牌都已在中國“觸電”,畢竟比起開設實體店,互聯網能夠觸達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隨著天貓奢侈品業務日漸成熟,卡地亞母公司歷峰集團、LVMH集團和開雲集團等全球前三的奢侈品集團的許多重要品牌也都已經進駐天貓。截至去年底,天貓月活躍用戶數已超過8億。另據時尚商業快訊統計,去年4月至6月期間,平均每週就有一個奢侈品牌入駐京東。


有分析人士認為,Prada等奢侈品牌在中國加速擁抱電商的背後是中國奢侈品消費者的高度數字化。


與歐洲市場不同,中國時尚消費正呈現出更年輕化的格局。據麥肯錫發佈的報告《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社交裂變》,2025年中國消費者將佔全球奢侈品消費的40%,並將成為未來6年該行業增長的主要貢獻者。“80後”和“90後”接棒“65後”和“70後”成為消費主力,分別佔奢侈品買家總量的43%和28%,貢獻了中國奢侈品總消費79%。


而在被疫情籠罩的當下,線上佈局成為關鍵出口。就像2003年非典肺炎過後,阿里巴巴、京東迅速迎來爆發性增長一樣,春節期間大部分實體零售被迫停止營業,據上海交通大學行業研究院統計,武漢、深圳、廣州、上海和北京五大城市春節期間高端購物中心與奢侈品旗艦店人流同比下滑80%左右,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成為消費的主要聚集地。


雖然多數的消費者網購的產品主要為防疫相關以及其它生活類用品,但隨著流量的增多,奢侈時尚品牌的曝光量也有所提升。據貝恩諮詢機構與阿里巴巴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疫情期間多個奢侈品牌聯合天貓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以直播和閃送的模式吸引消費者關注。


RTG Consulting Group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gelito Tan也指出,在當下的大環境下,京東和天貓等平臺將比官方品牌渠道更有優勢,能夠儘可能地保持快速配送。他還預計,在此次“黑天鵝”事件後,奢侈品牌的數字化意識將進一步提升,特別是線上體驗的優化,包括增強個性化、應用科技和人工智能等。


除了銷售終端,Prada數字化意識的提升還體現在營銷方面。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秋冬大秀活動中,海外版抖音TikTok最大網紅Charli D’Amelio出現在了秀場前排,座位緊鄰紐約時尚作家Derek Blasberg,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Charli D’Amelio年僅15歲,是一位舞蹈演員,在TikTok擁有2840萬粉絲,Instagram的關注量也達760萬,在青少年中擁有極大的人氣和影響力。為更好地維持新鮮感,Prada還於週日正式邀請比利時設計師Raf Simons加入擔任終身聯合創意總監,成為這個家族生意中的首個“外人”。


瑞銀在最新一份報告中表示,Raf Simons的加入有可能讓Prada變得更加年輕,目前仍要觀察消費者的反應。伯恩斯坦奢侈品分析師Luca Solca也指出,“所有重大轉變都是通過向品牌注入新的創意實現的。我想Prada也將從這樣的方法中受益,儘管我不知道這種合作將如何進行。” 加拿大皇家銀行分析師Rogerio Fujimori去年則強調,Prada的大規模改革和取消季節性降價促銷可能會給市場對未來6至12個月的平均預期構成制約。


現在看來,當前的Prada集團還未實現徹底轉身,初步改善跡象不足以支撐起數月來的股價漲幅,集團內部還有更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在品牌佈局方面,除核心品牌Prada之外,MIU MIU的表現並不理想,去年上半年銷售額大跌8%至2.35億歐元。


去年上半年,Prada集團在大中華區市場的表現也差強人意,銷售額令人意外地下跌5%,Luca Solca直言,Prada在適應中國千禧一代方面的時間較晚,最新數據不理想或許意味著Prada沒有像其他品牌一樣成功引發千禧一代共鳴。


繼週一股價大跌2.98%後,截至週二收盤,Prada大跌4.16%至26.5港元,市值跌破700億港元,錄得678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