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本為取才的科舉制度卻飽受詬病?僵化的制度已無法為國選才

引言

短短五十六回的《儒林外史》,極具諷刺意味。作者以寫實的手法,記敘了當時社會中人們追逐功名利祿的醜態。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之下,他們一生的夢想就是考取功名,進而入朝為官,而吳敬梓身為文人,著書之時卻能跳出儒家思想的束縛,進而批判儒生,著實可貴。所以不僅僅是現代人喜愛《儒林外史》,在清朝時期也是很受歡迎。而本文所要分析的《范進中舉》,就是此書的代表。

自隋唐時期正式實行科舉制度選官時,便有無數的文人為之奮鬥,故而也產生了許多可以作為小說素材的故事,《儒林外史》便以人們對功名利祿的追逐為素材,跳出封建思想的束縛並批判了這一制度,其中的代表篇目便是《范進中舉》了。

《范進中舉》這篇文章,已然作為課外出現在了教材之中,主要講的是一個屢次考試不中,終於中了舉人的窮秀才的故事。作者通過對中舉前後范進心裡變化的描寫,以及對范進身邊的人對范進態度的變化,深刻而又尖銳的諷刺了當時的社會風氣以及科舉制度。

眾所周知,范進雖然中了舉人,但是也沒有落得什麼好下場,因為在突如其來的驚喜之下,他瘋掉了。為什麼考中了舉人就會喜極而泣呢?這要看一下當時中舉後的好處了。所謂舉人,是在秀才之中脫穎而出的,成為了舉人,也就等同於進入了國家體制之內,相當於如今的公務員。不過中舉之後的待遇,比起公務員可是要好的多,不僅可以免除一切苛捐雜稅,運氣好的話,還能混個一官半職,怪不得范進會喜極而瘋了。不過科舉制度給予讀書人的福利有多大,對他們思想的摧殘就有多深。

《元史》中記載:"科舉取士,國子學積分、膳學錢糧,儒人免役,悉依累朝舊制;學校官選有德行學問之人以充。"

為何本為取才的科舉制度卻飽受詬病?僵化的制度已無法為國選才

范進中舉

科舉制度的興起

南北朝時期,科舉制度的萌芽開始出現,南朝南齊時期,對於"秀才科"的考試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參考學生的成績被劃分為了四等,分別是:上、中、下、不合格。其中只有前三等的考生有官職分配,末等考生無法做官。而梁武帝時期,曾設立"五經館",參考的學生不論出身貴賤,一但合格便可以入朝為官。北朝時期的考試已經有了不同的科目類別,而且在考試過程中中專人監考,嚴懲作弊行為,使科考開始向規範化邁進。

對於科舉制度是否是在隋朝創立,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議,鑑別科舉制度於其它選官制度的不同,主要有三點:一是參加科考的學員不看出身,不必引薦,所有讀書人都可以報名;二是科舉考試有規定的時間,定期開考;三是科舉考試嚴格公正,不能徇私舞弊。可記載之中,隋朝的選官制度並不滿足這三點,隋朝的參考人員還需要官員的推薦,科舉開放時間也都是皇帝臨時下詔,所以大部分史學家認為科舉制度真正成型是在唐代。

唐代的科舉不看出身,向所有的讀書人開放,唐代科舉稱之為"省試",因為是由尚書省所負責的。唐太宗對於人才十分重視。所以他在位期間樂於學習,擴大學院規模,這樣一來,接受教育的人多了,參加考試的考生自然也就隨之增多。而且在唐朝,除了"文科舉"之外,武則天在位時期,還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武科舉"考試。

《新唐書》中,對於武舉考試有這樣的記載:"其外,又有武舉,蓋其起於武后之時。長安二年,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

為何本為取才的科舉制度卻飽受詬病?僵化的制度已無法為國選才

唐代科舉考試圖

科舉制度的改革

宋代依舊以科舉選拔人才,在科舉的科目設置上是以常科、制科和武舉三種作為常設項目,基本沿襲了唐朝的設定。因為在宋代,相較於武官,皇帝更看重文官,所以對於選官的科舉制度也是更為看中,雖然在設置的科目上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但在考試形式與考試內容方面,都進行了創新和改變,而且宋代的科舉在錄取人數上,要遠遠多於唐代。

喜好看歷史劇的讀者,對於"連中三元"這個詞彙定然不會陌生,所謂"三元",指的是解元、省元,和狀元,這個制度也是自宋代產生的,自此之後,"連中三元"成為了歷代考生的夢想。同時,在宋代"殿試"成為了科舉制度的定製之一。宋代對科舉制度進行的最重要的改革稱之為"謄錄",即有專門的人員統一抄寫考生的試卷後再由考官評判。唐代的"彌封"制度可以遮蓋考生的姓名,而"謄錄"制度則是使得考官自筆跡方面也無法辨認出考生,保證了科舉考試的公平性。

宋代之所以對考試內容方面進行改革。是因為宋朝的官員並不贊同唐朝的以"詩賦"選官,宋朝的官員認為以詩賦取仕弊病太大,因為這樣選取的官員大多隻會舞文弄墨,並沒有什麼真才實用。所以詩賦取仕並沒有沿用太久,便被廢除了。改為了以王安石提出的《三經新義》作為考試內容,不過隨著王安石的下臺,這種考試內容也沒能實行太久。所以宋朝科考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二者皆考,變化不定。

《宋史》中有記載:"帝嘗謂王安石曰:'今談經者人人殊,何以一道德?卿所著經,其以頒行,使學者歸一。'八年,頒王安石《書》、《詩》、《周禮義》於學官,是名《三經新義》。"

為何本為取才的科舉制度卻飽受詬病?僵化的制度已無法為國選才

宋代科舉考試圖

科舉制度的鼎盛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同樣開設科舉科舉,並且他還規定,除了通過科舉之外,沒有其他入朝為官的途徑。明朝還制定並公佈了《科舉成式》,規定了科舉制度的成文法規,一直沿用到科舉制度被廢除為止。清朝的科舉制度沒有創新,大多直接採用的明朝舊有制度,一直延續了五百多年。

"童試",單看字面意思來說,是針對兒童的考試,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童"的意思,指的是有了一定的文化知識。有很多的考生一直到白髮蒼蒼,仍舊沒有得到"童生"的名銜。而唯有得到了"童生"的名號,才能參加"院試","院試"通常在學院之中舉行,學院在府、州有所開設。院試並不是一場考試,實際上它是"歲試"與"科試"的總稱。所謂"歲試",指的是童生的入學考試,通過之後便有了我們現在最為熟悉的名號——"秀才",而"科試"則是對秀才的考試,通過後才有資格進行下一級別的考試。

考核通過的秀才可以進行鄉試,相較於之前的考試不同,鄉試每三年才開放一次。這些考試之中,鄉試的競爭是最為激烈的。因為考過鄉試成為舉人後,便有了做官的資格了。舉人若是再向上考,便要參加"會試了",不過會試的錄取率極低,考過者可以獲得"進士"的名銜,落榜者,雖然沒有進士名號,但也有機會獲得一些低級官職,領取國家俸祿。

明清時期科舉的最後一級考試,便是"殿試"了,殿試的題目不固定,往往是臨時出題的,參加殿試的考生不會落選,只會分出名次,前三名為第一甲,其餘的考生根據表現不同,會被分到二甲、三甲之中,分別授予不同的官職,或直接成為翰林院學士。明清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科舉制度最為鼎盛的時期。

《清史稿》記載:"有清以科舉為掄才大典,雖初制多沿明舊,而慎重科名,嚴防弊竇,立法之周,得人之盛,遠軼前代。其間條例之損益,風會之變遷,系乎人才之盛衰,朝政之得失。述其大者,不可闕也。"

為何本為取才的科舉制度卻飽受詬病?僵化的制度已無法為國選才

明清科舉步驟簡圖

評價

在中國歷史上,出來科舉制度可謂是封建社會之中延續最久的制度之一了,可謂是利弊兼有。利處是,實行科舉制度,面向全社會招收人才,有不少寒門子弟通過努力入朝為官,不僅僅提升了統治階層整體的文化水平素質,也打破了貴族壟斷官場的局面,有利於維護封建政權。

同時科舉制度將"讀書"與"入朝為官"相連接,在社會上興起了尊師重道、讀書好學的良好風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由來。根據考試題目的不同,考生攻讀方向也就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舉制度也促進了社會文學的繁榮。

不過有利就有弊,科舉制度的考題主要是由封建統治者所規定的,考生實則是為封建政權所服務。自王安石進行了改革,開始以經義取士之後,科舉制度的積極性便日漸衰微了,封建社會晚期,封建統治者們為了維護即將瓦解的統治,採用束縛百姓思想的"八股文"作為考試內容,科舉制度的弊端已然遠遠大於了益處。

規範化的八股取士,如同清規戒律一般,牢牢束縛住了人們的思想,使得人們喪失了發散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八股取士名義上是科舉選官,實際上是在不斷地培養封建王朝的傀儡。在一個封閉且受到專制統治的社會中,因為無法接受到新的思想,人們沒有了實踐能力,直接導致了近代中國的落後。由此看來《范進中舉》之中,與其說范進是"喜極而瘋",倒不如說他是被封建科舉制度逼瘋的,更合適一些。

參考書目:《元史》、《新唐書》、《宋史》、《清史稿》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