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中國”——埃塞俄比亞


“非洲的中國”——埃塞俄比亞

馬雲援非醫療物資

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捐贈非洲的部分醫療物資,於22日上午抵達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國際機場,這些物資包括540萬隻口罩、108萬套試劑盒、4萬套防護服和6萬個防護面罩,將平均分配給54個非洲國家。

  埃塞俄比亞衛生部長利婭·塔德塞在機場迎接時表示,這批捐贈物資對埃塞俄比亞及整個非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有著重大意義。中國所做的一切值得稱讚,我們將繼續與中國政府緊密合作,學習中國抗疫經驗。


埃塞俄比亞為何被稱作 “非洲的中國”?

埃塞俄比亞位於東非高原,一直熱衷於“中國模式”,全方位地向中國學習,實現了快速的增長,充滿著對未來偉大的憧憬。

自1991年至今,埃塞政府在國家資源匱乏的情況下,以中國模式為模版,積極發展基建和製造業,制定政府部門主導的經濟發展計劃,而中國是埃塞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也是其最大的貿易伙伴。


中方援建非盟會議中心:

非盟一直借用其他組織的會議中心召開首腦會議,渴望儘早結束這段歷史。2006年11月,中方宣佈援建非盟會議中心,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施工,共耗資2億美元,非洲聯盟會議中心是整個非洲最具現代化的國際性建築,當地民眾和非盟官員親切地將其稱為“中國給非洲人民的珍貴禮物”。增強了中國在非洲的影響力度。


現代城市軌道交通”新時代:

埃塞有70%的公路網絡是由中國建造,包括首都周邊的環城公路、中國的友誼之路,以及亞的斯亞貝巴-阿達馬高速公路等。首都城市輕軌東西線和南北線工程,價值4.75億美元。採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輕軌僅三年就建成通車,標誌著埃塞進入“現代城市軌道交通”新時代,書寫了東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新篇章。


中非友誼新的豐碑---亞吉鐵路:

“非洲的中國”——埃塞俄比亞

2018年1月1日,亞吉鐵路開通

亞吉鐵路是非洲第一條長達760公里的現代電氣化鐵路,由中國鐵建公司承建,耗資34億美元,被譽為“新時期的坦贊鐵路”,解決了埃塞國家公路運輸用時漫長,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致命問題。


通訊網絡:

2006年,埃塞GDP僅為151億美元左右,是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給了埃塞俄比亞15億美元的貸款,用於建設全國的通訊網絡,截至2016年底,埃塞基本普及網絡,成為非洲國家中通訊網絡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2007到2012年間,中興將埃塞移動電話用戶數量從100萬增加到1500萬,到2015年,擁有1億人口的埃塞俄比亞,手機用戶已經達到5000萬,比2006年時增長了近100倍。


“中國模式”-------引領埃塞創造經濟奇蹟

埃塞經濟發展很快,但仍然是最貧困的國家之一,人均GDP約為740美元,不到中國8000美元的1/10。

在積極學習中國近40年來的經濟開放過程和經驗後,埃塞想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市場發展初級加工業,給國家創匯。其中期目標是,再經過兩到三個“五年發展和轉型計劃”,到2030年,人均GDP達到菲律賓甚至印尼的水平——3000美元,徹底甩掉“最貧困國家”的帽子。可以這樣說:是中國推動了一個一億人口的非洲大國的經濟崛起。


“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埃塞衛星升空

2019年12月20日,埃塞首顆人造地球衛星在中國太原發射升空,這一天對於中國和埃塞俄比亞兩國人民都是值得慶祝的日子,這顆衛星,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項目,目的是幫助埃塞開展應對氣候變化、農業等領域研究,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這也是繼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之後,中國再次幫助非洲國家發射衛星。

在衛星研製過程中,中國和埃塞兩國的科學家一直通力合作,中方對埃塞的技術人員進行了衛星技術等方面的培訓。衛星入軌後,埃塞方面可以自主進行控制和使用,這充分體現了中方“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的合作理念。

以上的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識?是不是很“中國”?現在明白埃塞俄比亞為何被稱作“非洲的中國”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