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小編說: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他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他筆下的武俠小說廣為流傳,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先生博聞廣志,在傳統文化方面多有涉獵,在他創作的武俠小說中,也蘊含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


小編這裡就給你盤點幾例,以此致敬一代武俠宗師金庸先生。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


陰陽是中醫理論的總綱,在中國古代哲學裡,陰陽論也是重中之重。《九陰真經》與《九陽真經》是金庸武俠中最有名的兩本武俠秘籍,在《射鵰英雄傳》與《倚天屠龍記》中都有大量篇幅涉及。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金庸先生對《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的關聯、出處多做演繹。但陰陽相依的道理依然貫穿其中。而“九”這個數字也常常出現,古人認為“九”是最大的數,包含至大至高的意思。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這五位高手的名字與特質,都與中醫五行息息相關。古人以五個方位與五行、五色相配:東為木,色青;南為火,色赤;中央為土,色黃;西為金,色白;北為水,色黑。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五大高手既各霸一方,也分別與五行中的一行、五色中的一色相對應。

中神通王重陽——“中央為土”:“王”具“土”形。王重陽為道教大師,道士用黃冠束髮,因此又被稱作“黃冠”。

西毒歐陽鋒——西毒長居白駝山,他本人、侄兒、部屬皆作白衣裝。

東邪黃藥師——黃藥師三字表面看來似乎有“草”無“木”,其實不然。金庸等香港地區文人使用的是繁體字,“藥”字的寫法是“藥” ,也包含著“木"。

北丐洪七公——七公姓“洪”,包含著“水”。

南帝一燈大師——“燈"中含“火”,他的袈裟也為赤色。

反關脈


“反關脈”出自《天龍八部》,原文為:

保定帝……右手伸出食、中、無名三指,輕輕搭在段譽腕脈的“列缺穴”上。他段家子孫的脈搏往往不行於寸口,而行於列缺,醫家稱為“反關脈”。兩名太醫見皇上一出手便顯得深明醫道……一人道:“醫書上言道:反關脈左手得之主貴,右手得之主富,左右俱反,大富大貴。陛上、鎮南王、世子三位都是反關脈。”

中醫經典《難經》認為氣行於寸口,提倡“寸口取脈”,醫者將三指分置寸口,舉按尋,以明脈象。

而有一種人,寸口摸不到脈的跳動,卻能在手背摸到,即稱為反關脈,為中醫中一種奇特脈象。現代醫學認為是橈動脈走形異常。是十分少見的生理性變異

程靈素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程靈素的名字為靈樞、素問相合而成。《靈樞》《素問》是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的兩部分,暗合她醫者的身份。

七傷拳


“七傷拳”出自《倚天屠龍記》。

原文為:“人體內有陰陽二氣,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屬火、肺屬金、腎屬水、脾屬土、肝屬木,一練七傷,七者皆傷,五行之氣調陰陽,損心傷肺摧肝腸,藏離精失意恍惚,三焦齊逆兮魄飛揚。”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五行與陰陽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行陰陽俱損,合起來為七傷。

“七傷”也是中醫學名詞,但其含義與金庸所寫不同,是“七情內傷”之意。中醫認為人有“喜、怒、悲、思、憂、恐、驚”七種情志,如果因為情志過激,對人體產生傷害,便稱為“七情內傷”。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骨折筋傷


武林中人所患病症,不外筋傷、骨折、脫位等急性外傷和遭受外力攻擊所致內傷兩大類。對外傷的治療,以止痛、止血、接骨、骨關節手法復位等為治法,用藥以活血祛瘀類為主。

如《倚天屠龍記》:“張無忌左臂斷折,疼痛難熬,一時找不到止痛的草藥,只得先行接上斷骨,採了些消腫的草藥敷上,折了兩根樹枝,用樹皮將樹枝綁在臂上。”

雖然工具原始簡陋,用的卻是骨科正宗的小夾板固定復位法。俞岱巖、殷梨亭先後被人用少林旁支、西域外家功夫“大力金剛指”將四肢骨骼捏斷,則須用續骨妙藥“黑玉斷續膏”進行治療。

臟腑內傷


書中對內傷的治療,多以內功行氣之法,如《射鵰英雄傳》中的《九陰真經》專門有“療傷篇”,講的是若為高手以氣功擊傷,如何用氣功調理真元,治療內傷。除內功外,還須輔以藥物,以活血、理氣、培元為法,多用活血祛瘀、理氣、補益類藥物。

如王處一被藏僧靈智上人的毒砂掌所傷,當即將全身浸入清水之中,運內功逼出體內毒質,繼而王處一又開出藥方,其中有血竭、田七、沒藥、熊膽四味,其治法當以活血祛瘀、清熱散毒為主。

這四味藥中,血竭是傳統的名貴中藥,具活血化瘀、止血補血等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活血之聖藥”,臨床常用於骨傷科、外科、婦科等,在治療跌打損傷方面,血竭多與乳香、沒藥、當歸配伍,如七釐散、跌打丸、跌打活血散,與田七等配伍則有血竭膏,至於熊膽,臨床多用於眼科、兒科,傷科應用較少,所以王處一的這張處方,大概是融匯了全真派道醫的獨門經驗。

中毒


毒藥是江湖人士攻擊敵人和防身自衛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受到毒藥侵襲即中毒後,有兩類治法。一是常規解毒,即一般的毒藥都備有相應的解藥。如十香軟筋散等,中毒之後,只要及時使用解藥,可以立建解毒之功。二是以毒攻毒,有些毒藥即使沒有解藥,也可在自然界找到相應的藥物以解毒。


緬懷大師!盤點金庸武俠中的中醫智慧


如《神鵰俠侶》:“洪七公他老人家曾道:凡毒蛇出沒之處,七步內必有解救蛇毒之藥,其他毒物,無不如此,這是天地間萬物生克的至理。”

天竺僧在情花樹下找尋解藥,“他知一物剋制一物,毒蛇出沒處必有化解蛇毒的草藥,而配製情花解藥所需的藥草,主要的一味多半也會生長在情花之下。”後來楊過果然以毒藥斷腸草解除了所中情花之毒。

失明


眼睛是人身最為薄弱的部位之一,極易受到攻擊,金庸小說中有幾個眼睛中毒導致失明的案例。如《飛狐外傳》中苗人鳳遭人暗算,雙目中毒失明,程靈素為其治療,以金針刺陽白、睛明、承泣,然後以小刀在承泣下割開皮肉,放出黑血,再將數片七星海棠搗爛敷上。

《靈樞·熱病》:“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主張局部取穴與遠端取穴相配合,程靈素以《內經》書名為其名,當熟讀《內經》,而取穴僅在局部,有違古訓。又據《銀海精微》、《審視瑤函》、《針灸大成》等古籍記載,眼科的放血治療多取耳尖、太陽、大椎等穴,挑刺則多取背腧穴,承泣在眼周部位,不宜放血。

《天龍八部》中阿紫也是因中毒致雙目失明,為她做治療的虛竹子,可謂是一位“後現代派”眼科醫生,為使阿紫雙眼復明,他居然施用了“換眼術”,將遊坦之的兩顆眼球移植給她。

據考證,宋元以前較先進的眼科手術方法有金針撥障法、鈹鐮、鐮洗、鉤割、熨烙、火針、灸法以及裝配義眼等,而小說中的眼球移植,即使在現代也無法實現,顯然是小說家的虛構了。

謹以此文,悼念逝去的金庸大師

願你我,在平凡的生活中

也有中醫夢


THE END —



1、文源:編校/劉玄。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