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小記-觀華清池有感

去年我去看了西安,因為讀了白居易長恨歌使我一直想去的"盛唐",曾經唐玄宗和楊貴妃在華清宮內演繹了千年傳誦的愛情故事,使這座古老的城成為他們愛情的見證。今天突然翻看照片時發現了自己在西安看完華清池後所寫的一篇小記。

走著走著,走到了宜春閣的南面,有一座書牆,牆上刻著毛澤東手書的《長恨歌》。華清池作為唐玄宗與楊貴妃演繹愛情羅曼史的歷史舞臺,令文人雅士競相吟詠,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便是其中的名篇佳作。據說,毛澤東很喜愛《長恨歌》,20世紀60年代的某一天,他忙裡偷閒,準備揮筆書寫這首長詩。白居易的《長恨歌》原稿120行,通篇840字。主席從“漢皇重色思傾國”開始書寫,當他寫到第32行“驚破霓裳羽衣曲”時,卻被人打斷了。而後來他也沒再續寫,因此,勒刻在這面書牆上的只有224字。毛主席手書《長恨歌》(局部)書牆,長約10米,高20餘米,氣勢恢宏,蔚為壯觀,主席的書法更是行雲流水,疏朗有致。

回到旅店後我開始想恨字究竟是什麼,我也不知多久沒再翻開《長恨歌》,朦朧印象中最早關於貴妃和高宗的故事是那段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在我幼小的心中這份愛意便長長久久的結下了果子。

但在我略懂人事之時讀這長恨歌單單僅看這三個字我便在想是累積了多少愁緒恨字未解這長恨便是長長久久的纏繞於心間恨字是一個貶義詞必定不存在空無來由的情愫但又不單單是因為某些長久以來的堆積。

一恨貴妃恨的是自己恨得是天生麗質難自棄,生來失去了選擇的權利,空憑這美意與君王歡愛一場,但偏又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常人未能享受的榮華富貴,這種又愛又恨的糾結摻雜在她的心中,哪怕我不是她能體會她內心。

二恨長恨亦是君王儘管說不辜負這滿腔愛意,但那摻雜在其之後的長久痛苦將愛與恨的僅僅交織纏綿於此,我也領會到曲中的愛意纏。

三恨恨這君王薄情寡義恨,那年的承歡雨露那親言蜜語的呢喃恍若過往雲煙

四恨恨這春風桃李開花日,這如初的美景依舊存在的不懂聲色仿若嘲笑這愛意綿綿的過往未曾存在這般,被奚落無情。長恨這曙天的星河撥動著無數個相依偎的夜晚。

五恨恨這無法長相廝守的愛情,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裘寒誰與共,那逝去的愛情生離死別沉沉的壓制在心上,不過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夢裡相思又何解,綿綿的愛意被打碎,摻雜在這亂世變革此愛綿綿無絕期。此恨亦是無絕期因愛而生恨,每想至此便潸然淚下。

後來讀完《長恨歌》我才明白原來世間所有情我們都不能倖免

從你見到他時,你所有的恨便煙消雲散亦如貴妃再見到高宗時還會如當年那個剛入宮圍初經情愫的姑娘。

倘若你的眼睛真的這樣冷,在你的鑑照下,有個人的心會結成冰。

旅行小記-觀華清池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