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黑心病如何防治?菠蘿黑心病的常見特徵

菠蘿學名鳳梨,屬鳳梨科果子蔓屬,原產於南美洲,是一種常見的熱帶、亞熱帶水果。菠蘿香味濃郁,甜酸適口,而且營養豐富,市場受歡迎程度高,目前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栽培種植。而現在恰逢菠蘿上市之際,為保障菠蘿產品的質量,種植期間做好各項病蟲害防治很關鍵。那麼常見的菠蘿黑心病的症狀特徵及防治方法是什麼呢?一起來學習下吧。


菠蘿黑心病如何防治?菠蘿黑心病的常見特徵


菠蘿黑心病的常見特徵

沒有明顯的外部特徵,只有切開果實才能被發現。菠蘿黑心病初發時,在果基部的果心兩側出現水漬狀斑點,以後斑點顏色變暗變黑、範圍變大。發病嚴重時,病斑還會聯合一起,使果實大部分果肉褐變。


菠蘿黑心病的發病原因

1、低溫因素

低於21度的田間低溫容易誘導菠蘿黑心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菠蘿在不適宜的溫度貯藏時也會產生黑心病,當貯藏溫度低於7度時就容易使果肉褐變。

2、赤黴素因素

當菠蘿果實用150毫克/升或300毫升/升赤黴素浸果處理時,可以誘發黑心病。研究表明,未處理的夏收菠蘿果實在貯藏過程中沒有發生黑心病,而經過用赤黴素浸果處理的果實,有黑心病症狀出現,並且這種症狀隨處理後貯藏期的延長而更加嚴重。

3、菠蘿果實營養的失調

菠蘿黑心病發病程度與果實的鈣含量呈明顯負相關,與氮、鉀含量呈正相關,而氮、鉀、鈣之間的營養比與黑心病關係更密切。營養比例的失衡,則可讓細胞結構容易被破壞,原本不同區域的細胞內含物發生反應,從而使果實出現黑心病,施加氮素可加重黑心病發病。


菠蘿黑心病如何防治?菠蘿黑心病的常見特徵


菠蘿黑心病的防治措施

1、不同菠蘿品種的抗性存在明顯的差異,如南園五號抗性抗性就比較強,但果形稍小,有一定的推廣難度。

1、菠蘿果實自身營養失調也是產生菠蘿黑心病的原因,適當降低氮、鉀與鈣之間的比例,可防止或減輕黑心病發生。另外,用2%-6%的碳酸鈣溶液處理採後菠蘿,也可以減輕其黑心病。

3、菠蘿採前低溫容易導致菠蘿黑心,因此,可以適當調整催花時間,避開果實成熟期處於低溫的天氣,可以減輕菠蘿黑心病發生。

4、果蠟處理可以減輕採後菠蘿黑心病,既保持菠蘿的商品性,操作方法又簡單,是目前生產上運用較多的方法。採收後的菠蘿需經過40度熱空氣處理菠蘿24小時,再進行貯藏,可可以減少和延遲黑心病的發生。

5、採前和採後用水楊酸處理菠蘿均可以減輕菠蘿黑心病;用奈乙酸和2,4-D等植物生長凋節劑處理菠蘿,在不同貯期內對黑心病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使用ABA及其類似物可抗蒸騰及抑制細胞降解的作用,也可穩定毛細管系統結構的完整性,從而減輕菠蘿黑心病。


菠蘿黑心病如何防治?菠蘿黑心病的常見特徵


菠蘿黑心病是一種因果實生理失調而產生的病害,嚴重時會讓菠蘿喪失商品銷售價值,給菠蘿種植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造成菠蘿黑心病的具體原因,其發病條件是什麼等等,然後做好正確的防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