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王榮生教授《教什麼》系列中的《文言文教學教什麼》給我的啟發最深。我想談談這本書。

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書中內容分為三塊:專家講座、集體備課案例、課堂教學實錄。王榮生教授提出文言文的一體四面包括:文言、文章、文化、文學。四個方面相輔相成。

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要領有五點

(一)著力於文言文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

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載道的關節點、精髓處。比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中的“恆惴慄”,“恆”並不能簡單理解為“常常”,文章的背景是王叔文變法失敗,當年被拿下,次年被處死,而柳宗元也是一貶再貶,所以柳宗元的“惴慄”,不是一般的恐懼害怕,而是“每時每刻都在害怕”,一個“恆”字點出了柳宗元當時的心境。

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二)處理文言文字詞的原則。

放過。學生理解不困難的或者生僻的難字難句,教科書有淺易註釋的不必處理

突出。與現代漢語相比“同中有異”的常用字,要突出講解

深入。集中體現作者情意和思想的章法考究處、煉字煉句處和需要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具體感受的字詞語句,這兩類要深入探究。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遊記》。柳宗元自述“恆惴慄”,教材上僅僅解釋為“常常憂懼不安”,這是不準確的,而是“每時每刻都在害怕”。

分離。主要靠記憶,這與所學習的文言文理解感受沒有什麼關係,因此要與閱讀教學相對分離。或放在課前,或放在課後,或佈置家庭作業,強化記憶,不能與文言文閱讀教學混合。

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三)重視文言文知識的應用價值。

要適當引入文言知識,比如講《孔雀東南飛》中的“晝夜勤作息”,就要引入“偏義副詞”這一知識。(四)適時適地使用翻譯方法。

不必“逐句翻譯”;多數情況下,對重點字詞作出解析即可,不必整句整段翻譯;需要翻譯的地方,往往是有特殊句法的語句。

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五)強調誦讀,意在玩味。

總之,讀這本書我對文言文教學應該講什麼、怎麼講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

讀《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