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延平區:情有獨鍾的一家養蜂人

大暑時節,筆者倆夫妻正在延平區西芹鎮高坪紅葉山莊參加南平市廳級老幹部讀書班,傍晚散步慢行到水尾橋頭時發現有一個帳蓬,還有許多蜂箱一箱一箱地排放在林間小道兩旁。我們倆信步走進帳蓬,主人熱情接待了我們。原來他正是這裡的養蜂人,名叫王榮玉,今年51歲,養蜂已有31年的歷史。徵得他的同意,我們沿著林間小道一直往前走,只見兩側都是鬱鬱蔥蔥的又高又粗又密的闊葉樹林,到處都是野桂花、山烏桕、山櫸樹等,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雜花,優美的國家生態村,真是養蜂的好地方。走到拐彎處正好碰見他的兒子王肇輝和兒媳婦吳淑琴來幫爸爸清潔蜂箱,查看蜂蜜封蓋情況。我們隨著他們往回走,邊走邊看邊聊,老伴一路數著回來,一算共有2006箱。到了橋頭,我們邀請榮玉講講養蜂的故事,是真實的一家養蜂人的故事。

王榮玉清了清嗓子,滿懷激情地說開了。

不忘養蜂初心,夢想養蜂致富

1986年那一年,19歲的王榮玉不幸生了一場大病,由於家窮如洗,看不起病,總夢想有個生財賺錢的事做做。病好後更是致富心切,看到父親養了三個木園桶的蜂,又看到村前一棵樹上掛了一窩蜂,頭腦不禁萌生起養蜂賺錢的夢想來。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大伯家裡發現一本養蜂指導書,翻開一看,如獲至寶,就向大伯借認真鑽研起來。越鑽研養蜂的心思越凸現,終於下決心養蜂賺錢致富。對照養蜂指導書,王榮玉動起腦筋,把父親的三個木園桶改成框架的新式養蜂法,在進行第一個木園桶改為框架殖養時由於沒有經驗,第二天下午一看,蜂群已跑得無影無蹤。王榮玉不甘心失敗,找有經驗的養蜂人諮詢,又進行第二次的桶改框的實驗,這次他多了個心眼,一直守護觀察著,當看到蜂群又開始飛跑起來時,他立即跟蹤著,很快將蜂群收回,到晚上又放回原桶裡。二次失敗,榮玉並不氣餒,到處求教,找出問題的癥結,再進行第三次桶改框,換新巢脾,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次他終於成功了。

擴大養蜂規模,提高蜂蜜產量

要想靠養蜂賺錢必須擴大規模。王榮玉心中開始策劃三步走,第一步千方百計尋找野蜂窩,憑著從小在農村長大對哪裡會有野蜂群心中有點譜,花了半年時間,從老樹洞、岩石洞、房屋頂、石臼裡抓回18群蜂:第二步靠蜂群的自然分蜂群,但靠自然臺分王分群太慢;第三步靠科學養蜂,學會了人工育王培育新蜂王,人工選育培育品質優、群勢強的蜂群等辦法,年年增殖蜂群。通過3-4年的努力,小王的蜂群已經發展到150多群了。

流動轉地放養,增產提質增收

就這樣,王榮玉一心撲在養蜂上,帶領全家人不辭勞苦,年復一年地發展自己的養蜂業。通過27年養蜂歷練,他家的養蜂已有了較大規模。這時,王榮玉又開始盤算著如何增加蜂蜜產量,擴大蜂蜜品種,為此他動起異地放養的念頭。從2013年開始實施異地放養,第一年的6月先到“中國金柑之鄉”的八字鄉和管前鎮放養,採集金柑花蜜,接著轉移到西芹鎮高坪村闊葉林裡採集百花蜜源。由於高坪村海拔高,生態林多,蜜源豐富,氣候涼爽,非常適合中蜂度夏條件,有利中蜂繁衍生長,可以放養到10月中旬,這樣一年中可以取三次蜂蜜,其中有兩次百花蜜、一次金桔蜜,特別是金桔蜜具有保健作用,不僅增加蜂蜜的產量,而且增加了蜂蜜的品種;不僅提高了蜂蜜的質量,而且促進了中蜂安全度夏,可謂一舉四得。

養蜂是一件辛苦活,特別是春夏是蜜蜂採集花蜜、取蜜和人工育王、人工選育、人工分群的最忙季節,需要全家出動分工負責。蜂蜜採完還要過濾才能上市,由於蜂蜜濃度高、色澤透明、口味清香,他家的蜂蜜深受客戶青昧,不僅回頭客多,而且還在網上打開了銷路。靠著養蜂業,他們實現了發家致富的夢想,在城市買了房子。

不幸的事是聽完故事的第四天深夜黑熊來偷蜂密,也是真實的故事。

黑熊偷吃蜂蜜,蜂農損失慘重

曾聽說過黑熊半夜偷吃蜂蜜的傳說,這次筆者目睹了黑熊半夜偷吃蜂蜜後留下的殘狀。2016年7月24日清晨,筆者接到王榮玉電話,他說養蜂場半夜溜來了個不速之客——黑熊,一個晚上就將蜂場弄得一地狼藉。我立即趕到

現埸察看,只見被黑熊損毀的蜂箱散落在小路兩旁,亂七八糟的,有一個蜂箱被拖到路下樹林裡被偷吃光,筆者用佳能相機拍照了被黑熊偷吃後的現埸:黑熊留下的腳印、被拱壞的蜂箱、吃掉蜂蜜後剩下的巢脾和被踏死的殘蜂,還有被拖到路下樹林裡的蜂箱等殘狀,如圖4—9。王榮玉及吋向延平區森林公安局報了案。經檢查損失了15箱蜜蜂,其中吃光10箱,還剩一點稀稀啦啦的蜂5箱,被吃光的巢脾達70多片,初步估計損失達7萬多元。但黑熊的存在說明生態環境保護很好,更有利於養蜂產業的發展,養蜂戶也要做好預防守護的措施,避免損失。

黑熊半夜吃蜂蜜的消息很快傳開,正在高坪參加讀書班的廳級老幹部聽說後,紛紛趕去看望、問侯、鼓勵王榮玉夫妻倆,筆者及時為他們起草了向延平區森林公安局的報告。王榮玉夫妻倆雖然遭受損失慘重但心裡感到非常高興和安慰,他們說,有廖榮元、梁書奎、徐肖劍等十幾位德高望重的老領導來看望、安慰、鼓勵,是我們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對我們農民的極大鼓舞和鞭策,終身難忘,一定不辜負老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一定要把養蜂業搞得更好,做好安全防範,把壞事變好事。

聽了王榮玉夫妻一席話,我們看到了閩北農民創業的信心和毅力,也看到了農村一條致富之路,衷心祝願他們的養蜂事業興旺發達。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三十一

圖1從右到左:王榮玉.兒子.媳婦。圖1媳婦。圖3從左到右:老婆榮玉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