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

2009年5月一款沙盒遊戲的發佈改變了傳統遊戲給人的印象,那就是《我的世界》的面世。遊戲由瑞典遊戲設計師馬庫斯·阿列克謝·泊松開發創建。關鍵在於遊戲並不需要特殊的電腦配置支持,換而言之就是對電腦硬件的要求相當之低。

《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在當時那個年代,移動遊戲端的尚未普及讓《我的世界》擁有了足夠大的表演舞臺。玩家進入遊戲後可以在隨機生成的遊戲世界內隨心所欲的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探索和資源的採集來改變這個世界。

大家一定還記得初次進入遊戲時候的場景,勉強摸索出了合成各種物品所需要的工作臺,並用採集而來的泥土搭建了《我的世界》中的第一所棲身之地。然後,由於對遊戲的不熟悉,最終還是命喪在自爆怪物與蜘蛛的手中,大多數人的初次遊戲體驗也在這草草的過程中收場。但以此留給我們的就是對遊戲中未知事物的追求以及更好活下去的渴望。

《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遊戲在玩法上面並沒有對玩家提出要求,“活下去”就是每位玩家進入遊戲後最直白的目標。至於我們在各大遊戲視頻網站上看見的各類“建造達人”,他們就在遊戲原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展。因為他們獲得了來自遊戲的反饋,以及沉浸在建造各種偉大建築的“心流”之中。

關於“心流”可能大家聽見的並不多,它是一種形容對參與事物時的沉浸狀態,也就是我們消耗在遊戲中的時間。只有我們在感興趣的遊戲中,這種沉浸感會變得尤為凸顯。我們會對產生心流的遊戲產生一定的依賴度,這種類似於早期在“4399小遊戲平臺”上找遊戲的那種感覺,會不停的縈繞在我們的腦海裡,讓我們不停的想繼續參與到遊戲中去。就算不在玩遊戲的時候,我們也會不停的想,這就是一款合格遊戲在另玩家產生心流之後所產生的效果。

我們能在《我的世界》這款遊戲中看見這樣的特性,它使我們沉浸在這樣的感受裡面,隨著這種感覺的發酵,我們會越來越依賴遊戲中給予我們的這種感覺,並在遊戲中更多的角度去挖掘與開闊這種感覺,而因此玩遊戲的時間也隨之變長。

《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2015年,一款叫做《迷你世界》的手遊橫空出世,劍指移動端。如果大家玩過就很快會發掘遊戲內容與《我的世界》相似度極高,玩法也是一模一樣,只有在部分物品材質上有著一定的區別,其餘基本無異。

但作為一款手機遊戲,難免是為了盈利而存在,所有《迷你世界》更多的在遊戲中增加了收費的一些道具,為的就是賺取玩家的金錢。雖然倆作的遊戲內容方面高度雷同,但《迷你世界》通過對遊戲內美術素材的修改想彎道超車《我的世界》也不是沒有可能,特別是在對低年齡段玩家的吸納程度上面明顯更勝一籌。

《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我的世界》和《迷你世界》在玩法方面是高度相似的,但在具體內容與平臺方面,明顯《我的世界》更勝一籌。而且《我的世界》下載可以通過網易的官方網站下載,所以在遊戲的鋪展方面大家也就可以明白了。近年我的世界還推出了《我的世界基岩版》所以在版本方面以及該系列的正統方面,《我的世界》明顯承載著更加耀眼的位置。

《迷你世界》抄襲《我的世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