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近日,國內疫情即將勝利,武漢擺渡萬千生命的16家方艙醫院也就此謝幕,武漢新冠肺炎的增長也變成了個位數。

人民日報陸續曝光了各地援鄂的人員名單:江蘇2802人;山東1775人;廣東2484人;遼寧2054人;上海1649人;浙江2018人......陸續還會曝光。

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用血和肉築起的生命長城,這是上萬人的同胞用自己的命換回的勝利。他們玩命的身影,值得我們熱淚盈眶。

他們的每一個名字,都閃閃發光,值得我們銘記。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我們所期待的打贏這場戰役,是那些平凡的人挺身而出。


而他們也是家裡的頂樑柱,是父母的寵兒。

原來,人間最偉大的愛是:祖國哪裡需要我,我就出現在哪裡!


01

舍小家,救大家

這是一場簡單的告別儀式。一位父親和他剛出生3天的女兒。

2月5日,山西白求恩醫院國家緊急救援隊從太原出發。

作為隊員的郝鐵蛋多想寸步不離默默的守護著女兒,但他絲毫沒有猶豫地選擇出征。

剛出生3天的女兒就要給自己的爸爸送行。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郝鐵蛋抱著女兒。新華社記者曹陽攝


走之前,郝鐵蛋輕輕地抱起了還在熟睡中的女兒,轉身默默地擦了兩眼淚,那是一個父親對女兒不捨的淚水。

妻子堅定地說:“家裡有我你放心吧!”“非常時刻對醫務人員來說,這也不是什麼特殊的事,職責所在!”

有網友評論:可憐我們的英雄,願平安歸來!多少人默默出處,才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歲月。

妻子剛剛生完孩子,身體還沒有恢復,女兒需要人照顧,正是這個小家需要爸爸的時候。

然而,疫情當前,醫護人員不能退縮!

他們奮不顧身,為了責任,為了使命,捨棄自己的家人,奔赴一線,不顧自己的安危,只為了能救更多的人。

感動我們的總是那些肉體凡胎的普通人。


02

你守護大家,我守護你

確認過眼神,你是我最愛的人。

2月4日傍晚5點多,在浙江紹興人民醫院隔離病房的通道上,兩個穿著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相遇。

雖然看不到對方的臉,但是她總感覺眼前的這位醫生莫名的熟悉。

於是她客氣地問:“請問,你是陳炳嗎?”“是的,你是小奇!”原來這個人是她的丈夫。

丈夫張開雙臂給了妻子一個大大的擁抱!是多麼熟悉又久違的感覺。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原來,早在1月31日的時候,作為兒內科的副護士長的徐小奇就去了隔離區,不久後,丈夫也申請加入。

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們被安排在不同的宿舍,他們已經好幾天沒有見面了!

這一刻他們是相濡以沫了20年的夫妻,更是砥礪前行的戰士。

戰地愛情,風雨同舟!

最遠的距離是你站在隔離區裡,我站在隔離區外!

1月29日在山東的州第二人民醫院,一對夫妻只能隔著玻璃“約會”。

丈夫柏玉明是呼吸科的醫生,和妻子已經好幾天沒有見過面了。

妻子來給丈夫來送東西,用力地貼在隔離房外的玻璃上,想要離得更近一些。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的丈夫,卻遠遠地站著,示意讓她趕快離開這個危險地方。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此時,一個普通的擁抱都變成了一個奢侈,一個簡單的背影都顯得彌足珍貴。

夫妻倆隔著屏蔽門對視了幾分鐘,妻子流下了擔心的淚水。

他們的聚少離多是為了更多家庭的聚多離少,他們在拿命在與死神相博!


03

不知道你是誰,卻知道你為了誰

“看不見的醫生”,卻每天在與病毒鬥爭,身處戰役的最前線。

他就是武漢市肺科醫院檢驗科的陳軍,自從武漢的疫情爆發以來,他們已經連續奮鬥了一個月。

每一次新冠病毒的核算檢測到出結果都需要6個小時,他們每天工作都在12個小時以上。

只要穿上防護服,走進實驗室,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打響了。

由於直接面對病毒,前期的樣本的採集中,必須要帶著橡膠手套,雙手長期處於無法排汗的情況。

他的手上長滿了紅斑,看著讓人心疼,走出實驗室他包紮手之後,又走進了實驗室。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他明白有多少人都在焦急地等待著結果,他不能後退。

疫情當前,或許他們不知道這些檢驗的結果到底是誰?但是,他們知道是為了誰。

哪怕面對刀山火海,也不會後退半步。

前方的戰士,為了打贏這場戰役,請好好愛護自己。

2月9日,上海的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緊急支援武漢,華山醫院的呼吸科幾乎全部報名。

為了護理患者更加方便,女生義無反顧地剪掉長髮,好多帥氣的男生將頭髮剃成“滷蛋”。


他們每個人的行李箱裡裝滿了一包又一包的成人的紙尿褲。

一旦穿上防護服,他們就一整天堅持不喝水,不上廁所。

他們當中有一半是90後,最年輕的只有26歲。

他們也有過害怕、有過恐慌,他們都是平凡的人。

然而,疫情當前,使命感讓他們只能前進。

為了拯救那些病人,願傾盡所有和死神抗衡。


04

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這是一場面帶淚水,內心卻無比自豪的送別。

2月2日,座標山西太原。

66歲的王衛國把當醫生的女兒王婷送上了前往武漢的飛機。

沒有豪言壯語,只期許好好工作,平安回家。

一直努力控制情緒的女兒最終還是流下了眼淚。

17年前的非典,母親把49歲的王衛國送到了非典的戰場。

而如今,他把自己的女兒送到了武漢疫區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王婷說如果國家需要,將來她也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線!

奶奶傳給父親,父親傳給她,這就是傳承,早已經變成了一種家風。

長大的孩子終於穿上了鎧甲,成為了父親一樣的勇士。

1月26號中午,湖南市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自強,已經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連續工作48個小時了。

雖然他已經疲憊不堪,但他心裡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兒子。

他趁吃午飯的時間去看望相隔不到10米同樣值班的兒子,隔著防護玻璃,父親拿了一張處方箋寫下:“秋筆,加油!”

老父親左手拿著處方箋,右手拿著筆在空中畫著“V”,兒子看到後溼潤著眼眶頻頻點頭。

他們是戰場上的父子兵,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士”。


05

抗擊疫情歌曲《堅信愛會贏》的歌詞寫道:

為了你,我拼了命

哪怕是槍林彈雨

隔著生死的一道門

我保證不離不棄

撐起多少了黑夜

決不讓生命叫停!

這是對醫務人員最好的詮釋。

他們要和時間賽跑,要和死神搏命,早已經顧不上疲勞,顧不上恐懼。


萬名援鄂醫務人員名單曝光:這些平凡的人值得銘記

然而,或許他們自己都忘了自己只是個平凡人。

他們是最平凡的人亦是最偉大的人。

英雄的精神需要傳承,需要發揚。

告訴我們的孩子,他們才是最該追逐的明星,才是未來最該學習的榜樣。

感謝援鄂的一萬多名或者更多的醫務工作者,是你們把病毒擋在了前面,是你們讓我們走近了勝利曙光裡。

你們的名字會刻在時代的記憶裡永遠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