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近日,国内疫情即将胜利,武汉摆渡万千生命的16家方舱医院也就此谢幕,武汉新冠肺炎的增长也变成了个位数。

人民日报陆续曝光了各地援鄂的人员名单:江苏2802人;山东1775人;广东2484人;辽宁2054人;上海1649人;浙江2018人......陆续还会曝光。

每个数字背后都是用血和肉筑起的生命长城,这是上万人的同胞用自己的命换回的胜利。他们玩命的身影,值得我们热泪盈眶。

他们的每一个名字,都闪闪发光,值得我们铭记。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我们所期待的打赢这场战役,是那些平凡的人挺身而出。


而他们也是家里的顶梁柱,是父母的宠儿。

原来,人间最伟大的爱是:祖国哪里需要我,我就出现在哪里!


01

舍小家,救大家

这是一场简单的告别仪式。一位父亲和他刚出生3天的女儿。

2月5日,山西白求恩医院国家紧急救援队从太原出发。

作为队员的郝铁蛋多想寸步不离默默的守护着女儿,但他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出征。

刚出生3天的女儿就要给自己的爸爸送行。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郝铁蛋抱着女儿。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走之前,郝铁蛋轻轻地抱起了还在熟睡中的女儿,转身默默地擦了两眼泪,那是一个父亲对女儿不舍的泪水。

妻子坚定地说:“家里有我你放心吧!”“非常时刻对医务人员来说,这也不是什么特殊的事,职责所在!”

有网友评论:可怜我们的英雄,愿平安归来!多少人默默出处,才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岁月。

妻子刚刚生完孩子,身体还没有恢复,女儿需要人照顾,正是这个小家需要爸爸的时候。

然而,疫情当前,医护人员不能退缩!

他们奋不顾身,为了责任,为了使命,舍弃自己的家人,奔赴一线,不顾自己的安危,只为了能救更多的人。

感动我们的总是那些肉体凡胎的普通人。


02

你守护大家,我守护你

确认过眼神,你是我最爱的人。

2月4日傍晚5点多,在浙江绍兴人民医院隔离病房的通道上,两个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相遇。

虽然看不到对方的脸,但是她总感觉眼前的这位医生莫名的熟悉。

于是她客气地问:“请问,你是陈炳吗?”“是的,你是小奇!”原来这个人是她的丈夫。

丈夫张开双臂给了妻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是多么熟悉又久违的感觉。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原来,早在1月31日的时候,作为儿内科的副护士长的徐小奇就去了隔离区,不久后,丈夫也申请加入。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他们被安排在不同的宿舍,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见面了!

这一刻他们是相濡以沫了20年的夫妻,更是砥砺前行的战士。

战地爱情,风雨同舟!

最远的距离是你站在隔离区里,我站在隔离区外!

1月29日在山东的州第二人民医院,一对夫妻只能隔着玻璃“约会”。

丈夫柏玉明是呼吸科的医生,和妻子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面了。

妻子来给丈夫来送东西,用力地贴在隔离房外的玻璃上,想要离得更近一些。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的丈夫,却远远地站着,示意让她赶快离开这个危险地方。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此时,一个普通的拥抱都变成了一个奢侈,一个简单的背影都显得弥足珍贵。

夫妻俩隔着屏蔽门对视了几分钟,妻子流下了担心的泪水。

他们的聚少离多是为了更多家庭的聚多离少,他们在拿命在与死神相博!


03

不知道你是谁,却知道你为了谁

“看不见的医生”,却每天在与病毒斗争,身处战役的最前线。

他就是武汉市肺科医院检验科的陈军,自从武汉的疫情爆发以来,他们已经连续奋斗了一个月。

每一次新冠病毒的核算检测到出结果都需要6个小时,他们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

只要穿上防护服,走进实验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打响了。

由于直接面对病毒,前期的样本的采集中,必须要带着橡胶手套,双手长期处于无法排汗的情况。

他的手上长满了红斑,看着让人心疼,走出实验室他包扎手之后,又走进了实验室。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他明白有多少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结果,他不能后退。

疫情当前,或许他们不知道这些检验的结果到底是谁?但是,他们知道是为了谁。

哪怕面对刀山火海,也不会后退半步。

前方的战士,为了打赢这场战役,请好好爱护自己。

2月9日,上海的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紧急支援武汉,华山医院的呼吸科几乎全部报名。

为了护理患者更加方便,女生义无反顾地剪掉长发,好多帅气的男生将头发剃成“卤蛋”。


他们每个人的行李箱里装满了一包又一包的成人的纸尿裤。

一旦穿上防护服,他们就一整天坚持不喝水,不上厕所。

他们当中有一半是90后,最年轻的只有26岁。

他们也有过害怕、有过恐慌,他们都是平凡的人。

然而,疫情当前,使命感让他们只能前进。

为了拯救那些病人,愿倾尽所有和死神抗衡。


04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是一场面带泪水,内心却无比自豪的送别。

2月2日,坐标山西太原。

66岁的王卫国把当医生的女儿王婷送上了前往武汉的飞机。

没有豪言壮语,只期许好好工作,平安回家。

一直努力控制情绪的女儿最终还是流下了眼泪。

17年前的非典,母亲把49岁的王卫国送到了非典的战场。

而如今,他把自己的女儿送到了武汉疫区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王婷说如果国家需要,将来她也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前线!

奶奶传给父亲,父亲传给她,这就是传承,早已经变成了一种家风。

长大的孩子终于穿上了铠甲,成为了父亲一样的勇士。

1月26号中午,湖南市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徐自强,已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连续工作48个小时了。

虽然他已经疲惫不堪,但他心里念念不忘的是自己的儿子。

他趁吃午饭的时间去看望相隔不到10米同样值班的儿子,隔着防护玻璃,父亲拿了一张处方笺写下:“秋笔,加油!”

老父亲左手拿着处方笺,右手拿着笔在空中画着“V”,儿子看到后湿润着眼眶频频点头。

他们是战场上的父子兵,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士”。


05

抗击疫情歌曲《坚信爱会赢》的歌词写道:

为了你,我拼了命

哪怕是枪林弹雨

隔着生死的一道门

我保证不离不弃

撑起多少了黑夜

决不让生命叫停!

这是对医务人员最好的诠释。

他们要和时间赛跑,要和死神搏命,早已经顾不上疲劳,顾不上恐惧。


万名援鄂医务人员名单曝光:这些平凡的人值得铭记

然而,或许他们自己都忘了自己只是个平凡人。

他们是最平凡的人亦是最伟大的人。

英雄的精神需要传承,需要发扬。

告诉我们的孩子,他们才是最该追逐的明星,才是未来最该学习的榜样。

感谢援鄂的一万多名或者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是你们把病毒挡在了前面,是你们让我们走近了胜利曙光里。

你们的名字会刻在时代的记忆里永远发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