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這趟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的徒弟梁振甫所傳授的老八掌,是八卦掌入門的基本掌法之一。

它包括:單換掌、蓋手掌、背身掌、順勢掌、披身掌、順步掌、揉身掌,平穿掌這八個最基本的掌法。

由於八卦掌是在不斷地走轉中變換招式,動作比較複雜,因此初學者要從最基本的掌式練起,以逐步熟悉和掌握八卦掌的技術要領和風格特點。

老八掌以操練基本手法,身法、腿法和最基本的勁力為主,適合初學者練習。

操練老八掌不可急於求成,要按三步功循序漸進,才能事半功倍。所謂三步功,就是首先要著重注意、身形的規範,手法的變化和步法的轉換,端正架勢,周身放鬆,不要急於發勁和技擊。第二步要做到動作沉穩,勁力綿、長、沉。勁要慢慢往裡找,做到勁不外露。第三步要做到勢勢相承,全身動作協調,勁力沉穩連貫,神、氣、意、力一氣貫通,做到四形俱備:形如游龍,視如猿守,樁若虎踞,翻如鷹盤。

老八掌的基本步法說明:

趟泥步:是繞圓走轉的步法。取屈膝半蹲姿勢,邁步走圈時,裡腳直(靠近圈心的腳尖朝前),外腳釦(外腳腳尖斜向圈內),兩腳平起平落,磨膝趟脛。落步若趟泥,邁步形如剪,走起來穩如坐車一般,重心不可上下起伏。

掰步:為轉身的步法。一腿支撐,另一腿大腿外旋,腳尖外撇。掰步分小掰和大掰。外撇腳與支撐腳成丁字形為小掰步(圖①),外撇腳與支撐腳成八字形(圖②)或兩腳平行(圖③)為大掰步。

扣步:為轉身的步法。一腿支撐,另一腿腿內旋,腳內扣。扣步也分小扣和大扣。內扣腳與支撐腳成丁字形為小扣步(圖④),內扣腳與支撐腳成一字型(圖⑤)或兩:腳平行(圖⑥)為大扣步。掰扣步的幅度越大,身體轉動的角度就越大。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動作圖解

左手,左腳運動路線為…+,右手,右腳運動路線為一+。人頭上方帶箭頭的符號表示身體轉動的方向,箭頭所捐方向為動作完成時的面向。

預備式:

⑴沿著圓圈北端並步站立,面向東方,兩眼平視前方。 (圖1)

要點:頭上頂,頸豎直,周身放鬆,舌頂上顎,調整呼吸至心平氣和。



一、單換掌

⑴右腿屈膝半蹲,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同時兩手由下向左前斜上方外旋伸出,手心向上成仰掌,左手在前,右手在後,兩肘尖對地屈肘臂成弧形,眼平視左掌。 (圖2)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要點:松肩,松腰,松胯,兩腿力量左三右七,左掌高不過眉,右掌在左臂肘下距離約三、四寸。

⑵右腳向前邁進一步,坐胯轉腰,面向圈心,右掌自左臂外側向前伸出,兩臂內旋經頭上向圈心劃弧,兩掌同時翻塌,掌心對圈心,右掌在前,左掌在右肘下,眼隨視右掌。 (圖3)

要點:擰腰松肩,兩肘裡裹,兩掌要撐,掌根要塌,指要立,虎口要圓撐。

⑶接上動邁步繞圓轉行,姿勢如圖3。

要點:按趟泥步要求做。

⑷轉一圈(一般為八步)至起式處成右腳在前時,左腳前進一步(大扣步),向右後轉身面向西,右腳向前邁進半步,同時回收右肩外旋小臂使手心向上,臂微屈壓肘,左掌不變,略向前推沉。(圖4)

要點:轉身時,要先轉胯轉腰(所有轉身皆要求如此,不再贅述);壓肘時要收肩沉腰,旋擰時勁在小臂,勁力要纏,綿、沉。

⑸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同時右臂內旋翻掌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四指併攏,拇指回扣,沿右小臂下向前擰穿成橫立掌,眼視左掌前。 (圖6)

要點:擰帶和穿掌勁力在腰肘,兩掌同時發勁,前後相爭,掌步要相合。

⑹向左坐胯轉腰,面向圈心,左掌不停,小臂內旋經額前上方向左後劃弧,翻塌掌心向圈心,小臂微屈,右掌經左肋下向圈心推出置左肘下,眼通過左掌虎口平視前方。(圖6)

要點:同圖8。

⑺由圖⑥開始繞圈轉行—周,至起式處再走左式單換掌,變成右式推磨掌,動作與圖3、4、5、6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 (圖7)

二、蓋手掌

⑴以右式推磨掌式再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成右腳在前時,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腿屈膝抬繃平稍內翻向前蹴點;同時左掌向腰際蓋壓,掌心向下,右掌在胸前向上向下、向後向上劃—立圓,再由胸前向前蓋出;跟隨視右掌前方。(圖8)

要點:動作要連貫,右腳的蹴點和右掌的蓋出要一致,重心要穩,身形要正,勁在腰背胯。

⑵右腳小腿迅速收回,向身後落步,兩膝微屈,轉胯轉腰,面向圈心,同時右肘下沉外旋小臂,兩臂向下,兩掌心向內經腹前交叉,再向兩側撩出,掌心向後;眼視右掌。(圖9)

要點:收腿先收小腿,要轉腰胯再向後落步,步到掌到,撩掌時不可聳肩縮脖。

⑶掰右步,左腳向前邁進半步(大扣步),轉身面向西,同時右掌夕旋翻掌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收經左腰間,沿右小臂下向前穿出,眼視左掌。(圖10)

要點:掰步、扣步幅度儘量要大,要坐胯擰腰,帶擄穿掌時掌步要相合,兩手要有爭勁。

⑷掰右步,向右後(東)轉身,再進扣左步(大扣),同時左掌變橫掌使掌心向前,由腦後經頭上向前蓋出,臂微屈與鼻向高,右掌隨轉身掌心向外向右腰後插出;眼視左掌。(圖11)

要點:轉身時要保持身形正直,蓋掌要用腰背勁。

⑸重心移至左腿,動右腳腳尖向西;轉胯翻肩,由右向後(西)翻身;同時右掌自右腰際外旋向後下劃弧,再向上推出,掌心向前,高不過眼,左掌收按至左胯側,眼視右掌。(圖12)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要點:右掌背插時,一要沉肩送手,二要翻肩擰肘,沉、擰、鑽、推要一氣呵成,左右手勁力合一不散。

⑹圖13動作及要點同圖5。

⑺圖14動作及要點同圖6。

⑻由圖14左式推磨掌繞圈轉行千周至起式處,再走左式蓋手掌變成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領與圖8—14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圖15)

三、背身掌

⑴以右式推磨掌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成右腳在前,掰左步,扣右步,身體左轉360°,面向東,同時右掌隨轉身向左掩掌,左掌經右小臂下向左分撥,左右臂成十字交叉,眼視右掌。(圖16)

⑵左腳提起向前進一步,右腳前跟半步,同時右掌繼續向左側橫截,左掌沿右小臂向左橫撥,沉肘變兩掌根相靠,掌心向上成V字形,虎口圓撐然後隨進步合肘向前擠打;眼隨手平視前方。(圖17)

要點:轉身時中心軸要穩定,頭隨身轉,兩手動作要一致,擠打時勁力在腰胯。

⑶掰左步腳尖向圈外,扣右腳腳尖對圈心,向左轉體270°,面向圈心,兩手沉肘隨身而轉,左腳再向左橫邁一步,雙手掌心向上向臉前上方託插,眼視雙手。(圖18)

要點:轉身時周身要緊整,託插時要沉腰胯,氣不可上提。

⑷掰左步(腳尖對圈外),扣右步(腳尖對圈心),向左轉體360°,面向圈心,同時兩手上託隨身而轉,再下捋左外右裡成十字交叉手,掌心向後;左腳再橫邁一步,兩手同時向兩側塌腕按出,指尖對圈心,掌心向下高於胯齊,眼看左手。(圖19)

要點:塌按時要沉胯松腰,身不可前傾,力在掌根。

⑸重心移至右腳,左腳向後虛收半步,同時左掌外旋翻腕變上託再內掩;然後向左出左腳,左掌繼續向下向左側(東)撩出,右掌收至右胯側;眼隨左手。(圖20)

要點:託、掩、按、撩要連貫一致,一氣呵成,掌步同到。

⑹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後虛收半步,身體左轉,同時右掌外旋翻腕上託、內掩、下按;再出右腳,右掌向右前(西)撩出,掌心向後,左掌收至胯側,眼隨右掌。(圖21)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要點:同圖20,唯左右相反。

⑺圖22動作及要領同圖5。

⑻圖23動作及要領同圖6。

⑼由圖23左式推磨掌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再走左式背身掌成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領與圖16——23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圖24)



四、順勢掌

⑴以右式推磨掌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成左腳在前,右腳向前大掰步(腳尖對圈心),左腳大扣步(腳尖向東),向右轉胯轉身面向東;同時回收右肩,外旋小臂使手心向上,臂微屈壓肘,左掌隨身而轉,略向前推沉置右肘下;眼視右掌。 (圖25)

要點:翻身壓肘要收肩沉腰,旋擰時勁力要綿,纏、沉、勁在小臂,兩手勁力要合一。

⑵大掰右步,腳尖儘量對圈裡,大扣左步,腳尖對圈心,身體隨之右轉360°,同時左掌經右腋下隨轉身向左斜上方穿出,掌心向右,右掌經左肘上沿身體左側下插至左胯側,掌心向左,兩眼平視左方(東)。(圖26)

要點:此動轉身幅度大,掰扣步幅度也要大。轉身穿插關鍵在腰胯,周身要擰,動作要連貫。

⑶重心移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沿圈線向右伸出成僕步;同時左掌內旋擄撐劃一小圓弧,變橫掌掌心斜向上,右掌經腹前繞至右胯側,手心反向上,沿右腿外側反臂插出,頭隨右掌右轉,眼看右掌。(圖27)

要點:左撐掌要沉肘,五指微屈,掌心要空。下勢要坐腰胯,插掌要沉肩,勁力要松沉。

⑷左腳後蹬,右腿屈膝,略向右轉腰,同時沉肩、送肩,右掌沿右腿外側直臂外旋向右斜前方擰,穿,掌心向上,左掌內旋向後反臂擰穿,掌心向上;眼平視右掌。(圖28)

要點:重心前移時要送頂胯,左右兩臂的沉、翻、擰、穿勁要整如絞繩。

⑸轉腰向左(東)送頂胯,同時沉左肩小臂外旋,左掌向前擰穿;右臂內旋反擰臂,兩掌掌心向上,高於肩齊,眼看左掌。(圖29)

要點:要用右肩催頂左肩翻肩擰臂,左右兩臂一正一反的擰勁如同絞繩,肩要松沉。

⑹圖30動作及要點同圖29,唯方向和左右相反。

⑺重心移至左腳,右腳虛收半步,右掌內掩,下按,左掌外旋略收,然後右腳向右前邁出半步,右掌繼續翻掌向上撩出,手心向圈外,左掌向前向下按至左胯側,掌心向下,眼隨右掌。(圖31)

要點:掩、按,撩動作要連貫一致,掌步同到,左右兩手和腰的勁力要合一。

⑻沿圓圈進右步,兩腿微屈,右掌外旋擰拿向腰間帶擄,再進左步,左掌沿右小臂下向前穿出,眼看前方。 (圖32)

要點:同圖5。

⑼圖33動作及要領和圖6相同。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⑽由圖33左式推磨掌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再走左式順勢掌變回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領和圖25—33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圖34)

五、披身掌

⑴以右式推磨掌再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成左腳在前,掰右步腳尖向圈內,大扣右步,身體右轉90°,面向西,同時回收右肩,外旋小臂,手心向上,臂微屈壓肘,左掌不變,隨轉身略向上沉,眼平視前方。(圖35)

要點:步子要大掰、大扣,否則下一動旋擰角度就不夠。

⑵掰右步腳尖向圈外,進扣左步(大扣),腳尖儘量向東:同時右掌內旋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沿右小臂下向前穿出,高於嘴齊,眼看左手。(圖36)

要領:大扣步時,胯要坐,腰要擰,身要正。兩掌前後相爭,方得整勁。

⑶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向西南方邁進一步,身體由左向右轉240°,同時左掌隨轉身向身後拍出,右掌沿左小臂外側向腦後(西南方)劈出,高於肩齊,眼隨右掌而行。(圖37)

要點:轉身劈掌要協調一致,中心軸要穩,身要正,劈掌時臂走立圓,步,胯,腰,肩,肘、掌要節節相催。

⑷向前掰右步腳尖對圈外,進扣左步(大扣)腳尖對圈外(西北);同時右手內旋擰拿(掌心向下)向腰間帶擄,左掌沿右小臂下穿出,高於肩齊,目視前方。(圖38)

要點:要松胯擰腰,身體要儘可能面向穿掌方向,但掰扣步必須到位。

⑸重心移至左腳,右腳前邁半步(東北),身右轉,面向東北,同時左掌隨轉身向身後拍按,右掌沿左小臂外側向腦後劈出(東北方),高於肩齊,眼隨右掌。(圖39)

要點:同圖37。

⑹大掰右步,腳尖對圈內(南),進扣左步(大扣),腳尖對圈內(南),同時右手內旋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沿右小臂下向前(東)穿出,眼看左掌。(圖40)

要點:同圖38。

⑺圖41動作及要點同圖39,唯動作方向相反。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⑻圖42動作及要點同圖32。

⑼圖43動作及要點與圖6相同。

⑽由圖43左式推磨掌繞圈轉行一週,到起式處,再走左式披身掌成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領和圖35—43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圖44)

六,順步掌

⑴圖45動作及要點同圖25。

⑵掰右步,腳尖向圈外(北),大扣左步,腳尖向東南,由左向右轉體180°,同時左掌經右腋下向上穿出,右掌向體前內旋下按,兩掌掌心相對,目視左掌。(圖46)

要點:要松腰沉胯,兩肩兩肘兩掌都要裡裹相合,意如夾裹木杆。

⑶右腳向圈邊退撤一步,下坐腰胯,同時雙掌合夾塌腕墜肘,向下向左腳墜沉,身體重心逐漸隨墜沉牽引之力,移到右腳成左僕步,眼看左手。(圖47)

要點:墜沉時肩,腰,胯要松沉,頭上頂,不可前俯後傾。

⑷雙掌繼續向身後帶擄,重心逐漸移至左腳,坐胯向右轉腰,面轉向西北,雙掌右上左下向右側身後橫撥,眼隨視右掌。(圖48)

要點:帶擄和橫撥要用腰胯勁,轉胯轉腰時身要正,兩肘要向裡裹勁。

⑸右腳原地活步,腳尖轉朝前,左腳前邁一步,同時左掌內旋顧右臂經眼前劃弧,向身後(圈心)翻塌掌,右掌隨轉體下按向圈心推出置於左肘下,兩掌掌心對圈心,成左式推磨掌,眼隨左掌衝虎口朝前平視。(圖49)

要點:左右兩掌掩、裹、翻、塌要連貫—氣,勁在腰背。

⑹由圖40左式推磨掌繞圈轉行—周,至起式處開始走左式顧步掌變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點與圖45——49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 (圖50)


七、揉身掌

⑴圖51動作及要點同圖25。

⑵掰右步腳尖對圈外,左腳向圈外邁進半步(大扣),腳尖對東,同時右臂內旋翻掌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沿右小臂下向前穿出,眼隨視左手。(圖52)

要點:腰要擰,身要正,兩手的擰拿、穿掌動作要一致。

⑶右臂外旋,掌心向上經腰間掛帶,向身後穿出,左掌外旋內掩插至右腋下,緊接著大掰左步,腳尖向圈內,上右步(大扣)腳尖對圈心,向左轉身面向圈心,右掌不停,在身後劃一平弧向左前扇擊,手背向圈心;眼隨視右手。(圖53)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要點,動作要連貫一致,掛帶右掌時要收腰吸胯。

⑷掰右步,腳尖向東北,大扣右步腳尖向東,沉腰坐胯向右轉身240°,同時左掌自右腋下隨轉身向東穿出,掌心向上,右臂內旋,掌心向上經頭上向西穿出,成雙手託天,眼隨視右手。(圖54)

要點:擰裹鑽翻一氣呵成,轉身時不可挺腹後氣不可上提,雙手託天要向右擰腰。

⑸大掰右步腳尖對圈外,大扣左步腳尖對西北,身體右轉180°,面向西,右掌掌心向上,向腰間掛壓,左掌隨身而轉,掌心向上.指對圈心,眼視左手。(圖55)

要點:兩手勁力合一,要有墜裹合擊之力,掛壓右掌時要吸腰收胯。

⑹右掌經腰間向身後穿出,左掌擂向有腋下,身體儘量向右後轉,眼視右手.緊接著掰左步,進扣右步,身體儘量向右擰轉,右掌隨轉身向左扇擊,手背向曰心,眼隨視右掌。(圖56)

要點:擰裹要緊,鑽翻要沉,身形要正.懸頂吊襠。

⑺圖57動作及要領同圖54。

⑻圖58動作及要領同圖55。

⑼圖59動作及要鎮同圖56。

⑽大掰右步,向身後大扣左步,腳尖向圈心,吸腰轉胯向右轉體240°,面向圈心,同時左掌經右腋下隨轉身掌心向上向東穿出,右臂內旋,掌心向上經頭上向西穿出成雙手託天,眼隨視右手。(圖60)

要點:同圖54。

⑾右腳向前邁進半步身體左轉90°,同時右臂外旋沉肘內掩,再向下向體右側向上撩出,左掌下按收至左腰間,眼隨視右手。(圖61)

要點:掩、按、撩要連貫。

⑿圖62動作和圖22相同。

⒀圖63動作和圖23相同。

⒁由圖63左式推磨掌轉行一週至起式處,再走左式揉身掌成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點和圖50——63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圖64)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八、平穿掌

⑴右式推磨掌繞圓轉行一週,其動作及要領與圖4相同。(圖65)

⑵左腳向前邁進一步,右臂內旋翻掌擰拿向腰間帶擄,左掌沿右小臂上向前平穿,掌心向下,兩眼平視前方。(圖66)

要點:右掌擰,帶勁在腰肘,左掌穿出時要沉肘,五指微扣,步掌合一。兩掌—前一後同時發勁。

⑶圖67動作及要點同圖66,唯左右相反。

⑷圖68動作及要點同圖66。

⑸掰右步,向身後大扣左步,腳尖盡力向西南,身體右轉360°,面向西,同時右掌隨身而轉,左臂外旋向右掩掌下按至左腰際,接著右腳向前進半步,右掌自下而上向前撩出,手心向後,眼隨視右掌。(圖69)

要點:扣步步幅要小,轉體時先移重心轉腰胯,撩掌時掌步合一,身形要正。

⑹圖70動作和要領同圖22。

⑺圖71動作和要領同圖23。

⑻由圖71左式推磨掌繞圓轉行—周至起式處,再走左式平穿掌成右式推磨掌,動作及要領和圖65——7l相同,唯方向和左右相反。(圖72)

九、收式

⑴以右式推磨掌再繞圈轉行一週至起式處,左腳向前邁進一步扣步,腳尖向圈心,同時兩手小臂外旋,掌心向上從眼前向下,再分別經體兩側向斜上方托起,掌心斜對太陽穴,眼平視前方。(圖73)

要點:兩手下放和上舉時都要松肩沉肘。

⑵重心移至左腳,收並右腳,腿先微屈再慢慢直立,同時兩臂內旋至掌心向下,經眼前徐徐按下至大腿兩側,兩眼平視前方。(圖74)

要點:全身放鬆,配合動作慢慢調整呼吸。成直立後,靜默1-2分鐘,再慢慢散步走動,不宜立即坐下休息。

梁式八卦掌老八掌,由八卦創始人董海川之弟傳授,是入門基本掌法



本賬號內相關文章與視頻推薦:

(各位愛好者,您們好!本賬號將向大家呈現各類搏擊、功夫、散打、武術等文字、圖片、視頻資料以及國內外搏擊、散打等賽事新聞、評論。歡迎關注本賬號!請點擊右上方“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