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防守祕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在CBA尚未正式恢復之前,我們不妨以休賽之前的比賽為樣本,來闡述一下CBA球場上的一些現象。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在通常的認知裡,人們通常會認為防守對方的三分球是防守端很重要的一部分——而考慮到三分球命中率是一項隨機性很高的數據,也是防守方在做防守策略時很難顧及到的,防守方在防守對方三分球時最重要的是減少對方的三分球出手限制對方的三分球出手比重)。

本賽季至今,在CBA賽場把限制對方三分球出手比重這項做到極致的共有三支球隊,他們分別是:同曦隊、八一隊和浙江稠州銀行隊(且和身後的球隊有明顯檔次差距):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但與傳統觀念相悖的是,這3支球隊在把【限制對方三分球比重】這一項做到極致之餘,卻依然無法把防守做到極致,甚至於他們的防守效率都排到了CBA的後半段——其中,防守效率最好的浙江稠州銀行也只能排到第14位: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那麼,這3支球隊各自的防守問題在哪裡呢?

同曦隊的問題在於,他們的造失誤能力欠缺、護筐延續性非常糟糕。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由於有哈達迪這樣的中鋒,同曦隊一般在防守擋拆時會採取極為保守的中鋒蹲籃下護筐策略。這樣做的另一個前提是,其他球員不需要頻繁漏掉自己的對位人去籃下幫助哈達迪。因此,他們很少漏給對方空位三分球的機會——而這,也正是他們控制對方三分球比重自成一檔的重要原因。

然而,這種防守策略也有天然的侷限性。由於過於強調不失位,同曦的球員很難在局部形成人數優勢,進而靠壓迫性迫使對方出現失誤。因此,同曦在造對方失誤方面的表現非常糟糕,他們在這方面位列CBA倒數第一: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當然,同曦僅以哈達迪退守籃下為基礎,以限制對方在籃下的出手比重和效率、限制對方的三分球出手比重為目標,也足以維持球隊的防守下限,哪怕球隊在造失誤方面的表現非常糟糕。

但問題在於,同曦根本做不好防守的延續性。

由於哈達迪的外援身份,他也會受制於CBA的外援輪換策略(4節6人次,末節只能上單外援),甚至於他以亞洲外援身份出戰的場次裡也會受制於末節單外援的政策。而一旦哈達迪不在場,同曦靠誰來維持他們的防守體系呢?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一個方法是,

把買爾丹或者王睿放到這個位置上,但二人中的任何一人都無法達到哈達迪的護筐水準,同曦賴以生存的護筐水準會在那個時間段呈直線式下滑狀態。

另一個方法是,把亞布塞萊推到小球5號位的位置上。亞布塞萊體型明顯偏小,同曦只能在他打5號位的時候多擺2-3聯防,從而加大對籃下的保護力度,但同樣收效甚微。在筆者看過的場次裡,亞布塞萊只有在與北京隊一戰的第4節比賽裡拿出了200%的護筐熱情——也正是在那場比賽裡,同曦隊在末節完成了大逆轉。

但在更多樣本的比賽裡,一旦哈達迪不在場,同曦的防守水準就會出現明顯的下滑。數據顯示,當哈達迪在場的時候,同曦每百回合只丟109.9分;而當哈達迪不在場的時候,同曦每百回合要丟130.5分: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八一的問題則在於,他們看似不俗的控制對方三分球比重效果,明顯是由【捨本逐末】的防守策略造成的。

同曦控制對方三分球比重,是以內線球員不輕易離開籃下、其他球員不輕易離開自己對位人保守風格為前提實現的。而八一的中鋒,在防守擋拆時並不保守,他們的中鋒還是會被賦予出去延誤對方擋拆持球人的任務。與之相對的是,八一在造對方失誤方面明顯優於同曦,他們在這方面可以排到CBA第9位: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然而,中鋒頻繁離開籃下的結果是,球隊在籃下的防守就處在了真空地帶。此時,其他球員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呢?

一個簡單粗暴的邏輯是:其他球員依然不離開自己的對位人,不給對方三分球機會,放任對方在籃下得兩分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然而,這種看似正確的結論,是以預設三分球準星和籃下準星均為100%為前提條件的。事實上,整個CBA很少有球隊把自己的三分球命中率提升到40%(相當於60%的兩分球命中率)以上,而CBA大多數球隊的籃下命中率可以達到60%以上。

當你在八一隊的比賽裡看到這種畫面,你就可以明白這種選擇的錯誤所在了: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八一隊在防守端的真正問題,不是他們的側翼單防尖兵雷蒙有什麼問題,而是他們的內線協防力量實在過於糟糕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受此影響,八一隊讓對方的兩分球命中率達到了58.0%(太容易讓對方在籃下得分了),在CBA的20支球隊裡僅優於天津隊: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浙江稠州銀行的防守問題和八一隊比較類似,但還是會有具體的區別。

浙江稠州銀行的4-5號位上主要是3人輪換——張大宇、朱旭航和賴俊豪(張正昕會分掉一部分5號位的時間,劉澤一會分掉一部分4號位的時間)。

其中,張大宇的體型在中鋒裡還是不錯的,也能夠做出一定的護筐貢獻;朱旭航體型偏瘦,很難提供很強的正面護筐,但至少護筐熱情尚可;賴俊豪則有不俗的護筐熱情,也能夠掌握好護筐的時機: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因此,浙江稠州銀行內線球員的護筐還是會略好於八一隊,他們更大的防守問題是:1-3號位的單防和協防能力過於糟糕了。

八一隊尚有雷蒙這樣的側翼單防尖兵(哪怕後面發生了一些意外因素),田宇翔單防控衛時也尚可。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而浙江稠州銀行為了遷就鄧蒙,只能讓程帥澎/吳前/蘭茲伯格去防守對方的箭頭,但同樣收效甚微——程帥澎的對抗和侵略性都尚可,但他太容易犯規了;吳前的對抗和單防技巧都有問題,根本不適合去做這份工作;蘭茲伯格的對抗會好於吳前,但單防技巧也不夠好。

而更大的問題是,即便這三名球員幫助鄧蒙分擔了這部分任務,我們也能看到鄧蒙在防守端的各種問題。他非但無法支援球隊的協防,還經常因為走神送給對方空切的機會: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當然,同樣執行防守風格較為激進的策略,浙江稠州銀行還是有自己的優勢之處。在強調侵略性的情況下,浙江稠州銀行善於利用局部人數優勢來給持球人更多的壓迫感,進而迫使對方出現失誤。數據顯示,浙江稠州銀行在造對方失誤方面高居CBA第2:,僅次於防守風格更加激進的廣廈隊:

CBA防守秘籍:八一隊善於防三分,為何防守效率低下?

而這,也正是浙江稠州銀行的防守效率領先於另外兩支球隊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