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春天裡的“菜王”,調血脂、清腸道、助消化,錯過又要等一年

它是春天裡的“菜王”,調血脂、清腸道、助消化,錯過又要等一年

所謂“嚐鮮無不道春筍”,如今正是春筍大量上市的時節,它吃法多樣、葷素百搭,無論炒、燉、蒸、煮都能成就一道好菜,有“春季菜王”、“素食第一品”等美譽。

特別是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家從春節前開始,就長時間宅在家中,吃得多、動得少,這時適當吃點春筍正好可以給腸胃“洗個澡”,順便還能帶來很多別的好處。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春天的菜王

我們吃到的春筍,大部分是毛竹、雷竹、箭竹、楠竹的春季嫩芽,是一種傳統的天然綠色蔬菜。特別是春筍中的一種物質,對人體非常有益,這種物質就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能與脂類物質結合,幫助減少體內對膽固醇和脂肪的吸收,並加速油脂代謝排出體外,起到一定的調節血脂的作用,對糖尿病、冠心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功效。

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起到通便、排出腸道垃圾的作用,李時珍就曾在《本草綱目》中把竹筍比喻為“刮腸篦”,可見其良好的潤腸通便效果。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除了膳食纖維之外,春筍中還含有大量的鉀元素,有助於促進體內多餘的鈉排出,維持體內鉀鈉平衡,對於預防高血壓有一定好處,對血管保護也非常有益。

而且春筍還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維生素A、鈣、磷、鎂、鐵等營養素,有助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低脂肪、低熱量,非常適合胃口不佳、便秘、肥胖、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等人群食用。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吃前做對這三步

想把最鮮嫩的春筍吃進嘴裡,下面這三個關鍵步驟一定要做對:

1、挑筍

看顏色:筍尖沒有出青,底部顏色淺白的筍相對比較嫩,如果筍肉發黃,就說明春筍偏老。

看筍節:筍節紋理清晰、緊密一點的相對比較好。

看大小:筍身略微短肥的比長長瘦瘦的春筍更好。

2、剝筍殼

先將春筍底部比較老的根部去掉一些,然後用刀在春筍上自上而下劃一條線,沿著這條豎線就能很容易地把筍殼剝去了。

3、焯水

春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這種物質攝入過多會阻礙人體對鈣、鋅等礦物質的吸收,並可能形成結石。所以烹飪春筍時很必要的一步就是焯水,通過焯水可以去除春筍的澀味,減少其中70%左右的草酸。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春筍焯水的時間需要稍微長一些,一般要在5分鐘左右。另外,如果在水中加點白醋,能讓春筍的顏色更加鮮亮好看。

春筍雖好,並非人人都適合

雖然營養價值高,但春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多吃的。哪些人不適合吃春筍:

1、尿道、腎、膽結石患者儘量少吃。因為春筍中難溶性草酸鈣較多。

2、慢性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人群慎食。因為筍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比較難消化。

3、肝硬化、胃底靜脈曲張的人群禁食。

4、過敏體質者也要謹慎吃筍。在過敏疾病高發的春季,更要避免發生攝入性過敏。如果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春筍美味新吃法

春筍豆:消食脹、清腸道

食材:春筍、黃豆、八角、蔥段、姜塊、幹辣椒、冰糖

做法:

1、將泡軟的黃豆放入砂鍋中,加八角、蔥姜、鹽煨至軟爛入味

2、將春筍去皮和老根,洗淨後切成小塊

3、用水焯下,以去掉澀味,將焯好春筍撈出瀝水備用

4、油鍋燒熱後,下幹辣椒、蔥段、姜塊焙出香味

5、放春筍、鹽翻炒入味,將煮好的黃豆濾掉配料放入鍋中

6、加老抽和煮黃豆的滷汁繼續小火燒入味

7、燒至一半時,加入冰糖大火收汁,這時可以加老抽上色

8、出鍋之前滴入生抽提味,裝盤上桌,撒蔥花點綴

它是春天里的“菜王”,调血脂、清肠道、助消化,错过又要等一年

枸杞春筍肉絲:滋腎益氣

食材:春筍、枸杞、豬瘦肉

做法:

1、將豬瘦肉洗淨切成絲

2、春筍切成同樣的絲,炒鍋上火,放花生油燒熱

3、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炒散

4、下料酒、白糖、醬油、鹽、味精翻炒攪勻

5、投入枸杞再翻炒幾下,微沸淋入麻油即成

小貼士

春筍不同部位適合不同的吃法:

1、筍尖最嫩,拿來清蒸、小炒或是剁碎作為餡料都很合適。

2、筍中間的部位比較清脆,可以切成筍片、筍絲,搭配臘肉、肉絲等肉類炒制。

3、筍底部纖維相對粗一些,適合燉煮、煲湯等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