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綠色成為山西最美底色

大地春回,萬物復甦。

“一定要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決戰完勝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3月14日,在磧口古鎮臥虎山上,呂梁市臨縣舉行了春季造林綠化啟動20萬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程儀式,縣長李雙會說。

在疫情防控期間,山西實現“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攻堅戰”,從南到北相繼吹響向綠色進軍的號角,為三晉大地增綠色,為脫貧攻堅添助力。

讓綠色成為美麗山西底色

當前,我省生態環境脆弱,荒山缺屏障、城鄉缺顏值,搶救性“復綠”、大規模“補色”、整體性“增效”的任務艱鉅。

3月12日,在我國第42個植樹節之際,我省林草系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確保各項工作“不停擺、不遲滯、不耽誤”,進一步厚植生態底色,做足扶貧成色。

這一天,運城河津市擦亮“生態立市”底色,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偉帶領相關人員,深入該市下化鄉調研植樹造林綠化工作。

這一天,長治市沁源縣推進“綠色立縣,建設美麗沁源”發展戰略,舉行2020年春季造林綠化暨全民義務植樹啟動儀式。

……

3月14日至15日,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雲龍到運城市夏縣、臨汾市浮山縣調研指導中條林局“一局聯四縣”局縣合作造林工程。截至3月10日,該局已經完成造林預整地5.1萬畝,完成造林2.2萬畝,封山育林1.2萬畝。

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我省累計營造林1898萬餘畝,累計投入營造林資金達111.32億元,到2018年森林覆蓋率達22.79%。

如今,正是植樹的好時節,但疫情還未結束。省林草系統堅持“特殊時期、特殊辦法”的原則,採取造林人員“四宜四不宜”的方法,全面加快春季造林進度,確保春季完成全年造林任務的70%以上。

“目前,河津市林木覆蓋率達到24.19%,就是按照‘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總體思路,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河津市林業局局長黃曉敏說。

讓綠色改善生態致富群眾

“在合作社造林比去外面打工強多了,不僅收入提高了,各項支出、花費還減少了。”呂梁市石樓縣和合鄉西山村造林合作社社員高衛平說。

記者瞭解到,目前呂梁臨縣共組建造林合作社280多個,吸收勞力1.3多萬人,其中貧困勞力1.14萬人。2019年完成造林任務20多萬畝,參與造林的貧困勞力人均勞務收入達到7000元以上。

“呂梁,作為生態脆弱區和國家級貧困地區,積極創新合作社造林機制,探索出了‘合作社+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黨支部+合作社’等多種合作模式,充分吸納貧困人口進入合作社,為全省在‘一個戰場打贏兩場戰役’做出了表率和垂範。”張雲龍說,運城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底,該市垣曲、平陸、夏縣、聞喜和萬榮5個貧困縣共組建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80個,涉及貧困村188個,貧困戶1935戶,貧困人口6506人,共完成造林25.9096萬畝,為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實施乾果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能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長治市平順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翟雙全說。

讓綠色成為“共贏”支撐

2月19日,記者從全省林業和草原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今年我省將以推進“兩山”工程為引領,突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按照“綠化、彩化、財化”同步發展的要求,闊葉樹針葉樹混交,喬灌草一體化配置,完成營造林400萬畝以上,完成新育苗20萬畝。此外,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啟動省級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創建,推動城市建成區、城市周邊和鄉村綠化,確保年底森林覆蓋率達到23.5%以上,力爭黃河流域86縣9個林局今年完成320萬畝。

3月12日,山西省綠化委員會向全省各界發出倡議,倡導每個公民為綠化山西、建設美麗山西貢獻一份力量……

數據顯示,2019年,我省全年造林規模突破了520萬畝大關,生態扶貧“造林綠化務工、退耕還林獎補、生態管護就業、經濟林提質增效、林業產業綜合富民”五大項目“帶動53.1萬貧困人口增收10.3億元,全省乾果特色經濟林總產量比上年增加近4億公斤。4個國有林場入選為全國首批“中國森林康養林場”。2019年的北京世園會我省一舉獲獎487個。

“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的18.1%提高到目前的24.5%。”呂梁市臨縣縣委書記張建國介紹,“今年,全縣23個鄉鎮統籌謀劃推進造林進度,實施10萬畝荒山造林、10萬畝退耕還林工程,實現‘生態與生計’兼顧、‘增收與增綠’”雙贏。”(記者 歐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