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如今抗日戰爭已經過了70多年,我們這一代人出生在和平的年代,沒有經歷過戰火,沒有經歷過顛沛流離,甚至沒有經歷過忍飢挨餓的日子。但是在我們身邊卻還是經常會聽到老一輩的人,說起那一段灰暗的時光,以及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犯下的種種罪行。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從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為時14年的抗日戰爭打響,日軍在侵佔瀋陽後,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但是日本並沒有滿足,隨後又將爪伸向華北,從1936年5月起,便不斷的在華北增兵並挑起戰事。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以一名士兵為理由,要求進入到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了言辭絕句,隨後日軍便炮轟宛平城。挑起了七七事變,發動了全面性的侵略戰爭。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日軍每佔領一個地方,就會修建起一處炮樓,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武器落後的情況下,面對這種炮樓可謂是頭疼至極,在抗日戰爭中期,這種炮樓在中國的戰場上,發揮了奇效。所以日軍才會,修建了那麼多的炮樓。

所謂炮樓就是那種四周有槍眼,可以瞭望並射擊的高碉堡。大都由磚頭、三合土和木料堆砌而成。炮樓在戰爭中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防禦建築,可以很有效的阻止進攻方前進。一般在樓頂還會修建是個探照燈,以便在晚上視察。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可是其中便牽扯出了一個很重大的問題,那就是當時中國大部分的的確都還極為的落後,很多地方根本連電都沒有。那麼日軍是從那裡來的電呢?我們經常在現代的抗日劇中,看到一些炮樓,到了大晚上的便燈火通明,各個崗哨也戒備森嚴。到底是日軍有什麼特殊的發電方法,或是還是都是抗日劇的節目效果呢?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實際上日軍為了這個問題也是絞盡了腦汁,位於城市的炮樓還好一些,這樣的炮樓一般都建造的比較的大型,而且也會從公路的電線杆上拉線,但是各地的愛國人士都拒絕為日本人供電,很多供電公司也通過停止輸送電力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比如說1938年9月,武穴光明電燈公司的經理和3位技術人員便為了保護不給日軍供電,被日軍殺害,還有1937年淞滬會戰結束後,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人童世亨也拒絕和日本人合作。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當然日軍便會採用武力威脅的手段來從電力公司獲取電力,但是如果一旦出意外那麼隨時都會有斷電的可能,所以日軍有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配備一個柴油發電機來發電,雖然耗油量大,但至少保險一些。

抗戰時期, 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用什麼發電?

而一些偏遠山村地區的炮樓就慘了,如果資源匱乏的話,他們連一臺柴油發電機分配不到。於是便只有採用蠟燭或者是煤油燈來稍微照亮。這是在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一日本老兵含淚說出的實情。而如今這一座座炮臺也成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鐵證。並不斷的提醒著每一位中國人,銘記那一段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