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雀鳥村位於黔東南州雷山縣雷公山主峰南面,屬於亞熱帶高山地區,距雷山縣城30km,年平均溫度14℃,常年雲霧繚繞,地勢相對較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雀鳥朝天椒種植位於海拔1200m以上地區,該區域冬季週期長,夏季週期短。雀鳥朝天椒需新土種植,不播撒化肥,使用農家肥作為底肥。因此獨特的季節氣候環境、土質和種植方式造就其獨特的香辣口感與品質。

探索地方特色辣椒品種一雀鳥朝天椒的品種特徵特性及產量表現,並從播種、培育壯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提純復壯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總結了該品種的栽培技術。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1 品種特性

雀鳥朝天椒屬典型的小果型圓錐椒,苗名“搜勾”,因其特辣、特香而著稱,是雀鳥村人民長期馴化栽培和自然選擇的產物,屬於典型的地方特色品種。其屬茄科多年生半木質性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其株高30~60cm,分枝多、莖宜立,單葉互生;花白色,開花期6月初一7月底,果實簇生於枝端。全草入藥,根莖性溫、味甘,能祛風散寒,舒筋活絡並有殺蟲、止癢功效。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 育苗管理

2.1 合理選擇苗床

苗床選擇地勢高燥、避風向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透氣性好的無病地塊搭建小拱棚。棚寬100cm、高50cm,用竹片紮成棚骨後覆蓋薄膜。苗床營養土配製細土、有機肥比例為6:4,敵克松200g,混攪拌均勻後撒入苗床,留下1/4用於覆蓋種子。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2 種子處理

浸種、消毒、催芽種子處理必要過程,才能出齊苗、壯苗。浸種用水溫55℃,將種子放入後攪拌10~15min,然後用常溫水浸泡10h,撈出用80%多菌靈1000倍液消毒後用清水沖洗乾淨,濾幹水,用無油汙的溼布包好放在28~301的恆溫催芽,待種子露白時播種。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3 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播種時間安排在清明前後(3d)為宜。過早地溫低,出苗時間長;過晚易形成徒長苗,不健壯。在播種前在苗床上澆足水。

待種子剛露白後要及時播種,一定要把種子撒均勻,每667㎡用種子200g,播種後用留下1/4營養土覆蓋,要求覆土0.5~1cm,然後覆蓋白薄膜成小拱棚,四邊壓嚴。在畦面上邊再撒上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咬苗。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4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主要抓好前期保溫防凍,使苗出整齊;中期合理調控溫度,防止燒苗、閃苗、倒苗;後期主要是加強幼苗鍛鍊、防止徒長、培育壯苗等重要環節。

2.4.1 溫度管理

蓋膜主要是保溫、保溼,在清明前後播種氣溫較低,需要覆蓋膜保溫,白天溫度控制25~30℃,夜間16~18℃,待種子出苗到兩三片真葉時,白天20~25℃,夜間12~15℃。苗長到4~6片葉時,採取全天揭膜來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4.2 保留壯苗、根除弱苗

幼苗生長到兩三片真葉展開時進行間苗,拔除弱苗、小苗、病苗和雜草,然後撒一次土,填充土壤裂縫,並防止病菌侵入受傷根部。

2.4.3 水肥管理

如天氣乾旱,可酌情噴撒清淡有機肥水,每7~10d噴1次,結合防病在移栽前10d噴施一次800倍農用鏈黴素,加強抗病毒能力。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2.4.4 苗期病害防治

噴施8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撒草本灰防治苗期的猝倒病和立枯病。

3 栽培管理技術

3.1 地塊選擇

朝天椒喜歡生長在生新開墾土地,不宜連作重茬,不宜在低窪溼地栽植,避免選擇種過茄科作物的地塊,要求土壤要肥沃,排灌要方便。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3.2 整地施基肥

5月上旬開始機耕整地,以1.2m開廂,溝寬30cm,廂面保持80cm,撒施3%辛硫磷顆粒劑防治地下害蟲,並覆蓋黑色地膜,保溫保溼。要求每667㎡施腐熟有機肥3000kg、複合肥50kg為宜,保證整個生育期不脫肥。追肥要遵循輕施提苗肥、穩施花肥、重施果肥的原則。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3.3 合理密植

移栽時期待幼苗長至高15~20cm,莖粗0.3cm,五六片真葉,根系發達,無病植株,葉片濃綠,移栽應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宜。結合區域的自然條件,栽植密度一定要合理,要求3株定植,株行距25cm~40cm,移栽密度6000〜8000穴/667㎡。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3.4 加強田間管理

3.4.1 肥水管理

定植後7~10d,每667㎡有機清淡肥水1500kg,然後覆土澆水,在生育期經常保持土壤見溼見幹狀態,如遇乾旱及時澆水,但切忌中午高溫澆水,以防落葉現象。

3.4.2 中耕除草

地膜覆蓋栽培免了中耕除草,如是露地栽培應結合中耕進行培土起境,促使新根萌發,嚴格做到既不傷根,又疏鬆土壤,並防止倒伏。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3.4.3 整枝摘心

據調查果實產量主要集中在側枝上,在開花前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開花枝條,第一次當苗高6~10cm並有6片以上葉片時,將頂梢摘掉,保留下部三四片葉,促進分枝。摘心3~5周或側枝長6~8cm時,第二次摘心,若打頂偏晚,則成熟晚,紅果少,品質劣。

3.5 病蟲害防治

朝天椒主要病蟲害有病毒病、疫病、根腐病、W蟲、白粉蝨等,前期預防為主,努力做到防病不見病,遵從“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方針。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病毒病:用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三四次,隔10d噴一次。疫病:用64%殺毒磯500倍液或77%可殺得1000倍液交替使用。根腐病:用50%根腐靈或75%敵克松800倍液噴施三四次,隔10d噴_次。

防治蝸蟲、白粉蝨可用80%毗蟲啾800倍液或撲蝨靈1000倍液噴施,每5~7d噴灑一次。

4 選種與留種

朝天椒的選種和留種,應在收穫前選高產田塊、植株整齊、健壯、果實豐滿、品性特徵典型植株,單獨收穫、晾曬、單獨存放,作為下年用種。

想提高朝天椒的質量,特色雀鳥朝天椒栽培技術給答案,建議收藏

5 果實採收

雀鳥朝天椒在9月下旬收穫,採摘完成後,分級並用稻草系成串。掛在小房間內,在房間裡燒火溫度保持在15℃左右,保持乾燥狀態,進行烘乾。烘乾後,將朝天椒放置在密封的塑料袋中,防蟲防潮,然後岀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